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阳羡小学 曹 冰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笔者长期进行微日记训练。在训练中,笔者尝试着摸索出习作教学“精准训练”的项目,并利用支架问题使训练效果最大化,探求发展儿童写作的教学抓手和实施途径。
在微日记训练中,发现不少原本有“看点”的地方被孩子用“好不容易”“费尽周折”等简明扼要的字眼代替了,可以铺陈的精彩细节就被遮蔽和忽略。
如微日记《捉老鼠》片段:过了一会儿,这只老鼠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贼头贼脑地溜出洞了。大家一拥而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只作恶多端的老鼠给抓住了。
其实,片段中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住老鼠才是这篇微日记的看点。于是,教师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老鼠出洞后,妈妈怎么打的?(2)老鼠有没有反抗?(3)大家是怎么帮忙的?(4)老鼠挣扎了吗?
在支架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行了修改,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过程化:过了一会儿,这只老鼠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贼头贼脑地溜出洞。大家一拥而上,妈妈举起手里的拖把把老鼠往墙角赶,老鼠一看形势不对,掉头就跑。妈妈把拖把一打滚,布条把老鼠团团困住,只听到老鼠“叽叽叽”地叫唤,拼命挣扎。爸爸赶紧来帮忙,用笤帚死死地摁住。就这样,这只作恶多端的老鼠落网啦!
如果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儿童进行细节的长期训练,学生就会主动关注细节,将细节清晰化。
对于叙事类的习作,动作描写是关键。如何用精准的语言把人物的动作写出来,对“写困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写作前,列出支架:(1)这件事是怎么做的?(2)每一步的动作是怎样的?(3)如果这件事是你做的,心情怎么样呢?如果不是你做的,可以观察一下人物的神态进行联想。(4)写完后连起来读一读,看看动作是否连贯,用词是否准确。学生在支架问题的帮助下,很快就能把动作写得具体生动了。
如《端午粽飘香》一文中包粽子片段:妈妈拿出两片浸泡好的粽叶,一上一下叠在一起。左手握住粽叶头,右手把粽叶往里一卷,一个小漏斗就出现了。往漏斗里抓进一把米,塞上一块肉,再盖上米,右手大拇指还使劲摁几下。我在一旁看着很奇怪:“妈妈,为什么要把米摁一摁呢?”妈妈说:“把米摁结实,就会更有嚼劲,不会像米饭那么松散啦。”边说边用一片粽叶把漏斗口盖上。最后,再用线把粽子牢牢捆住,一个三角粽就新鲜出炉啦!
片段将包粽子的整个制作过程详细而具体地写了出来,这样精准的常态训练,可以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观察力和描述力。
习作是不是多用成语就显得有文采呢?其实不然,当学生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就不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生动具体地描写出来了。
如:“饱经风霜”一词,可以为学生搭建支架: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描写的人物脸色怎么样?手、脚、穿着有什么特点?学生以自己的爷爷为例:爷爷常年在田间劳动,风吹日晒,脸黑黑的。脸庞瘦削,可以清晰地看见脸颊上的每一块骨头。手指就像干枯的老树枝,青筋暴出,指甲里总是黑乎乎的,似乎永远也洗不干净。脚上那双爸爸淘汰下来的运动鞋上沾满泥巴,一看就知道刚从地里回来。
将成语场景化,不仅可以充分开掘儿童生发言语的潜力,让他们学会铺陈言语,具体展开,还可以训练儿童细微刻画语言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写不具体,原因在于儿童观察的反应力和捕捉力不强。要克服这个弱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心观察,把画面停留,多一些慢镜头,竭力追求儿童感官和言语之“慢”,学生的语言渐渐丰富起来。
如《老妈减肥记》一文,初稿时,学生不能把妈妈减肥的细节写具体。教师搭建支架:(1)刚开始跑步时,妈妈是怎么跑的?(2)十五分钟以后,妈妈的跑步姿势有变化吗?(3)你鼓励妈妈了吗?(4)最后,妈妈是怎么跑的?坚持到底了吗?(5)面对你的鼓励,妈妈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进行了修改:吃完晚饭,我就催着要减肥的老妈出去运动。到了广场,跑步开始了。“一一,一二一……”我大声喊着口令,老妈奋力地跑。两臂摆动,抬腿有力,还真有运动员的架势。十五分钟过后,老妈的脸涨得通红,嘴巴张开一边跑一边喘气,快跑变成了慢跑。我在一旁喊着:“妈妈,加油!”老妈一听我的鼓劲,脚步明显加快。五分钟过后,她的头发湿乎乎的,手已经摆得没有节奏了,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路线开始呈“S”形,整个身体摇摇晃晃。终于,停了下来。弯着腰,手撑在大腿上,上气不接下气。我指着终点对妈妈说:“快看,再坚持一下,希望就在前方!”妈妈又是摆手又是摇头:“不跑了,实在不行了,再跑要生病上医院了!”看着妈妈左摇右晃的身影,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看来,妈妈的减肥之路还很艰难啊!回到家,老妈连鞋都不换,直接往沙发上一倒,趴下了。
修改后的文字,有三次慢镜头,小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瞬间的镜头过程化,习作自然变得生动鲜活。
一篇篇微日记,是学生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彰显了无穷的智慧。支架问题,让微日记不“微”。长此以往,孩子的写作能力一定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