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强
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阶段目标中要求:“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这是提升学生口算能力的两个层次的目标要求,如何利用有效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借助小棒、手指等实物认识口算,这是最适合低年级的直观形式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从学习1到10开始,就以直观物体引路,每一节课都会准备一些彩球、火柴棒等实物教具,学习数的认识时,激发学生数一数不同的教具,了解数和生活实物的准确联系,建立头脑中数的概念。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算法时,鼓励学生根据要求摆物体,看谁摆得快,算的对:在自己的课桌上,左边数出3个小棒,右边摆好4个小棒,合到一起是多少个小棒呢?竖起左手的3根指头,再竖起右手4根指头,你竖起来的手指是多少?左边同桌摆出10个彩球,右边同桌借走4个彩球,你还有几个彩球?
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算法技能后,逐渐的过渡到进位加法的训练。课件出示,篮子里有9个苹果,桌上有2个苹果,你能想一想,摆一摆,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多少苹果吗?有的说放到一起数,有的说先拿一个放到篮子里,在学生回答中,引导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种更方便,从而引出凑十计算法,遇到9就给它一个,巩固训练,9+3=、9+4=,学会了9的凑十算法,再进一步创设新情景,妈妈买回来8个桔子,爸爸带回来4个桔子,一共有多少桔子?8+4=,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学生从直观物体计算,进步到脑中表象的关联计算,熟练准确地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运算和遇到不同数字如何凑十的技能,实物引路,训练巩固,培养了口算数感,更为100以内数的口算打下坚实基础。
要想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和口算准确性,常态化、多样化的口算训练必须贯穿整个数学课堂的学习,每节课的前几分钟都安排口算环节,计算的速度和能力是每一个数学章节学习都离不开的,许多时候都认为,应用题的方法对了,计算错了,是马虎问题,其实还是计算能力不扎实的原因。
例如,在学习20以内数的减法时,首先准备一些相关的口算复习来热身,并要求说说口算的方法,遇到9、8、7等怎么凑十,较小的数拆成几和几?头脑热身操做好后,课件出示17-6=、16-4=、14-5=,前两题学生很轻松的算出答案,说出了算理方法,最后一题,引起了不少的议论,小组讨论后,大家交流了不同算法:因为5+9=14,所以14-5=9;先用10-5=5,5+4=9,所以是9;14-4=10 10-1=9,所以是9,答案一致,正确。借助于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习趣味得到激发,想到了方法,说出了过程,答对了结果。这时再进行巩固训练,鼓励不同的算法:16-8=、14-6=、15-7=,重视计算方法的引导,强调计算过程的叙述,提高了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为了学生口算技能的扎实,我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在训练形式和内容上改换口味,使学生在常态化的口算练习中不厌其烦,乐此不彼、情趣盎然,保持对口算训练的新鲜感。
比如内容上,新旧知识综合联系训练,毕竟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是很快的,但是他们的对旧知识的被激活也很快,内容上新旧知识训练穿插交错,综合训练让学生对旧知识“忘记你我做不到”;也可以是为了服务于某一章节,进行的专项训练,比如这次都是加法进位口算,下次都是加减混合口算。
再说形式上是最容易吸引学生的,可以眼睛+脑袋或者耳朵+脑袋两种形式互换训练,先听后算的形式要求更高更有挑战性;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口算竞争,也可以是小组集体的形式参加对抗,对于突出个人和优秀集体进行对应的奖励肯定。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还有同桌合作找朋友的训练形式,每个人都准备好30以内的数字卡片,同桌之间,一人拿出两张来相加或者相减,另一个人也拿出不同的数相加或者相减,答案要相同,这样的训练面更广,所涉及的新旧知识更丰富多彩;最让学生有荣耀感的还是口算擂台赛,课代表作为临时擂主,准备20张数字卡片,擂主自由出题,加减不限,限时20秒,能够答对10题,就是新擂主,获得最高荣誉,登台组织下次的打擂赛。多样化的口算训练形式,激活了学生了数学思维,调动了学习兴趣,巩固了计算基础,提升了计算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在具有先进的现代化电教设备的情况下,教师仍然需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认知规律,从直观教学入手,灵活巧妙地设计和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形式和内容,大胆革新,不断实践,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