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娜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关镇中心学校 河南 栾川 4715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都十分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师来讲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备课,上课。对学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具有敢于创新的现代化人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意识,对于创新既不是过分过分贬低,也不是夸大其词。创新意识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成长不断学习而来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是正确的,有价值的都可以去创造。人人都有创新权利,有人认为,只有科学家、发明家才有创新意识,其实我们小学生也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我们中国也有不少的小发明,小创造是小朋友来完成的吗!不能说小孩子就不能创新,不能搞小发明创造,关键是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创新,创造的平台和机会。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大胆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孩子们敢于创新,追求真理。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说到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也就老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互助互学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是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人们常说的“以人为本”,在课堂上也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就是要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对语文的热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兴趣是学习的潜动力,有了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了教育教学课堂的效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学生自己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没有知识就谈不上创新,也无法创造。学生的创造与发明需要广博的知识,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自我提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一个坏习惯,那就马虎,不仔细,不爱思考的毛病。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是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品德的重要性,这也是体现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主要从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习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观察和学习,在课外生活中又如何观察和学习。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的技巧,学生才会有观察和学习思考的经验。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我国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生活泼天真,爱问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稀奇古怪,我们作为教师不能打断学生,打击学生刨根问底的积极性。要引导他们的奇怪想法,激发孩子们的创意,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和谐的学习环境,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敢于创新的氛围。学生才大胆的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条件,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离不开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离不开学生的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起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环境下,我们作用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真正的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导航,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强大的祖国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