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资金直达实体经济

2020-11-25 16:58:37曾国栋
金融与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实体

■ 本刊特约评论员 曾国栋

2020年2月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人民银行连续实施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及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共释放9500亿元长期资金。同时,推出了四轮共2.24万亿的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着力解决和缓解中小企业及部分受疫情冲击较大企业的融资问题。这些政策被解读为是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

2020年5月全国两会上,较之往年,“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全新亮点。正如直达车高效省时一样,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压缩政策落实的时滞性,减少中间环节,极大提升企业获得感,提高融资效率。两会结束不久,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就连续发文,针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短兼顾、综合施策,推出一系列促进资金直达中小微企业的工具。如6月1日,人民银行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相比于降准降息等传统手段,此次新创设的普惠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具有更显著的市场化、普惠性和直达性等特点。7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此番操作凸显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有助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提升金融机构支农、支小的内生动力。

当前国内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但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中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仍面临着较大困难,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亟待金融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倾斜,推动金融系统让利实体经济,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让资金直达实体经济,需要针对当前企业融资的痛点、难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需要创新金融工作方式与制度安排,如深化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金融机构需要增强政治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把所承担的政治任务和政策性业务的要求融入到内控体系业务流程之中,与实体企业共生共荣,合理让利实体经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总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与直达性,展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定力与充足的操作空间。在精准有效的政策护航下,资金将更多直达实体经济,我国实体经济一定能尽早渡过难关,继续长期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实体
2020年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20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48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4:50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河北省人民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