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与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0-11-25 17:08范文龙长安大学计划财务处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管理体系部门

范文龙 长安大学计划财务处

预算管理在高校财政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财政管理模式下,高校财政预算大致可分为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两种形态,前者将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作为预算对象,实现了高校收支情况的系统预算,确保了高校收支的平衡。而后者将学校内的各个责任中心当作预算主体,在预算过程中重视对各项经济活动内容的预算,这一预算方式的本质在于:依托权责关系分解全面预算内容,并在全面预算分层落实中,提升高校的预算管理质量。财政预算改革背景下,构建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已经成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财政预算改革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等院校陆续开展教育管理过程的改革。财政预算改革是高等院校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从预算管理改革过程来看,其主要是围绕高校经济活动中的公共财政来开展的,公共财政本身不仅具有弥补市场失效、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点,而且非市场盈利性和法治化的特征极为突出。财政预算直接关系着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和应用质量,高校管理改革背景下,有必要进行财政预算管理方式的创新,以此来确保预算内容的完整化和明晰化,进而在规范、透明、法治的预算流程中,提升高校公共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进而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1]。

二、高校财政责任预算管理问题

(一)校内部门预算缺乏整体性

在权责关系的指导下,系统分解和落实全面预算内容是高校责任预算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阶段的高校预算管理中,校内预算缺乏整体性问题较为突出,在实际预算中,部门预算未能系统考虑的校内预算的整体情况,这使得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脱节,两者分裂、冲突较为严重。校内预算内容在确定财政补助收入金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部门预算的出发点在于本部门教育工作和科研项目的开展,这使得部门预算金额、实际支出金额偏大问题较为突出;在这两种预算方式的作用下,高校容易出现校内财政赤字问题。从现代财务管理角度来看,高校当下的校内预算和部门预算本身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其不仅影响了高校财政预算部门的权威性,而且容易造成校内财务管理失控,阻碍高校教育教学及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责任预算要求未得到满足

预算到边、责任到底是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应用的基本要求[2]。其中,预算到边明确了高校责任预算的范围,其要求高校的预算工作应涵盖各个部门经济性活动的所有内容,预算过程不留盲区;而责任到底指出:高校在经济性活动中还应重视责任的分解和落实,在实际分解和落实中,应注重责任细分和作业成本管理等方法的应用,以此来确保各部门能积极地承担预算落实的主体责任。然而在当前管理中,预算到边、责任到底的要求未能得到真正满足。

一方面,在预算过程中,高校未能将所有的资金纳入责任预算方案当中。譬如,在高校收支方面,高校往往仅会考虑创收单位上缴学校的部分,其余部分不予考虑。同时校内预算缺乏对各院系基金收入的考虑,这使得校内一部分资金脱离预算的监控,降低了高校预算管理质量。另一方面,校内预算项目还存在没有明确责任主体的问题,譬如在高校财政支出管理中,由学校统一支出的资金占据了较高的比例,而学校未能将这部分资金分解到具体的部门,致使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可控的责任主体,影响了责任预算的质量。

(三)预算执行和控制尚不到位

预算执行和控制是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应用的重要组成。现阶段,高校预算执行与控制中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高校预算执行与控制缺乏较为健全的控制体系,而且控制手段缺失,这使得实际控制中存在较多漏洞,一部分高校未能实现校内资金核算和结算的集中管理。其二,校内预算执行与高校的业务开展关系密切,然而相比于市场企业,有较多学校在开展业务工作时存在责任不清晰、业务流程不顺畅问题,这使得高校的业务开展效率较低,阻碍了业务实践中财政预算项目的管理。其三,高校和校内部门虽然积极地开展了预算管理工作,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其不能按照预算指标规范的要求进行项目建设控制,这使得财政预算控制滞后问题较为突出,降低了财政预算的整体质量。其四,要开展高效化的预算管理,还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执行方法、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以此来发现、改进预算管理问题,然而高校在预算管理中往往忽视了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考核,同时缺乏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这不仅造成了预算执行不力问题,而在使得高校资金浪费问题较为明显,基于此,有必要在财政管理改革背景下,进行高校预算执行和控制的进一步优化。

三、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一)科学设置责任预算管理目标

科学合理地设置高校责任预算管理目标能为后期的预算管理提供指导。新时期,构建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从目标设计阶段就需做到校内预算与部门预算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在高校预算管理中,财政部门应系统分析责任单位提供的预算信息,然后在考虑高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差异化的进行预算批复,避免高校财政预算出现一刀切问题;另一方面,在校内部门责任预算中,要求各部门的预算要立足于校内预算的实际,即应做到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的衔接,随后,应在审核定额、指标划拨的要求下,进行超支不补和节余留用管理,以此来强化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确保责任主体能合理地进行部门责任预算,并规范使用财政资金,确保高校资金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二)重视高校内部财政管理创新

集权与分权是高校财政管理体制建设的核心。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背景下,高校也应该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灵活地使用集权式和分权式体制,以此来提升本校的财务管理质量[3]。现阶段,高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复杂,为适应本校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分权式开展自身的财务管理。在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中,高校也应适时地建立分权式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高校内部责任预算的适度放权。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权式预算管理体系创新应用中,还应注重以下要点:一是高校要重视责任预算分权的授权管理,确保管理的责任主体有较高的财政管理能力;二是在责任预算分权管理中同样需要坚持统一领导的要求,确保本校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三是应加强高校经济活动的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确保校内财务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透明性和高效性。

(三)强化高校经济责任制的落实

相比于传统的高校预算管理,责任预算管理体系更加重视高校经济责任制度的落实。在责任预算管理体系下,经济责任的落实需要先进行经济责任分解,即高校应在可控性原则的指导下,将全面预算的内容分解到各个责任中心,在建立财政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并进行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和激励,保证责任主体能积极地履行自身职责。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的责任主体较多,如党政职能部门、资产经营公司、有创收能力的院系等都是较为主要的责任主体。在实际管理中,应按照《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的要求,建立符合校内实际的责任主体管理制度,确保经济责任制得到落实。若有必要,还需建立与经济责任制相匹配的利益机制,即对经济责任主体进行考核,实现其利益与业绩结合,以此来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落实质量。

(四)规范高校内部的业务流程

高校内部经济性业务的开展对于责任预算管理体制的落实具有重大影响。基于此,在高校工作开展中,还应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一方面,在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建设阶段,就必须对高校的业务进行梳理,实现预算管理与具体业务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针对高校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等活动的开展,应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业务运行体系,确保业务管理的规范性、经济性。此外,高校同样需要对业务进行分解和落实,实现业务形态与高校预算责任管理的一一对应,以高效规范的业务流程来保证责任预算的顺利实施。

(五)重视责任预算体系的考核

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下,高校对于财政预算的执行效果缺乏考核,这使得预算执行不规范、财政资金失控的问题较为突出。新时期,在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建设、执行中,应重视责任预算体系执行效果的考核。其一,在考核初期,应建立明确的责任预算体系考核刚性指标,确保责任预算体系考核的规范性、有序性。其二,责任预算体系执行效果考核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确保相应的责任主体能主动改进自身管理问题,确保财政预算管理责任落实。其三,应建立必要的激励和考评制度,将责任制的个人利益与业绩指标相结合,这样能充分调动各经济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高校财务责任预算管理质量。

四、结语

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应用提升高校预算管理质量具有深刻影响。新时期,高校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责任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然后立足于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积极地进行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创新,并加强责任预算管理体系执行和控制过程的管理,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责任预算管理的质量,保证高校财政管理质量,促进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管理体系部门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澳大利亚财政预算制度与议会监督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建设项目投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