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初探

2020-11-24 17:40:34覃娴蓝智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
数码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素养

覃娴 蓝智 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

一、前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发展目标,这对于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提高国民信息化素养。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计划,要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二、信息素养的认识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化素养既体现在知识层面,也体现在思维层面和习惯层面,其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学校的教育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抓起,从娃娃入手,把提高信息素养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把它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完善中小学信息技术类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三、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的“硬件”环境发展不平衡

要想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就是要搭建好信息化“硬件”环境。即要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以及网络的接入。我国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推广信息化,但是由于各地区各学校的经费不同,学校的信息化设备配备也不尽相同,网络是否接入以及接入的带宽也不尽相同。经费充足的地区和学校有可能优先接入网络并配备了信息化设备,相对应的信息化程度就较高,师生整体的信息素养就相对高;而偏远薄弱地区由于经费有限,接入网络较慢,配备信息化设备较迟,整体的信息化“硬件”环境都较差,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师生的整体信息素养也相对偏低。

(二)学校的信息化课程及管理不完善

学校提供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高低,与学校的管理和开设的课程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又取决于校长的思想观念和信息素养。如果校长没有相关的观念和素养,对于信息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就可能感到非常茫然,无从下手,甚至出现以下问题:信息技术不知道如何与学科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只让年轻老师学,老教师就不用了;信息技术类课程可有可无或者随便上上即可;信息化的设备不常用,怕浪费电,或是用多了怕坏;信息化设备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对信息技术开展相关培训,或者培训只是走过场,随意安排人员应付。有的学校长期以来都没有真正的技术和教学应用骨干,没有注重培养骨干教师,各学科的应用难以开展,或者仅安排一两个人培训,以至于人员一旦变动,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陷入了瘫痪。

(三)教师的信息素养偏低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无论校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及时更新,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而学生的信息化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的信息化观念。很多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的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学习新的知识,不愿接触信息技术,导致了信息素养偏低。教师信息素养偏低,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也不会很高。

(四)家长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误解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的信息素养也不高,有的甚至对信息化教学有误解,认为信息化教学伤害学生的视力,影响学生的智力,以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学生玩电脑、玩手机,不愿意让学生接触过多的信息化设备。

四、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一)搭建好信息化应用的环境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经费的支持力度;通过与各大运营商商谈协作,降费提速,保证所有地区每所学校实现百兆网络的接入。

(二)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

为保证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学校应该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信息化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保证信息化类课程的开成,抓好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薄弱的学校应多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好的

(三)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对着大量的信息,如何获取有效信息,如何评价信息,如何使用信息,如何熟练地应用各种信息化工具,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和分析。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着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是中小学生,各种能力正在形成,各种观念正在搭建,特别需要教师的引导。不仅仅是在信息化类的课程开设上,需要信息老师的教授,还需要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新融合,所有的学科都用上信息技术,让教师和学生都养成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大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力度,设立考核制度,使教师的信息素养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四)做好信息化教育的宣传

要做好信息化教学,就要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宣传,消除家长对信息化教学的误解,理解并支持学生对于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引导家长通过有效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作解决问题,提升信息素养。

五、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未来发展的大势趋,必须从小处着手,通过完善环境、拓展应用、深度融合等方式,齐抓共管才能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