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陈君,黄江平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重庆400065)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化教育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多,其中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作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旨在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及培养模式,依托双方的学科优势及办学实力,从而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
本文主要以由重庆邮电大学(下简称“中方”)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下简称“美方”)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下简称“该项目”)为实践对象,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
该项目的培养目标是依托两校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优势及办学实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应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富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熟练掌握软件应用和工具,运用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软件技术人才。
该项目中中方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而美方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中课程体系的设计是项目是否能成功的关键一环[2],双方的学位授予要求存在差异。特别在此项目中,美方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是以研究型为主,其授予计算机科学理学学士学位;而中方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软件高端人才,授予软件工程工学学位。因此在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须围绕双方的优势和特色,并做到课程之间的紧密衔接。
下面主要介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重点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
首先:培养方案由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是课程体系设计最基本的基石,因此由双方共同制定是合作办学中课程体系设计的最重要原则。所有关于培养方案的制定、调整、修改,均由双方共同确认完成。
其次:课程体系双方共同建设。按照教育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资源引进的要求,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从美方引进10 门专业核心课程并由美方派遣的师资来进行授课。
从美方引进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覆盖计算机科学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离散结构、数据结构、软硬件接口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原理、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安全及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门数占项目全部专业核心课程门数的比例达76.9%,美方师资来校授课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时数为624 学时,占项目全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时数的比例达44.3%。
中方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覆盖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及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方面构成。
中方的其他课程主要覆盖数学、英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及其他人文选修类课程。
再次: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由双方共同制定或者审定。课程的教学大纲是该课程建设的指南,因此对于课程层面的合作,双方对每门课程的课程大纲按统一规范进行了多轮讨论和确定。对于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双方提供初步的课程教学大纲,并根据双方的课程衔接以及学位水平要求进行磋商;对于人文类的课程,主要审议点在是否满足两国教育部对于学位授予的要求方面。
然后: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专业课程衔接问题。主要是美方课程与中方课程的衔接和调整问题。合作双方教学团队并非简单地把原有的课程移植到该项目中,而是针对每门课程的知识点体系和课程目标重点,一起进行教学内容的讨论和教学设计,梳理课程之间的衔接要求,调整授课计划,制定新的教案。
最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在项目实施的开始几年,需要每年甚至每学期根据各方在实施中的反馈情况,建立沟通调整机制。而实际上,合作双方保持了每学期一次的课程体系团队沟通和调整会,对课程体系中不合适,有衔接问题,或者效果不好的部分给予了及时调整。
(1)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在前述的课程体系设计原则下,制定培养方案,并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作为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南。而后,围绕课程教学大纲,主要由中方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建设,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导学方案,课程知识点体系,课程授课计划,课程实验指导书等等。
(2)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且有10 门核心的美方课程,学生们必须面临大一就要全英文的环境下完成美方教师的课程学习;而对于教师,课程过程考核多(随堂测,平时测试,半期考,期末考),作业的形式多,课堂沟通多,也导致教学管理比较困难。因此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学团队进行了多种创新教学方式的融合来对该项目进行支撑。
首先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全英文专业课外教授课的课堂,对理论课程进行了随堂录音方式,每次课结束把教师讲课的随堂录音共享给学生,学生可以无限次的回听,以帮助对英文的理解和知识的学习。
其次在实验室教学中,用云教室平台(华为),可方便的进行屏幕控制、演示、传送资料等。部分理论课讲解(特别是用英文讲解)比较困难的环节和案例,安排为实验课环节进行。因此在传统的理论和实验课学时的安排下,适当的调整或者增加了实验学时环节。比如操作系统课,一般为48 学时理论加16 学时实验,在该项目中调整为40 学时理论加24 学时实验。
再次是利用新型教学平台。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新型的智慧教育教学平台也飞速的发展,对传统教学的辅助作用巨大[3],这当中,美国的BlackBoard 平台、中国的雨课堂、课堂派、对分易等都是功能非常强大的新型智慧教育平台。在该项目中,我们利用了对分易平台作为教学的辅助,大大提高了教学过程管理和沟通的便捷性。利用该平台,能实现考勤(签到码、二维码等方式)、作业布置、提交和批阅(可设置时间)、课堂提问、调查问卷、投票、教学评估、课程资源、分组管理等,并能支持基于微信的沟通。这使得教学过程的实施和管理变得非常便捷高效,而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学过程的评估与分析上。
(3)提前强化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能力
在该项目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我们尤其关注了专业英语的听、说、读、沟通能力,主要设置了两个课程环节来进行支撑和提升:
在该专业大一开设两学期共64 学时的专业综合英语课程,课程针对计算机和软件的专业英语展开,在授课计划中设置专业英语的基础部分;并紧密与美方核心课程结合,在授课计划中设置与课程结合的针对性模块部分。
从大一开始为该专业学生开设一学期128 学时的托福课程。
(4)重视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对课程体系的建设,落实下来最终是教学资源的形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合作双方共同的教学团队不仅形成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导学方案,知识点体系等指导性规范性的课程体系框架,也重视课程具体的教学资源的建设,来充实课程体系框架。目前该项目已经形成包括授课PPT,授课中的配套代码及程序,课堂随堂录音,课程教案,详细实验指导书及实验相关配套代码及程序,项目作业及相关软件指南,配套相关练习题(计划积累开发成题库),课程参考中英文书籍等。
这些教学资源,均通过网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方便的访问和获取。
(5)构建覆盖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考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该项目中,我们希望构建覆盖全过程的多方位的课程考核体系,并且给予每个课程团队教师足够的自主权在确定该课程的考核体系。基本来说,在课程考核体系中,一般由考勤、作业(数次)、测试(数次)、课堂表现、实验(数次)、程序项目(数次)、团队项目、半期考试、期末考试等环节构成,构成比例由教学团队根据重点和学生的普遍接受程度而定。
目前该项目实施到第四年,我们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如下的观察和收获:
(1)从教的角度来看: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开展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使得我们原有的其他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得到有益的借鉴和改进,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学科建设得到发展。在对该项目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中,中方的师资在语言能力,教学模式创新开发,教学内容的开发和丰富,教学反思力的拓展上都得到比较大的锻炼和提升。
(2)从学的角度来看:
该项目的学生在高年级表现出来的英语沟通,应用以及编程能力方面上高于同级其他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平均水平;在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和整体掌握的平均水平上低于同级其他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平均水平。
分析其原因:在于合作专业的美方课程,使得英语能力得到被动或主动的锻炼;美方课程的过程考核较多,且程序项目类作业要求较高,课前课后须投入较大精力,这在高年级的编程能力上得到体现。而也是因为全英文外教授课,外教在课堂的授课模式是以点的方式展开,知识之间有比较大跳跃性,因此在知识的全面系统性理解掌握上,会出现低于同级其他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平均水平。
这使我们更清楚了解该项目的学生和国内其他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潜在问题,帮助我们找到改进方向和提升渠道。
国际化与本土化如何融合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双方团队应定期深入的进行教学沟通和研讨: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着手进行设计;从课程体系建设和英语能力的强化,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方式创新与融合,课程教学资源的完善与丰富,全过程课程考核体系的立体化构建;最后到课程效果的评估与跟踪。是一个长期往复,并持续改进的过程,才能达到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强化学科建设,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