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灿
就像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也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挖掘素材的途径。写作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基于外部世界的客观认识而进行的创作,所以必须要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作文内容。小学作文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而小学生本身思维特点和年龄特点都使得他们必须从具体的实物和事物入手,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得作文素材。
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从生活出发,把生活的点滴都纳入到作文教学中,自然而然能够解决学生作文素材缺乏、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踏入生活,在浏览、参观等活动中,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大胆地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真实、无余地的呈现在作文里,这样作文的素材都来自自己的亲身体验,那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除此,小学生活作文教学要求教师降低作文要求,不对学生作文字数、格式等过高要求,只要引导学生能在作文里抒发自己的真实体验即可,尽可能地减少写作束缚,让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说自己希望说的话,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教师还要扩大学生积累素材的途经,设置素材交流课,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自己的素材,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作文主题的作文素材,充实作文内容。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认识倾向,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它能够激发人的动机以去认识和探索事物。如果一旦学生能够对作文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不需要督促,主动地去观察周围、收集写作素材,深入思考,勤奋动笔,从而提高作文水平。生活作文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写作素材,积极调动学生观察、表达、记忆、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时刻保持活跃的思维,促进想象力的发挥,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之中,尽情地展现和表达生活。生活作文注重研究学生的生活图景,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激发其写出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生活。
激发写作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形成留心观察和乐于表达的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作文是写自己的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是最熟悉的、最有体会的,写起来更顺畅、更有兴趣。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带领学生多参与生活、体验生活,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多思考,不注重文章的华丽,只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和创新思维的迸发。这既突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又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学生乐于表达,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学生有了习作的兴趣和表达的能力,自然而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大不相同,生活作文教学注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切实实施作文教学。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足,在作文中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语和口气,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成人化的倾向以及“假话、空话、套话”的作文教学弊端,生活作文教学强调作文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紧贴不同阶段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小学生作文从“小”着眼,以儿童的视野为出发点,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生活,用童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感受生活,表现自己的童心童乐、童真童趣,呈现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生活。
作文教学不只是注意学生的当前成绩,最重要的是强调作文教学对学生身心长远发展的影响,作文要帮助学生体会生活、懂得做人、健康成长。作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诗人,而是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契机,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而独特的个体,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千篇一律,生活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内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在教学、生活等方面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在实际的互动参与中表现和抒发自我,以促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最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它注重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而不是顾此失彼,去追求好的表达效果、训练高超的作文技能,使得学生在作文中虚构情感和编造事实。
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时代走进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生活,同时也使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远离自己真实的生活,缺少真实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所以,小学生生活经历缺乏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年龄层次和生活环境有关,他们不懂得留心周边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熟视无睹,学生缺少对周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更关注电脑、手机等。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新奇美好的事物,置身其中都会带来丰富的经历和体会。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留心、热爱生活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参与各种活动,教师可以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
总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主张让学生睁大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认识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所以要求教师创造一切条件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捕捉生活中的美,用心去感受它,真正体味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