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学生留汉人才新政对武汉经济发展影响的效度研究

2020-11-24 06:43陈剑锋
关键词:武汉市武汉政策

陈剑锋,吴 琨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如果人才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掘,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达到“人尽其用”的效果,那么将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当前,人才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各地的人才资源争夺也愈演愈烈,招才引智政策层出不穷。

关于人才政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广泛研究。秦秀睿[1]认为制定人才政策关键是要准确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点,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优化人才政策结构。Strenze和Tarmo[2]认为应制订合理的人才政策体制、机制以释放人才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Tai Wei Lim[3]研究了在本国劳动力短缺情况下的人才引进政策。K Geddie[4]、Jiang J[5]、AmuedoDorantes[6]等关于人才政策的研究也拓展了社会对于人才工作的认知。在人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层面,Zhang Yingfang[7]提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创新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孙洁、姜兴坤[8]、韦玉露[9]认为人才聚集水平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Oke[10]等从公司层面研究了人才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公司的人才政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Subotnik R F[11]、Matthew Rowland[12]、Anant T C A. K. L. Krishna[13]等也从不同角度对人才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论述,众多学者均认为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近年来,为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夺取战略主导地位,发挥武汉在中部崛起中的支点作用,实现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市不断加强和巩固其科教大市、科教强市的地位,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招才引智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着力做好人才工作,推动本地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提高人才的使用率,通过优化人才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产业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服务留人,创建人才高地,武汉市的企业多次由政府组团,去欧美大城市引进高端国际优秀人才;多次承办“华创会”世博会,举办大型高层次人才光谷分会,邀请大批海外人才来汉考察,实施常态化人才政策或计划,包括“黄鹤楼英才计划”、“3551人才计划”、“高端人才聚集工程”,推进国家千人计划。在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为了实现将武汉打造为一个美丽美好的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在政府政策体系、治理体系的推动下,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举措,高度重视“人才政策”创新,成立“招才局”;启动“两个一百万”、“户籍新政”、“留汉九条”的人才新战略、新政策等。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武汉市人才资源丰富,每年有大量毕业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流失、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测度人才对武汉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武汉市百万人才留汉新政的实施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本文将着眼于研究2000年以来武汉市的人才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实证分析武汉市于2017年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人才新政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度,以更好地推动武汉市人才工作迈入新的台阶、经济发展步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一、百万大学生留汉人才新政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百万大学生留汉人才新政实施的现状与成绩

武汉坐拥89所高校,95家科研院所,如今共拥有130万在校大学生,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众多的学生人数为武汉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数据显示,武汉市每年毕业生数持续保持高位,GDP也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武汉市2008-2017年毕业生人数与GDP如图1所示。与此同时,武汉人才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有鉴于此,武汉市2017年出台了《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等人才新政,希望在5年内能够留住100万大学生在武汉就业创业。

图1 武汉市2008-2017年毕业生数与GDP数据来源:2009-2018年武汉市统计年鉴

从2013年到2016年,在人才新政出台前,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2016年达到高峰,留汉人数15万人,将近当年毕业生人数的一半。其中,留汉创业大学生人数较2013年翻了一番,达到6000人。从学历层次看,硕士生留汉比例最低,仅占当年武汉市硕士就业总人数的34%,专科生留汉比例最高,占比达54.8%,2016年留汉博士达到1416人,在武汉市博士就业总人数占比为37.9%;从高校类型看,普通院校及专科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留汉比例较高,“985”与“211”高校大学生留汉比例均未超过四分之一;从就业单位类型来看,民营企业中专科生占比达到75.7%,事业单位中博士生占比达到81.8%,反映出博士毕业生更青睐到事业单位就业。据此判断,武汉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人才外流现象依然较严重,留汉的高层次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流向武汉市急需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民营企业。

人才新政出台后,仅2017年,武汉市实现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均创历史最高纪录,2017年落户人才及比例如图2所示。截止到2019年,武汉留汉大学生人数已达70万。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在落户的大学生中,博士生共3 553人,占落户总量的1.2%、硕士生30 287人,占落户总量的10%、大学本科生179 813人,占落户总量的59.8%、大学专科生87 258,占落户总量的29%。2017年和2018年硕士与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落户总量分别较2016年同比增长23.9倍和24.5倍。一批高科技企业坐落武汉,成为吸引高学历人才的中坚力量,例如小米第二总部、华为武汉研究院等吸引了大批高学历大学生落户武汉。与此同时,武汉市吸聚效应持续辐射,在落户大学生中,来自本省的有239 974人,占总量的79.7%、外省的有60 937人,占总量的20.3%。

图2 2017年落户人才及比例数据来源:武汉市统计局

(二)百万大学生留汉人才新政实施的问题

人才新政实施后,短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全国其他各地人才政策的出台,近年武汉留汉人才增加数量呈现放缓趋势,显现出人才政策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1.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堪忧。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指标之一是薪资待遇。如果薪资待遇不高,生活水平将会大打折扣。同时不愿意留在武汉的原因是生活成本偏高。目前武汉有着一线城市的消费,二线城市的房价和无法与之匹配的三线城市的薪资。不高的薪资水平和高昂的生活成本这一矛盾如果无法得到缓解,人才流失就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除此之外,武汉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缺乏互联网和中高端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小。如果不加快转变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学生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自然而然不愿意留在武汉。

2.人才结构和人才质量重视不够。虽然近年来多个城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但是在这场“人才争夺战”的背后到底是抢人才还是抢人口,仍有待商榷。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通过优惠政策的确吸引了一批大学生留在武汉,但2019年数据显示,“985”“211”高校的大学生愿意留在武汉的仅为12.17%。这意味着大多数高质量人才仍然选择了其他城市,并且这其中还不包括留汉的高质量人才没有流向战略性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普通二本和高职高专的大学生选择留在武汉的占比较高,这部分人中能最终为武汉的产业升级发挥作用的又较少。人才政策普遍优惠吸引了大量参差不齐的学生,但是人才的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指导性薪酬没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合理倾斜,导致这些大学生无法感受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价值最大化,进而降低了政策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武汉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最终争夺到的是人口还是人才,还有待观察。

3.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不健全。对于就业创业来说,住房问题依然是关注的重点。该政策的住房优惠主要表现在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和低价的租赁房。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保障性住房作为过渡房和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都非常好,但是实现的可能性较低。指导性薪酬政策规定的最低年薪标准较低,没有完全达到学生的心理预期并且也与武汉的消费水平有一定距离。不解决大学生留汉的住房问题,长期来看,很难对人才保持长久吸引力。

二、人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分析及模型构建

武汉市人才新政的出台,在短期内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的出台,“抢人大战”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武汉市的人才政策是否还能发挥作用,这值得我们关注。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人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和关联机制,根据理论机制分析,探索人才新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设立指标体系,建立带虚拟变量的人才新政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模型。

(一) 人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省市政府开始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截至目前有20多个城市先后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新政策,其中包括解决户籍、提供租房购房便利条件、支持创业等。本文认为,区域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到区域内就业生活,然后人才在区域内创造价值,促进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人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

1.人才政策对人才引进的影响路径。

人才政策可以分为吸引型政策、激励型政策以及培养型政策。本文认为人才政策将通过吸引、激励和培养三种方式来吸引区域所需人才。

(1)吸引型政策即对人才的工作、落户实行优惠条件,吸引人才留在本区域创造价值。人才做出是否留在本区域工作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包括就业机会、住房优惠力度以及落户制度。并且除了这些和人才本身直接相关的因素外,相关的配套措施也关系到对人才是否有吸引力。只有相关的产业发展得到支持并且有一定的规模,人才的“虹吸效应”将会发生作用,那么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将会大大增加。比如解决户口、提供住房、支持创业就业等,可以较大程度上吸引优秀人才,进而带动各省市区域经济及科技技术的大力创新发展,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各地市教育、医疗等硬件配套设施齐全且资源丰厚,可以更好地吸引人口的流入。

(2)激励型政策即对已经在本区域就业生活取得成果的人才进行激励措施,能让人才共享到科技创新效益的政策工具。人才对就业的区域进行选择时,会考虑自身的价值是否能够实现,个人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激励型政策就使这种愿望得以实现。激励型政策将人才个人的得失与区域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的综合发展。激励性政策不仅能够增加人才对本地的归属感,而且能够吸引外部人才进入本地区。

(3)培养型政策即指对本区域的人才提供进修、培训等机会,能为人才提供技能增长和职业上升空间渠道的政策工具。在科技人才的争夺中,吸引人才和激励人才做出科技成果固然重要,如何留住吸引来的人才,防止自身人才流失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人才进行培养,给予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和上升渠道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同时,注重不断提升本土人才、现有人才的科研能力与生产技能,提升科技人才群体的整体素质也是获得人才的有效手段。

2.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1)人口流动同时伴随着人才流动,人才的流动会带动经济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流动,而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因为创新驱动需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聚集人才,所以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国家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因素。人才的大量涌入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人才在高附加值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才是技术的载体。人才的集聚往往代表着技术的集聚,产业的集聚。即人才的分布对于区域内高附加值产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硅谷到中关村,都是依赖人才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形成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密集与产业密集之间形成正反馈效应,从而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 模型构建

1.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情况(GDP)。GDP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佳指标,常住人口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可以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教育、医疗等方面,一般情况下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从侧面增加人才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可以促进人口的流入。

2.解释变量:人才政策(tp)。本文虚拟变量tp来量化武汉市人才政策的实施。根据人才政策中户口政策、工作政策和住房政策的吸引、激励、培养三个方面,将武汉市迄今为止发布的人才政策分级,一级政策加10分,2级政策加5分,3级政策加3分。

3.中介变量:人才量(p)。本文认为,武汉市的人才政策要发挥作用将通过人才这个中介变量来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作用。本文中将武汉市内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计为人才量。

4.控制变量。为保证估计模型的完备性,本文选取了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人均工资(ps):武汉市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居民消费水平(CPI):武汉市居民消费水平;地方财政支出(fsi);住房价格水平(hp):武汉市住房价格水平。

三、新人才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后,人才已然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各地区的传统行业升级与高新产业发展刻不容缓。武汉市作为全国科教大市,拥有在校生130多万,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优质的人才储备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但据统计,每年留汉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在毕业生总量中占比较低。武汉市自2004年推行“十百千人才工程”到2016年实施“黄鹤楼英才计划”,不可否认,人才政策对武汉聚集人才、发挥人才效能已见成效,但不同类型的人才政策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益,有待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据此,本文依据上文的理论假设,即区域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到区域内就业生活,促使人才在区域内创造价值,从而推动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人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

(一)多元回归分析

本文选取武汉市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作为因变量即被解释变量,其余变量作为自变量即解释变量,回归模型如式(1)所示:

GDP_t=α0+α1tpt+α2lnWage1,t+α3lnCPI1,t+α3lnFsi1,t+α3lnhp1,t+μ1,t

(1)

其中,t为GDP的日期,GDP为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tp表示武汉市人才政策;Wage代表武汉市人均工资水平;CPI为武汉市居民消费指数,用来衡量居民消费水平;Fsi为武汉市政府财政支出总额,表示财政支出水平;hp为武汉市平均住房价格,以表征武汉市住房价格水平。

选取武汉市2000-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首先对基准模型进行回归,运用Stata15.0软件分析得出各个指标对武汉市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具体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基准回归结果

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才政策对武汉市经济的影响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武汉近年来出台的人才政策确实对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政策优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汉市经济的转型升级。然而结合武汉人才市场现状,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人才外流现象依然较严重,留汉的高层次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流向武汉市急需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民营企业,他们更青睐事业单位。

就控制变量而言,人均工资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武汉市近些年来人均工资的提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居民消费水平对武汉市经济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及物价上升会抑制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政府财政支出对武汉经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生经济,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些措施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最后,住房价格水平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说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活跃的资金和市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中介效应检验

这里尝试从探讨人才政策作用于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选择了人才量为中介变量,回归模型如下:

GDPt=ρ0+ρ1tpt+ρ2cv1,t+μ1,t

(2)

pt=δ0+δ1tpt+δ2cv2,t+μ2,t

(3)

GDPt=π0+π1tpt+π2pt+π3cv3,t+μ3,t

(4)

其中t为GDP的日期,GDP为区域生产总值;tp表示人才政策;cv为控制变量集,包括人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地方财政支出、住房价格水平;p表示人才量,为中介变量;ρ1表示人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总效应。π1表示人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δ1*π2表示中介效应。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介变量作为路径检验的回归结果

表2给出了人才量作为中介变量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人才量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正,且在 1% 的显著水平上显著,且加入中介变量后,人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回归系数变大,人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这表明人才政策能有效吸引大量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控制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了人均工资、居民消费水平、地方财政支出、住房价格水平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武汉市人才政策的不足之处:首先留汉大学生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差,生活成本高;其次,武汉市的人才政策仅仅注重人才数量,无法确保人才质量;最后,武汉缺乏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指导性薪酬政策规定的最低年薪标准较低,没有完全达到学生的心理预期。据此,政府要提高人均工资水平,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财政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出台更多的人才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汉建设,为武汉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四、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对比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人才新政的实施现状以及政策实施前后的经济发展情况,从理论上梳理了人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讨论了人才新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带虚拟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对百万大学生留汉人才新政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随后以武汉市内的人才数量为中介变量对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武汉政府提出的“百万大学生留汉”的人才政策对武汉市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待应届毕业生的政策优惠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武汉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第二,人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路径之一是通过影响吸纳人才留汉的数量,从而影响武汉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且当留汉人才数量作为唯一影响路径后,百万留汉人才新政对武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

第三,武汉市近年来人均工资的提高和政府财政支出均能通过吸引应届大学生等人才留汉就业创业进而促进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反映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开销,武汉较高的居民消费水平降低了人才留汉就业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汉市经济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对于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的效果已初见成效,高素质人才数量逐年增加,为武汉市经济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但政府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人才新政策过程中仍然有很大改善和提升空间,主要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重视宣传作用。政策宣传是连接政策与政策对象的桥梁,得当的宣传方式能够提升政策知晓度,对于发挥政策效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汉政策的宣传方式主要是官网和媒体报道,其中大部分学生获取信息也都是通过网络渠道。政府应该创新宣传渠道,首先借助网络媒体作用,如建立专门的武汉市政策公众号,方便实时更新实时了解;其次让政策走进高校,政府与各高校联合宣传,加强与在校学生的互动,积极响应人才诉求,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不了解政策而拒绝留汉的人才损失;

二是聚焦发展实际,关注人才质量。地区留才要从实际需求出发,避免盲目引进,政府应该根据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布局,制定重点留才、引才方略,基于实际人才需求对不同专业类型人才设置不同的优惠条件, 实现对不同人群合理的政策倾斜;

三是保障民生,增强吸引力。政府除了制定直接针对留汉人才的优惠政策外,更需要持续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薪金水平,稳定物价、房价,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等软环境,使广大人才切身体会武汉的人文、环境之美,体验到武汉高质、便利的生活条件,激发更多人才的主观留汉意愿,吸引他们留汉就业创业,为武汉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资源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能够有效吸引人口流入,增加高素质人才数量并提升人才引进质量,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在高校人才资源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更加注重以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及招才引智体制实现产业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服务留人,减少高校人才流失,同时增强区域经济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着力创建武汉人才高地,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不断改善和优化人才新政,推进武汉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武汉市武汉政策
政策
政策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助企政策
决战武汉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