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及提升策略

2020-11-25 17:08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新闻记者广播电视

刘 珺 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一、新闻记者编辑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记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现代人们对于自身形象以及隐私问题非常重视,很多人不愿意面对镜头和话筒,拒绝接受采访[1]。很多群众对新闻采访的内容和画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记住工作面临的主要现状为:首先,新闻收集困难性较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很多人都能够在网络中发布信息。兴起的关于各种电子新闻客户端、电子新闻广播、电子新闻杂志等给新闻市场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同时,也增多了各种虚假新闻。新闻记者如何在网络中搜集到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就变得很艰难。例如,还曾有过神农架现野人等此类新闻的传播,影响人们的认知。其次,新闻记者职能下降。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手机软件可以让群众了解更多信息,例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使新闻传播不再局域于广播电视和记者[2]。甚至很多新闻事件都会选择在微博上首次发出来,这对新闻记者自身的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需求,需要新闻记者运用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高度预见性,能够及时掌握新闻的一手资料,这是一名优秀记者的重要能力。

二、编辑意识对于新闻记者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时效性

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广播电视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性原则,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能够在保障传播的新闻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新闻记者要将事件的地点、时间、人物以及事件的发展理顺清晰,并且要根据内容设计一个准确、清晰、吸引大众眼球的标题,能够使人们在第一时间关注到新闻的事件,增强群众的参与度。有效加强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能让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优先说重要的问题、画面,可把画面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并讲解,使紧急事件能够被人们清晰的了解。例如,“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这一事件,新闻记者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到现场,同时与当地政府联系,对于受灾地区的人员伤亡情况要如实进行报道个追踪,最大成大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受灾的游客进行疏散和安排,并且不断进行搜救,持续开展救援的工作报道[4]。再例如,2019年底爆发的超大型疫情,新闻记者到达现场后要及时掌握疫情最新的情况,对于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物资情况等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和报道,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人员进行采访调查,第一时间把各事实信息报道,让全国的群众能够详细了解到现场的情况。

(二)促进新闻节目质量的提升

新闻节目的质量离不开新闻记者信息的采集、整理、制作等环节,记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整体性,需要新闻记者对自身工作有明确的认识。每个工作环节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有着必然的联系。以今年这次的新冠疫情事件来说,如果记者没有到现场进行采访和了解,只是通过同行记录的画面进行稿件撰写,会缺乏对事件的真实感受以及信息掌握不够全面,难以保证稿件和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效果。此外,在制作环节如果交给其他人进行编辑,很可能出现稿件与画面内容联系不大的情况。新闻记者自己对于事件的真实情况基于关键点能够准确把握,能够将稿件的重点呈现出来。要以新闻节目效果为出发点,以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中心,进行稿件的撰写和画面拍摄,并且进行主题的确定和提炼,这样才能保证新闻内容不脱离主题。新闻记者在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要从全局出发,对节目进行构想,从开始编辑就考量出节目后期制作上面的内容以及镜头的安排和重点内容的设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

三、新闻记者编辑意识提升方法

(一)新闻记者要端正编辑意识

端正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一方面要记者提升个人意识,一方面要政府和广播电视媒体的支持。新闻媒体要对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定期组织记者培训和外出学习,帮助新闻记者能够重视自身编辑意识的增强。作为新闻记者,端正自身编辑意识不仅可以保障新闻节目的质量,而且可以将真实的事件报道出来,确保新闻内容的客观性和时效性,让更多受众可用最快的时间了解社会发生的事件。社会新闻事件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在内容和性质上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新闻记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分析,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事件进行播报。同时,作为新闻记者要保证新闻信息的客观性,不能在新闻中带入个人感情和偏见,牢记自身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保证内容的公正性。如王峰【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从火海里救人,从而导致自身染上病症,在四个月之后抢救无效而死亡。新闻记者对这一事件进行追踪报道,能够看到王锋伟大的舍己救人的精神,也可以从收到社会各界两百多万的捐款中感受到社会是充满爱、充满温暖的。事件之后,很多群众对于王锋救人的行为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大多数人们认为救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施救,在不能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不能贸然犯险[6]。

(二)优化采访方式,增强摄像能力

为了可以提升新闻节目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新闻记者不断优化创新采访方法,让用户可以接收更客观、真实的内容。新闻记者要对事件现场情况进行播报,让用户能够更加形象、立体、直观的了解事件的最新消息以及全面内容,这样更便于受众群体对新闻进行深入了解。通常,新闻采访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前期规则、采访内容,所以在采访之前,记者需要熟悉并了解事件,并且对采访对象有全方面的认识,这样才能促进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友好交流,能够按照预期完成采访任务。对于采访内容编辑,合理、科学设计,让采访对象更好配合,确保采访效率。同时在摄影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对事件进行分析和整理,确定主次采访顺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图片进行内容讲解,将事件的关键内容如实的报道出来。在拍摄的过程中,要求新闻记者保持精神集中,头脑清醒,能够为受众群体带来专业的新闻报道。因此,要提升新闻记者的新闻协奏能力,让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注重积累经验,提高新闻摄影的能力,才能准确还原事件的真实性。

(三)提升创作水平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本身的创作力、编辑意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可有效提升新闻记者写作能力,编辑意识也会不断提高。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需要第一时间到现场收集资料,并且进行整理,之后准确并完整描述事件,让群体了解事件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情况。需要新闻记者自身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才能将新闻稿件完好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吸引受众的兴趣。在实际的工作中,新闻记者要注重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坚持阅读和学习,增强自身的文笔功力和实践经验,能够在网络众多新闻稿件中选择有用的稿件学习,吸收精华部分[7]。为了吸引更多用户的点击量,很多新闻稿件也会采用“标题党”的形式进行传播,但是这种形式并不适用于广播 电视平台。例如,对婴儿写生的新闻标题编辑成“全裸人体模特”。这种标题夺取眼球法在短时间内确实可以吸引大众眼球,但不能涉及低俗的内容,违背新闻播放原则及有关规定。

(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增强自身对政策理论的学习,熟悉掌握新闻知识以及多方面的理论,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新闻工作。我国新闻媒体可以说是政府的“嘴”,也是政府政策传播的平台之一。要将政府、政策完整、准确传播大众,要求新闻记者自身具备强大的政策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信息收集中掌握更全面、更深入的政策内容,把握新闻制作的正确舆论方向,并对国家政策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把国家政策更好传达给大家。新闻报道的本质是传播、宣传党的政策与方针,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为政府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同时,新闻记者要注重学习理论知识,从众多新闻中吸取经验,了解更为全面的政策理论,避免在新闻报道中出现方针政策上面的失误,给群众造成舆论误导,形成不良影响。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具备扎实的政策理论,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开展新闻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新媒体盛行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受到重大冲击,要全面提高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光广播电视的新闻记者,要跟进时代的步伐,由多个角度有效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意识,在工作中,坚持新闻时效性、客观性、完整性的原则,能够不忘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在新时期也能发挥出广播电视媒体的重要作用,促进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新闻记者广播电视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