吕中显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烟草专卖局在2019年烟叶工作会上指出,要更加重视烟叶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坚持全国烟草一盘棋思想,从行业整体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烟叶发展对烟草经济的支撑作用、对卷烟品牌的保障作用、对地方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重视烟叶工作,全力抓好烟叶发展,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赢得主动。同时要牢牢把握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从供求关系、产品供给、产业发展三个层面着力,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烟叶供需协调、供给升级、产业融合。坚决守住烟叶收购规模红线,压实烟叶库存消减责任,实现供需总量协调平衡;全方位优化烟叶产能空间布局,全产业链调节烟叶供需等级结构,实现供需结构协调平衡。
烟叶作为烟草行业卷烟生产的基础原料,决定了“卷烟上水平”工作的质量高低,同时烟叶库存水平的高低又影响着行业卷烟生产的平稳发展。不合理的库存会使资金大量沉淀,延缓资金周转率,增加存货费用,加大管理成本,占用库存空间,造成企业和社会财富的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盈利水平。优化烟叶库存的目标就是要使烟叶库存与卷烟配方使用相适应。
烟叶消减涉及出口、让售、合作生产替代等多种途径,随着国内各工业企业库存普遍高企的现状,消减难度也逐步增大,为了搞好原料消减工作,各职能部门正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发挥各自特长,提高工作效率,夯实工作责任。同时建立了必要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消减工作进展情况,推进消减工作的有效落实,以最大努力确保消减任务按期完成。
自2014年以来,针对全国烟叶库存水平偏高的现状,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压减烟叶库存的要求,在充分满足卷烟生产需要的同时实现经济上的最佳状态。从烟叶生产收购、出口销售、配方使用、市场化机制价格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成效显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工业环节的烟叶库存与其直接全面利用还有一定距离。综合分析烟叶库存水平高出实际使用水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工业企业生产需求计划与产区商业企业收购供应计划存在脱节。产区商业企业烟叶计划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广大烟农的经济利益,按照市场化机制调节种植计划存在诸多行政阻力、民意压力。工业企业采购产区布局基本稳定,但卷烟市场销售引起的变化必然导致配方使用发生变化,产区布局调整相对滞后,由此造成部分产区烟叶采购后形成积压。
二是工业企业内部绩效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目标设置导向不够明确。技术研发部门和原料采购部门联动考核指标缺失,配方使用、烟叶采购目标导向不明致使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精准采购、拓宽库存烟叶使用范围等具体任务缺乏考核依据。
三是成本控制不够精细致使库存水平升高。“重计划、重等级结构过程完成,轻库存成本、库存水平”的采购模式是第一环节原因。后续的技术配方过程没有将库存成本控制与库存水平控制相结合,存在“点菜吃饭”的普遍现象,结果必然导致部分等级烟叶形成长期积压,不仅加大了库存成本,又存在损坏变质后报废风险。
四是预算管控作用发挥不够。预算编制审批时没有结合非费用指标库存使用周期,部分采购存在盲目行为。执行和控制环节实时分析费用情况和采购、消耗使用业务流程结合不够,采购计划、费用预算计划的调整没有能够协调同步。
优化烟叶库存主要从采购、使用、管理等方面入手,运用各种控制措施,来达到优化目标。库存水平合理、科学适用原料库存体系的建立,必须在计划供需匹配、预算费用与采购消耗有机结合、成本控制与库存水平有机统一、绩效指标体系与库存控制协调一致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引导供需平衡。商业企业应加强与工业企业的沟通联系,实时掌握工业配方需求真实情况,取得地方政府、广大烟农的理解,严格按照工业需求安排分解年度种植收购计划。工业企业在认真研判市场卷烟销售的趋势下,精准预测配方需求烟叶情况,加大对产区上企业的反馈沟通力度。
二是以绩效指标体系完善为抓手,加大考核力度。绩效指标的设置导向与库存水平控制结合起来,以采购流程梳理优化、配方使用范围拓宽等过程为着力点,筛选影响库存水平增大的关键业绩指标。设置烟叶采购和使用联动考核指标,引导工业企业内部采购、配方人员共同关注库存动态,在加大使用的同时切实减少不适用烟叶的采购。
三是以库存成本标准、定额标准为着力点,增强库存烟叶平衡使用力度。制定总体卷烟生产计划,在精准测算使用量和现有库存状态的情况下,认真测算使用产区结构比例、等级结构比例、成本定额等指标,科学合理设置配方使用人员消耗烟叶的使用标准,最大限度做到库存烟叶均衡有序消耗,避免不当、无序使用习惯造成的库存资源使用不平衡、库存不平衡问题。
四是以预算管理为尺子,追溯库存水平控制的全流程。预算编制前,采购环节、需求环节、使用环节相关部门加强横向联系,以库存的现状为预算编制基础,设定库存压缩的硬性区间,倒推采购预算,为烟叶库存水平控制打下基础。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根据采购进度、使用进度、库存动态,实时调整、实时分析,确保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严格执行预算定额标准,技术配方人员统筹考虑库存烟叶的平衡均匀使用,各产区、各等级使用比例严格按照定额标准执行,确保不新增长期积压不适用库存。
紧密结合品牌发展需求,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做好库存烟叶消减工作,解决库存结构和周期不尽合理的现实问题,保持原料科学有效供应,打造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可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工业调剂、资源互补”,积极消化配方不适烟叶。工业企业站在行业整体烟叶资源互补的角度出发,加大各方协调力度,通过相关工业企业的广泛沟通,深入了解各自的库存现状、需求和缺口情况,既要工业调剂“引进来”,又要工业调剂“走出去”,形成资源互补、多方互赢的整体资源共补局面。
二是“合作生产、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多方库存资源。认真分析自身库存现状,深入掌握库存使用周期相对较长的原料产地、等级、质量等信息。同时与各合作生产输出方加大沟通力度,了解各输出方合作生产品牌原料使用现状,努力寻找双方重合可替代烟叶,既保证降低输出方生产成本和配方质量稳定、又有效利用自身多余库存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良性互动效果。
三是“出口销售、拓展渠道”,加快形成销售出口新路子。工业企业与国内有关进出口公司联系,消化处理低次等不适用烟叶。同时,积极拓展烟叶出口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出口计划,寻求在现有境外合资卷烟工业企业的合作中,以直接销售出口为突破口,消化利用自身国内片烟库存。
四是“来料加工、让售处理”,着力推动与薄片企业互动。通过更广泛的沟通联系,扩大让售意向薄片企业和原料数量,向薄片生产企业让售低次片烟及烟梗、烟末等不适烟叶,通过来料加工生产、直接销售等途径,不断扩大与薄片生产企业的原料互动,既消减不适烟叶库存量,又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各取所需、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通过市场化计划取向改革、完善绩效指标体系、科学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管理,并采取具体的各项举措,烟叶库存就能实现满足需求、平衡合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