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探索

2020-11-25 04:26
读与写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华

宋 杰

(安徽省蚌埠第一中学 安徽 蚌埠 233000)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正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塑造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树立“四个自信”。

那么何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二者有什么关系呢?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与政治学科特性相关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他无时无刻不在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对塑造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中,培养时代新人。同时也需要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从而培养塑造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2]

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就有很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在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尤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会选择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材料给学生讲述,增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会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下面就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呢?

1.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政治认同

在设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例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提前查询资料,收集有关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理解,比如从古代科技、园林建筑、中医等方面分享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从方言、饮食等方面分享中华的区域性,从民族节日、民族舞蹈等方面分享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学生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多种方式,多种角度让其他同学直观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师也可以选择学生分享案例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拓展衍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华文化,比如老师可以就“新冠肺炎”为例,列举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独特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认同中华文化,充分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智慧的民族,从而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2.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讲述“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时,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思辨精神,老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今天的民族节日和洋节的冲突呢?启发学生运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也要看到洋节也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吸收借鉴洋节的优点,以此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节日,让民族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熠熠生辉。老师借此可以引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待洋节,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通过这样一个思辨的问题来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

3.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法治意识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呢?老师可以在中华文化独特性中列举“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尤其是以春秋时期的管仲,战国时期的商鞅、韩非等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也可以列举这些思想家的代表性法治思想,通过法家思想的阐述以及法家思想代表人物的介绍,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内涵,以史为鉴,从而更好的理解今天的法治思想,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公共参与

有的老师可能觉得没必要每一课时都要培养学生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而且有的课时不太适合培养学生的某一个或多个学科素养,所以在这一课时往往会忽略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塑造。其实本节课可以在最后设置一个思考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如:结合家乡的特色文化,你觉得如何才能把他们发扬广大呢,小组合作尝试给市长写一封建议信。通过这样一个设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主动行使公民的表达权、参与权,在活动中塑造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的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无处不在,她不断塑造着每一个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因此,思政老师要在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中华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哪里哪里?
博大精深
一读就错的姓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