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 影响研究

2020-11-24 13:40朱红梅何宜荣艾碧琛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茵陈蒿酒精性脂肪肝

谭 婷,何 栋,朱红梅,何宜荣,艾碧琛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长沙 410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获得性代谢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指除却饮酒过量,包括其他原因形成肝损伤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多。NAFLD 的发生发展与家族遗传、生存环境、体内代谢,以及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NAFLD 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公认的是“二次打击”学说[1]。相关研究证实,细胞色素氧化酶 P450-2E1(CYP2E1)参与了NAFLD二次打击学说脂质过氧化反应、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采用改良化高脂饮食建立NAFLD 大鼠实验模型,以茵陈蒿汤治疗NAFLD 大鼠,通过观察NAFLD 大鼠中CYP2E1 的表达,探讨茵陈蒿汤在NAFLD 中的治疗机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实验饲料 实验动物:50 只SPF 级雄性SD 大鼠[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43004700030748,许可证号:SYXK(湘)2016-0002],体质量:(200±20)g。实验饲料:普通饲料(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公司提供),高脂饲料的组成为:基础饲料88%+胆固醇2%+猪油10%[2]。并且前期实验已造模成功[3]。

1.2 药物 茵陈蒿汤的组成及剂量:茵陈18 g,栀子12 g,大黄6 g(依据高等中医药学十二五规划的《方剂学》教材70 kg 成人临床剂量)。中药来源:芝林药业(长沙金荣誉峰)。中药制作:将所有药材加入蒸馏水浸泡0.5 h后,煎煮30 min,冷却后,用纱布过滤,用药量依据人与动物用药剂量的体表面积换算法进行计算[4],配制成1.28 g/mL 浓度的药液。辛伐他汀来源:山东鑫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70508。同法将辛伐他汀的药物浓度配备成0.2 mg/L,并把所有药物保存在4 ℃冰箱备用。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实时定量PCR 仪(美国Bio-Rad CFX Connect),CYP2E1 逆转录试剂盒(promega A3500),Real-time PCR mix(Promega A6000),Trizo1 试剂盒(Invitrogen),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2 方法

2.1 造模分组和给药 50 只雄性SD 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随机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35)。实验动物房自然采光,相对湿度为30%~60%,温度保持在25 ℃左右,实验组大鼠予以造模,进行高脂饲料投喂,空白对照组大鼠用普通饲料投喂,自由取食饮水,喂养至第24 周末时,从2 组中各随机选取5 只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并处死,取出大鼠肝脏,病理切片,检测其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将实验组30 只大鼠随机分成3 组,每组10 只,分别是茵陈蒿汤组、SVT 组大鼠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喂养大鼠的过程,每周记录实验大鼠的体质量,观察其体型、精神状态及死亡情况。实验各组在成功造模后,每组大鼠按照1 mL/200 g 进行灌胃,给予对应的药物灌胃6 周。每天也用等容积的蒸馏水给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1 次。

2.2 制备标本 6 周后,末次药物灌胃,提前禁食12 h,记录实验大鼠体质量,麻醉后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取出大鼠肝脏,冲洗氯化钠溶液后,称肝湿质量,计算肝指数。取肝右叶组织,切除一部分固定在10% 甲醛液中,剩余的部分保存在液氮内,放在-80 ℃冰箱里保存备用。全部血液标本保存在4 ℃环境下,2 h后在4 ℃下以2 000 r/min 离心10 min,完成后,取出血清,保存在-80 ℃冰箱中备用。

2.3 观察及指标检测方法 1)观察和称量计算观察肝脏形态,以及称量肝湿质量和计算肝指数(%)。肝指数(%)=肝湿质量/体质量×100%;2)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LDL-c;3)肝组织HE 染色且于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4)使用PCR检测肝组织CYP2E1 基因表达:取肝组织,按Trizol试剂盒提供的方法提取RNA,利用Real-time PCR 仪自带软件MJ Opticon Monitor Analysis Software(Version 3.1) 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β-actin、CYP2E1 引物信息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空白对照组的大鼠体型正常,毛色亮,神态佳,活动灵敏,饮食正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大鼠体型肥胖,毛色晦暗,精神及饮食不佳,活动灵敏度差。2 组大鼠均未死亡。

3.2 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表现 空白对照组肝细胞排列整齐,胞质均匀,大小一致,肝板肝窦清晰可见;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肥大,胞质中可见空泡样变性,并有脂肪细胞浸润其中,中央静脉内皮细胞增生,内皮下有脂质沉积,可见炎性浸润及肝细胞坏死;SVT 组脂肪细胞消失,门管区周围肝细胞残存少量空泡样变,肝窦内可见胆汁淤积,少许炎性浸润;但茵陈蒿汤组肝细胞排列整齐,胞质中空泡变性消失,无脂肪空泡,内皮下无脂质沉积,肝细胞坏死和炎性浸润显现不明显。见图1。

图1 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HE 染色,×100)

3.3 各组实验大鼠CYP2E1 相对表达量比较 见表2。

表2 各组实验大鼠CYP2E1 相对表达量比较(,n =10)

表2 各组实验大鼠CYP2E1 相对表达量比较(,n =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0.05;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P <0.05;与SVT 组比较,▲P <0.05

3.4 各组实验大鼠LDL-c、TC、TG 含量比较 见表3。

3.5 各组体质量及肝质量的比较 见表4。

表3 各组实验大鼠LDL-c、TC、TG 含量比较(,n =10) mmol/L

表3 各组实验大鼠LDL-c、TC、TG 含量比较(,n =10) mmol/L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0.05;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P <0.05;与SVT 组比较,▲P <0.05

表4 各组实验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指数比较(,n =10)

表4 各组实验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肝指数比较(,n =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 <0.05;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P <0.05;与SVT 组比较,▲P <0.05

4 讨论

NAFLD 是一种代谢应激性肝损伤,与遗传、胰岛素抵抗(IR)等密切相关[5]。“二次打击”学说作为现阶段NAFLD 公认的理论。第一次打击学说是指由于IR 引起的脂质积聚,致脂肪变性,引发肝脏损伤调节修复,在此基础上导致了第二次打击,第二次打击学说是指脂质过氧化反应、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炎症反应,导致肝脏出现炎症、纤维化,甚至坏死[6-7]。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是一类酶,是肝脏代谢主要的酶系之一,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中参与代谢,存在多种同工酶,CYP2E1 作为主要的一种,大部分分布于肝脏,在“二次打击”学说中,CYP2E1的诱导表达可加重肝内脂质代谢异常,且参与肝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细胞凋亡、炎性因子形成以及星状细胞活化等过程,是参与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的关键酶[8]。KATHIRVEL 等[9]实验亦证实:CYP2E1 过度表达可导致氧化应激增强,糖原储备减少,并促进葡萄糖合成,增加脂肪堆积,减少肝脏中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增强胰岛素抵抗,并加重肝脏损害[10]。本研究结果亦表明,NAFLD 模型大鼠中肝组织中的CYP2E1 的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CYP2E1 参与了脂质过氧化及炎症反应,进而参与了NAFLD 的形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中医学中并无专用对应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把此病归为“肝癖”的范畴,其主要是由于外感湿邪,饮食不节,或脏腑亏损等诸多原因而发病,导致体内津液输布功能异常,聚湿生痰,久致肝郁脾虚,痰湿瘀积使血行不畅,渐至肝积[11]。茵陈蒿汤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中曰:“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方中茵陈蒿清热祛湿退黄,栀子清热泻火,通利三焦,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大黄通利大便,使湿热之邪从大便而下,诸药配伍加强泻浊之功。研究[12]证实茵陈蒿汤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取得满意疗效。现代药理研究[13]发现,茵陈蒿汤诸药合用具有改善血脂,抗氧化能力,降低组织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从而治疗NAFLD。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茵陈蒿汤组能够明显降低NAFLD 大鼠TC、TG、LDL-c 以及CYP2E1 的表达水平,前期实验[3]结果中显示,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中发现,经过治疗后,在茵陈蒿汤组中,只存在少量脂肪空泡,病变组织显著减轻,肝细胞坏死和炎性浸润显现不明显。

综上所述,茵陈蒿汤能够减轻脂质异常代谢,降低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保护肝组织,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此实验为治疗NAFLD 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猜你喜欢
茵陈蒿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茵陈蒿汤临床研究进展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