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堂 江西省会昌县林业局
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我国造林绿化项目的开展,而在造林绿化后进行森林抚育与管护则是提高绿化效果的关键。因此,为了让造林绿化工程发挥出真正的生态、社会效益,就需要通过加强森林抚育与管护技术研究来推动林业技术的长期发展。
我国的林业资源管理理念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仍有不足之处,但是为了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强林业资源管理,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以此来为林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造林绿化作为提高森林覆盖率、美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关键,为了让造林绿化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就需要在造林绿化前期措施结束后针对性开展森林抚育与管护作业。在此期间,应该重点关注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并通过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以此来实现对造林绿化的动态监管,进而提高造林绿化效果[1]。
我国林业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做过重大贡献和牺牲,这是因为我国并没有及时划分出森林经营标准,在尚未完善的林业经营管理体系下,过于追逐经济利益就会导致林业资源崩溃,因此在开展森林抚育与管护时,应该注意完善当地林业的管理机制,以此来保证各项工作在开展时能够做到有章可循。除此之外,由于造林绿化后的森林抚育与管护需要面对不同的森林资源,因此要正确划分森林种类,以此来提高森林抚育时的针对性,进而保证造林绿化发挥出固有的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
在开展森林抚育与管护工作时,应该定期针对枯树、死树进行更换与清理。抚育期间要针对造林绿化的土壤进行定期松土,并通过间伐、修剪树木来提高森林生长效率。由于不同的树种的生长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因此在开展抚育、管护工作时必须遵循各树种生长规律来提高管理时的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森林按照预期的发展方向不断成长,进而保证造林绿化质量,促进当地林业的健康发展。
在森林抚育管护期间,工作人员的营林水平非常关键,因此为了让造林绿化效果得到保障,应该重点关注人才队伍组建,通过培养高素质营林人员并引进全新的技术与设备,以此来提高森林抚育与管护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由于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培养营林人员时需要保证针对性,避免因为人员能力问题而影响到抚育管护效果。
造林绿化中所开展的森林抚育管护作业,其根本目的就是保证造林绿化成果,提高造林绿化质量。为了保证森林抚育工作得以正常进行,需要结合当地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抚育管护工作落实到个人,以此推行抚育责任制。除此之外,还要针对抚育管护工作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梳理抚育管护期间的关键点,加强关键点检查,这样便可以让森林抚育管护工作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造林绿化效果。
1.中耕除草
在森林抚育过程中,采用中耕除草能够有效增加土壤透气性与微生物活性,因此为了保证造林绿化质量,应该通过中耕除草的方式来加强绿化管理。为了避免造林时留下的林间杂草与林木抢夺养分,在郁闭之前一般要进行3次左右的中耕除草。森林中耕除草的深度要结合实际情况,每年需要将深度增加5~20cm。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第二年的草灌危害,在秋季进行中耕除草应该将时间控制在杂草结籽之前,必要时可以选择除草醚等一系列低污染农药来进行辅助除草。由于中耕除草的目的是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因此在开展中耕除草时,要考虑当地林区的森林生长条件,以此来保证除草效果。
2.施肥与灌溉
在造林绿化之后,要结合地区情况来进行灌溉与施肥。若森林所在地区相对较为干旱或处于少雨时期,可以选择利用喷灌、滴灌等方式来增加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为了满足森林的水分需求,需要按照森林情况来确定灌溉深度。在面对幼林时,可以将灌溉深度控制在50cm,而在进行成林灌溉时,则可以将灌溉深度提高至100cm。在进行林区施肥时,应该结合森林生长需求来进行合理配比,通常可以将氮、磷、钾作为主要营养成分。施肥能够让森林郁闭时间提前,并提高森林品质与生长效率。只有结合森林情况来进行科学施肥才能够让施肥效果达到最佳[2]。
3.幼林补植
在造林绿化一到两年后,若森林的总体成活率不足85%,就应该在春季时期选择与森林品种相近的大苗来进行补植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对一年生幼林进行补植时,可以采用两年生大苗。在补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侧枝进行修剪,修剪侧枝结束后再进行全株补植,而在补植完成后,应该注意浇灌足够的缓苗水。在对两年生的幼林进行补植处理时,可以采用三到四年生的大苗来进行截干栽植,为了在栽植期间保证苗木具有足够的成活率,应该注意施加足够的水分来促进营养吸收。如果补植时的成活率不足40%,就需要利用重新造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4.整枝修剪
在造林绿化结束后,需要针对森林进行整枝修剪,因为很多森林往往存在分枝较多、主干不明显的问题,在面对这部分森林时,就必须利用整枝修剪的方式来调整森林形态,强化森林光合作用的能力。在整枝修剪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修枝方式,森林树种、长势等问题都将会影响到修剪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幼龄期的苗木应该将整枝修剪的高度控制在1/3以内,中龄期苗木为1/2,通过严格控制修剪高度可以避免因为修剪过当而影响到苗木的正常生长。在修剪过程中,需要尽量保证所有森林都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最好可以在修剪后产生多级郁闭。
5.间伐
间伐是造林绿化前期步骤结束后促进森林健康生长的一种抚育方式,间伐应坚持去劣存优、留疏伐密原则。对长势不佳的森林以及病木、枯木进行间伐处理,所剩下的森林均可以保证生长质量。而且在解决林密栽植密度大等情况时,还可以结合林区需求来适当调整森林的生长空间,以此来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森林抚育管护过程中,要坚持科学采伐,科学采伐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林区内部实现森林更新,调整森林结构。通过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来开展采伐作业,能够有效提高采伐质量,让林区在造林绿化中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采伐阶段,应该优先考虑采伐结束后的生态效益,避免出现过度采伐等问题。还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林区都可以进行采伐,诸如防护林、环境保护林等林区,严禁抚育、更新以外的所有采伐作业,若要对用材林进行采伐,应该在采伐同年、次年完成林区森林更新。
在强化林地管理时,应该对林地管理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在林地管理中强调森林资源保护并提高工作人员的森林保护意识,可以有效提高森林保护质量。另外,森林抚育与管护的根本目的是增强造林绿化效果,因此还可以加强对林区的动态监管,通过在完善森林管护体系的同时细化森林管护责任,能够有效激发森林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因为人员责任心不足而影响到森林管理效果。
1.完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
在造林绿化中,需要关注森林病虫害,避免因为病虫害而影响到森林的正常生长。通过对森林病虫害进行调查,并收集森林病虫害的相关资料,可以结合虫害生物学特性以及病害生理特征来完成病虫害判断,进而实现对病虫害发生趋势的预测。在此期间,要在林区内完善病虫害监测体系,通过完善遥感云服务平台,能够有效实现对林木生长情况的动态观测,在发现森林生长出现异常时,便可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并制定合理的病虫害解决方案。对于病虫害而言,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将病虫害处理在发生之前,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2.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是绿色防治的一种方式,应该优先选择生物防治。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开始前,要提前掌握森林可能存在的病虫害类型,然后通过生物天敌来抑制歼灭病虫。生物防治因为绿色无污染且具有较低的防治成本,因此要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来消灭病虫。除此之外,生物防治不仅能够消灭大量病虫,还能避免化学防治,所以要重点关注生物防治的作用。
物理防治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通常可以利用害虫的习性来聚集害虫,然后对害虫群体进行大规模诱杀。例如可以通过害虫趋光性采用灯光诱杀来消灭部分害虫。
化学防治是解决病虫害问题的直接措施,相较于生物、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效果立竿见影,短时间内便可以体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因为化学防治的使用极为方便,但是因为化学防治多次使用同一类型农药病虫出现抗药性,若使用方法不当还有可能影响到林区的生态平衡,因此若要使用化学防治,必须对其用量进行控制。
总而言之,造林绿化中的森林抚育与管护技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科学的抚育管护能够有效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提高森林生长质量。随着造林绿化中森林抚育管护的意识的提高,造林绿化措施一定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