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双语实验小学 徐 云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教师需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学习。这时教师就要综合考虑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打造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点,拓展自我视野,增强学习水平。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摆脱过去旧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思维,促进语文教学有效进行。学生之间也需要积极沟通交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也能够因为合作获取更多灵感,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只能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将知识点传授给大家。这种课堂模式中,只有每节课的内容是不同的,而形式却千篇一律,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效果不佳。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能够让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小组间合作交流,让学习氛围更加浓郁,同龄人之间有共同语言,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让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科学合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作学习计划,不能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内容放之任之,而是要精挑细选合作讨论内容,选择适当的方式让大家进行讨论。一般来说,在筛选学习内容时,简单易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小组讨论,否则会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效率,让学生感觉合作学习是一种没有实际效果的课堂环节,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某个生僻字时,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已经能够流利书写,但有的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要勤加练习才能书写。这种情况下,分小组学习会让已经掌握生僻字的学生感到不耐烦,而没有掌握的学生则会因为对比感到能力上的差距,产生焦虑的情绪,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负担,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
学生在经过对问题的深思熟虑后,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话可说,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取长补短,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弥补自身的不足。实际上,合作学习的基础是自我学习,只有自己先将问题想清楚,把基础打牢固,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效果。比如说在学习新的课本知识时,学生应提前预习,了解课本内容,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抒发自己的见解,深入掌握文章写作方法以及作者的主旨思想。
教师应设计学习制度,让小组合作学习“动起来”,保证小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高质量,高效率
高质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要开动脑筋,让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均匀分布在不同的小组中,做到科学有效地分组。这样可以起到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让小组学习质量整体提升的理想效果。
(2)合理分工,各尽其责
在合理分小组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布置学习任务,而小组成员则需要将教师分配的任务拆解,每人都有任务。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题目的难度,将较难的问题交给学优生去做,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则完成一些较简单的任务,这样就能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避免小组成员的消极情绪,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师交予的任务。
(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包括三点:首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要有质疑精神,质疑老师和学习较好的学生的答案,质疑课本中提出的一些观点。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学生要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快获得自己的答案。第三,学生要养成倾听他人意见、吸取他人经验的好习惯。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率相关。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课堂表现,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设计适合的小组学习脚本,让他们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能够激发潜能,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让大家的语文学习能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