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20-11-24 22:08:16华亭市教育局
甘肃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素养探究

华亭市教育局

数学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充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加以熟练地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够以数学的角度思考转化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这种积极处理问题的习惯和品质。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全新的、前瞻性的、综合的和基本的要求,也是对素质教育本质的要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丰富科学探究方法与方式,促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探究中培养学生思考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运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是方法和理论的形成以及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的特点,通过连续分析、综合计算和判断推理来完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算数,更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学生才能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并进一步发展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前提。例如,在教学的知识点“三角形的两边的总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可以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折叠出很多不同长度的支条,然后让学生拼出不同的三角形,要求学生们不断尝试。可以发现,有时3个支条不能拼出三角形,但可以通过支条的长度来调整。通过学生的探索,学生会问“三角形怎样形成的”,教师可以让学生猜出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可见,数学的核心素养不能与知识和方法分离,它只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和掌握数学思想的过程中逐步积累。

二、合作中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是一种社会生活需要,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能力。当学生定义学习任务时,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和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相互沟通,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每个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并应发挥特定的作用,即学习任务已经实施给个人,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任务,以确保小组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例如,当教学“度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所有孩子们参与,有些人用粉笔来标记,有些人用数作基准,有些人用尺子,每个人都参与,大家都感到快乐、自豪,团队合作学习的优势更加明显。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度量,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品尝了合作的乐趣。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小组报告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了解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注意每个小组掌握的情况;对于小组存在的问题,可借鉴其他小组的解决方案。全班沟通要求教师预先设计问题并明确沟通的重点。此外,沟通的目的是通过沟通澄清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以便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

三、尝试中培养学生质疑分析的能力

荷兰教育家Noor认为:数学来自现实,必须扎根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尝试、探索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活动。与所有科学研究活动一样,它需要积极的精神作基础。心理学认为,巧妙激发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感到疑惑时,才会鼓励他们去探索。古人云:学贵有好奇心,好奇心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好奇心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学习“圆锥形面积”时,让学生通过“将圆柱形变成圆锥形”来探索圆锥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提出“如何计算圆锥的面积”。通过讨论、分析、观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注意“变形和恒定面积”,注意圆柱与圆锥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厘搞清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圆的面积考虑不同图形的面积,从而扩展所有图形的面积。学习是在探究中寻求知识,并逐渐掌握。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让学生用心去经历和感受,切实提高学生能力。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