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体育数字化发展探析

2020-11-25 13:37:29古将凯天津体育学院
灌篮 2020年15期
关键词:场馆防控数字化

古将凯 天津体育学院

随着体育强国的提出和全民健身的普及,我国社会体育事业蒸蒸日上,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迅速席卷全国、全世界,至今还在肆虐,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需要,在关键时期,人们足不出户,居家隔离,社会体育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目前,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阶段,民众生活秩序正在进行有序恢复,但基本的防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体育事业需要进一步释放活力,再次走入人民生活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更顺利继续开展社会体育事业,使之更好地促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数字+体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社会体育数字化发展是基于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开展数字业务,实现社会体育发展的重大转变,这既有利于严格落实国家疫情防控的政策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体育抓住数字发展,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疫情期间社会体育向数字化发展转变的必要性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加速社会体育发展方式转变

2020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对国内疫情形式进行精准研判,要求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抓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控常态工作。为此,健身场馆、公园等开始限制人流,极大压缩了民众健身锻炼的空间,长时间的空闲和生活的经济压力成为压抑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包袱,人们急需寻找新的方式正常开展体育锻炼,愉悦身心。在此大背景下,社会体育事业发展应当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承担提升全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任务,在全民健康保卫战中肩负应有的责任。

(二)社会体育数字化转型推动体育消费提质升级

2017年3月,我国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快速成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显然,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社会体育融合数据发展,依托数字经济较高的计算、分析、归纳等属性,不断创新社会体育参与方式,促使其面向更智能化、社会化、便捷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惠及更多民众参与。

二、社会体育数字化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支持

(一)智慧场馆助力疫情防控

社会体育开展更集中在户外的广大天地之间,人们走出家门,走进自然,但在疫情面前,流量控制、距离控制、时间控制等等客观因素,使得人们缺少锻炼的自由,受限于家庭内狭小的空间。在数字化应用的加持下,可以充分改造现有场馆、公园等公共空间,分区分段实现人流控制,在区域内装载智慧应用,提醒人们保持正常的社交锻炼距离,注意锻炼时间,同时利用人们佩戴的运动手表、运动手环和智能服装等,通过网络连接,拓展智能应用新平台,同步发送提醒等通知。

(二)云计算推动全民便捷参与

在社会体育数字化的进程中,云计算发挥着提供可按需获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的作用,为体育产业中各个领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供低成本、灵活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们可以获知所要前往场馆的人数、温度、可使用器材等等,同时依托自身的智能设备,选择自身想要进行的体育锻炼,系统根据实时情况,智能推荐多项涉及户内、室外锻炼的方案,用户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案后,系统可根据用户本身身体状况,引导用户适度、科学锻炼。

(三)虚拟现实扩展运动空间

常态下的社会体育开展,人们总要前往需求的运动场馆,借助运动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在社会体育数字化进程中,VR、AR等科技加持,使得人们可以摆脱区域限制,在合适的空间内,借助不同的器材进行运动。例如,智能VR眼镜能够构建立体、真实的现场环境,佩戴眼镜就如同身处场馆,感受运动锻炼的气氛,用户可以借助自身所处环境,快速开展体育锻炼,同时在物联网的助力下,可与旁人进行沟通,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技术的引用,可以大大解放运动场地的限制,缓解因缺乏专业场地不能更好锻炼而带来的烦恼。

三、推进社会体育数字化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顶层设计,重塑社会体育发展路径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和国家及时把握政策方向,释放一系列有利信号,出台相关政策,迅速实现复工复产。在此次挑战面前,政府应当化挑战为机遇,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刺激企业、个人等投身社会体育建设,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投资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改善落后的社区风貌,增强社区体育的吸引力,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刺激社会体育事业再发展。

(二)培育数字消费群体,夯实群众基础

要积极、善于利用数字媒体,充分利用疫情给大家带来的认知变化,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推广社会体育数字消费,让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居家锻炼的便捷性。同时,要面向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开展多方位的普及宣传教育,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竞赛小活动等等,让尽可能多的民众参与进来,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氛围,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新形式社会体育的积极性,让社区居民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三)加强专业人才建设,赋能社会体育数字化发展

一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人才力量的建设与储备,新时代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人才的倾心投入。积极进行体育教育改革,将数字技术融入到新课程理念中,搭建政府、学校以及就业单位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培养体系,融合不同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建设,充分适应时代的激烈变化,以便能更好的面对数字鸿沟。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知识理论教育,学习不同专业领域在数字化进程中的应用,探究其融合升级的原理,能将不同专业的优势借鉴过来,同时也要积极的走出课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探索实践,将所学理论同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鼓励就业单位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对口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紧抓时代契机,促进社会体育数字化变革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场馆防控数字化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 21:42:36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04-26 14:32:30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环球时报(2022-04-25)2022-04-25 17:20:21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18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金桥(2021年3期)2021-05-21 08:05:42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 02:48:40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44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