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敏
(福建省寿宁县南阳中心小学,福建寿宁 355500)
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常态教法,教师借助多种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信息。要想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要对情境教学设计展开创新探索,从情境方法资源、情境设计视角、情境投放时机、情境引导策略等角度展开研究,以调动学生的多向思维。
整合语文教学情境资源,教师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问题情境、媒体情境、演绎情境、故事情境等都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启示,成功启动语文课堂思维引擎。
问题情境设计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教师在设计时需要深入文本核心,对文本内涵展开深度解析,顺利找准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这样才能做出最适合的情境设计,成功激活课堂思维引擎,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互动,将语文课堂教学推到更高位置。问题内容、展示形式、投放时机、组织引导等环节都是教学的重要制约因素,教师需要正视情境设计的专业性,提升问题的调度水平。
教师问题设计和投放时,需要考虑适合度,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心理触动。例如,教学部编教材第十一册语文《丁香结》时,学生大多有预习阅读经历,教师应及时提出问题:作者对丁香花有经典描写,阅读相关内容,你感觉丁香花像什么?如果让你来描写丁香花,你会运用哪些典型词汇?作者讴歌丁香花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这句话呢?学生听到问题后,都情不自禁地再次进入文本阅读环节,对问题涉及的内容展开细致的阅读分析。很显然,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切准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深潜到文本中。在这些问题设计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发掘,让学生参与描写体验和文本哲理思考中,其调度效果自然发生了。
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大多是将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适时地推送到学生面前,这样的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但如果选择不当,难免造成信息堆积,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其助学作用难以体现。因此,教师需要更科学地理解媒体助学手段,对相关电子信息展开合理整合,提升媒体调度的适合性,在最需要的时机,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课堂教学亮点。
在教学部编教材第十一册《夏天里的成长》时,教师打开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一些作品,课堂气氛顿时被点爆。教师开始引导:这是大家对夏天景色的生动描绘,有画植物的,也有画动物的,十分精彩。请大家观察这些美术作品,结合课文阅读,你对夏天里的成长一定会产生更丰富的感知和体验。如果让你选择一幅美术作品展开鉴赏,你能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相关学习吗?学生听到要结合美术画和课文解读夏天的景色,都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兴趣,开始了相关阅读学习。教师为学生选择一些美术画作为教学情境资源,对学生感官造成强烈冲击。虽然这些画作不是很美,但由于是学生自己的作品,自然会感觉亲切,其助学效果会更显著。
精选情境设计视角,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展示、演示、互动、游戏、竞赛等,都能让学生顺利进入语文学习环节。
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时,需要精心选择适当的角度,充分发挥其调度作用。问题情境、媒体情境、讲述情境、范读情境等都是从展示角度展开的,教师是展示主角。在具体设计操作中,教师需要对这些情境设计有更多考量,切准学生学习心理,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观照意识,如果展示角度选择正确,便掌握了学生思维开关,反之,教师做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劳。
教学情境设计需要角度,教师需要有创意思维[1]。例如,教学部编教材第十一册《竹节人》,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展示亲手制作的“竹节人”玩具,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自然有强烈的观看热情。教师现场为学生演示玩具操作,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对这一道具展开了研究。为让学生对这个玩具有更真切的感知,教师邀请几名学生来亲自操作,对其制作方法展开研讨。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名,课堂学习气氛瞬间劲爆起来。教师利用手工玩具“竹节人”打开课堂教学,其调度作用极为突出,学生被玩具的独特性所吸引,自然有自主阅读兴趣。那些亲自操作的学生,对玩具印象深刻,激发出了较强的积极性。一个简单的玩具,为教学情境设计带来丰富的调动效果,使学生参与文本学习的主动性变得强烈。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意愿,渗透互动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课堂演绎情境、角色诵读情境、复述课文情境、故事会情境、游戏竞赛情境等带有鲜明的互动色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位设计,可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营造强大的研究学习气场。
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情境创设活动,能够形成丰富的学习调度力量。教师要有创意设计,增强情境互动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教学部编教材第十一册《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课本剧演绎视频,这段视频是由本班级的学生课前演绎的。播放完视频后,课堂瞬间火爆起来,几名参与演出的学生成为“明星”。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讨论,课堂爆发出阵阵笑声。这个视频很短,给学生留下的内容却很多,相信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主要角色产生了印象,对演绎的同学充满赞佩之情,这都是创意教学情境带来的效果。教师习惯运用媒体展开情境教学,但很少用学生演绎视频作为导入的手段。学生演绎水平虽然不高,但其轰动效应不容小觑。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设计,使学生积极响应,文本学习自然进入佳境。教学情境不仅是一种导学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助学方式,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意性。
创新语文情境引导策略,教师需要对固有的方法进行升级,强调师本演示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都能够为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教学情境一旦生成,便承担了教学发动的重任,教师应发挥调度员的作用,对情境展开合理调动,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情境引导策略改进上要有突破,以取得令人惊喜的助学效果。媒体展示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受到更多触动。教师诵读时让学生伴读,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
教学情境投放课堂后,大多由教师负责具体的展示和操作,进行实时讲解和演示,使其形成学习动力。在教学部编教材第十一册《故宫博物院》时,教师先为学生展示故宫的相关图片,然后引入故宫平面图,对故宫重要建筑进行平面展示和解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照平面图阅读文本,很快便能形成立体性认知。在这一操作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对故宫平面图展开对应的讲解,为学生规划清晰的思维路线,引导学生整合梳理主要建筑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形成统一认知。教师亲自负责情境手段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快速纠正思维方向,对文本主要介绍对象产生整体观感认知。小学生对平面图缺少观察经历,如何让学生结合相关图片信息展开整合性思考,这需要教师作出更多思量,唯有让学生顺利启动思维,才能充分体现教学调度的效果。
情境设计应体现互动性,这是重要的教学创新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如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设计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这已成为一种惯性思维,如果颠倒设计主体,让学生为教师设计问题,让教师回答问题,这样的情境具有强大的动力。对互动形式展开创新探索,不仅是对教学设计的创新,更是对教学观念的更新,其助学作用十分强大。
在教学部编教材第十一册《穷人》时,教师拿出图画本说:这是一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创作的绘本故事,共有五幅图画,涵盖了课文的整个情节。下面就请这名同学来为大家讲述他的绘本故事。学生听说有同学将课文创作成了绘本故事,都充满好奇,期待这名同学作出精彩展示和讲解。掌声响起,一位学生站起来并走到了前台,开始了讲解。“这是第一幅绘画,床上睡着五个孩子,渔夫妻子在照顾这些孩子。这个画面看上去比较温馨,但细看会发现,渔夫家里很简陋,说明他们很贫穷。”学生认真听讲解,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这位学生继续讲述,教师不时给出提示,学生都能集中精神倾听。教师让学生讲解绘本故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爱好广泛,教师发现了教学契机,让学生利用绘本形式打开教学,其教学调度效果突出。这说明教师教学设计具有独特性,能够触动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将更深刻。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情境设计需要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情境创设方式筛选时,要考虑情境方法的适合性。小学生对媒体情境、游戏情境、演绎情境、竞赛情境等接受度更高,教师应在情境方法筛选、情境设计角度、情境引导策略等方向展开创新实践,使其符合学科教学基本诉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