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阿湖小学 冯 冬
小学语文课堂里的阅读教学既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也要施之以适当的阅读引领。恰当的引领不仅会让课堂阅读有序展开,还能促成学生的思维发展。比起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在阅读内容上做足文章,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诱发他们的深层思辨,促成他们的思维发展。
以有价值问题的提出为起点,对真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探讨,才能促成思维的真正发展。毕竟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发展不是对诗词的死记硬背,也不是对词语的简单抄写,更不是对人物、事件的线性分析,而是要让学生在认识文学、理解文化、感悟文明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形成认知,做出评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由精心设置的精准问题这个入口,学生才会有趣味性地分析文章主旨,理解人物命运,探究写作方式,品味语言艺术,语文课堂也才会步入灵动、美丽、诗性、温情的境地。
思维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阅读兴趣的激发为前提。激发阅读兴趣的途径多种,方法多样,效果也有深刻与浅显、持久与短暂之分。比起浅显而短暂的阅读兴趣激发,教师有深度的提问能让学生持续关注思考的内容,深入地探究事物的本质。
我曾在同一个班级里进行过两种阅读方法的实验。学习第一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记录在作业本上。学生概括时懒洋洋的,结果也是差强人意。教学第二篇文章时,我设计了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不光在辨析中梳理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尝到了阅读意趣,思维也获得了发展。
如果把没有问题的课堂比作一潭死水,那么提出一个有趣味的问题就等于向死水投进了一粒石子,激起的浪花可见,灵动的思维可期。
语文课堂学习不是将考试的知识点分条罗列出来,让学生机械记忆,而应该让学生借由问题展开思考,进行思辨,生发联想,放飞想象。教师的提问系统而科学,渐进而严密,学生才能通过系列思考形成缜密思维。
对课堂阅读进行实践研究,明白了问题引领的价值后,我在引领学生课堂阅读时,会将文本的重点、难点分解成若干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思辨。而为了培养学生的缜密思维,我的课堂提问并不在于获取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连贯的思辨中探究人物的命运,探寻事件的因由,探求生活的真谛,达成思考的自觉,形成辨析的能力。
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好看,设计出大量的问题让学生研究。问题的数量淹没了问题的质量,既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也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想不让学生在虚假的问题里兜圈子,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精练、准确,能扣住重点,剖析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一个统领性的问题就可以拎起文本,盘活课堂。统领性问题应该围绕文本主旨、主要人物、重大事件、表现手法、关键词语来设计,目的是让一个问题串联起整篇文章的阅读,催发学生的思考。
首先,可以抓住主旨设计。文章的主题、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是文本表述的重点,也是课堂阅读的重心。抓住主旨设计问题,就像用线将散落的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一样,能够让课堂显美质,思维尽奔涌。
教学《月光启蒙》时,我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供学生研读:文章是如何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要想体察我对母亲的感谢与怀念之情,必须经过三次的思维活动:找出母亲为我做的三件事:唱歌谣、讲故事、猜谜语;探究母亲做这些事的意义,认识母亲对我的关爱;体察我对母亲的感激。事实上,这个统领性的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开展了积极的思维活动,寻找事件,分析意义。
其次,可以抓住人物设计。语文教学说到底是认识人生、理解生活、发展自我的思维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相对较少,主次也比较分明,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或揭示其在重要事件中的主导作用来设计问题,往往会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而如果能在人物之间变换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思维训练的效果会更好。
围绕事件设计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辨析事件的意义;依据表现手法设计问题时,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也可以修辞手法入手,让学生认识写作的路径;根据关键词语设计问题时,要找准词语,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总之,统领性的问题要以引领学生思考,提升思维品质作为目标。
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发展不能指望靠一次思考就达成,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就不能只有一个。问题可以多,但不应平行,更不能乱。毕竟,随意而零散的问题,是无法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思考的。这就是说,系列性问题的设计必须考虑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能强拉硬拽。
设计系列性问题,让学生一环套一环地思辨,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而要想提出系列性、螺旋型问题,必须认真研读文本,以人物为经,以事件为纬,以感情为线,形成前后相连的问题串。
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供学生思考:(1)我和祖父拥有的园子是什么样的?(2)为什么说园子是我和祖父的?(3)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4)祖父对我做的事采取了怎样的态度?通过对系列问题的思考,学生发现了园子的美,认识了祖父对我的呵护,理解了祖孙间的深情,发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在对系列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获得了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