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航天小学
交往合作是当今世界最佳的学习形式,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中,让学生围绕议题展开交往合作,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化,给学生更多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1.混杂分组更适宜。首先,混杂分组能使学生纪律变好,思维的多样性提高,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的技巧。其次,分组时要尽可能从态度、能力、成绩、性格、地位、性别、特殊需求等方面考虑。最后,小组成员最好4人,座位可排成马蹄形或“田”字形,小组规模越大,性格内向的学生被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越大,有些学生还会在组内结成小团体。
2.建立合作规则,确定合作角色。让学生知道建立并有效执行合作规则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小组交流规则,代表小组在班级汇报的规则,发交试卷的规则等。建立好规则后,要进行专门演练,并在它不再有效时及时进行调整。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交往合作的学习中来,应该给每个小组成员确定角色和责任,定期进行角色轮换。
3.学习合作技巧,营造良好环境。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合作的技巧。如:表述、倾听、道歉、称赞和感谢他人,中肯地指出他人错误,检查别人是否理解等。联系课堂内容,讲授合作技巧更省时,效果更好。
1.在导入新课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好桥梁,让学生合作交流,达成共同认识,就能顺利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葡萄沟》,老师说,我们已经学习了《黄山奇石》《日月潭》,知道了怎样介绍一个风景区的一处景点,今天我们去吐鲁番葡萄沟旅游,作为一名小导游,你怎样向游客介绍葡萄沟呢?此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他们根据前两节课的内容就会推出介绍葡萄沟的方案:位置——水果多——丰收的葡萄——葡萄产品。再去学习《葡萄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会明白,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
2.教学重点、难点时。教材的重点、难点就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困惑点,这时让学生合作交流从而攻克重难点,才能真正内化知识。如:教学《葡萄沟》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最后形成共识:一是盛产水果,二是当地人热情好客。
3.归纳学习方法、规律时。当要揭示学习方法、规律时,让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能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如,“白色——雪白——米白——奶白”,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发现在白的前面加上一种常见的事物名称,可以形容不同的白色。掌握了这个方法,学生就可以创造出形容不同红色、黄色、蓝色的词。
4.解答开放性题目时。一题多解是开放性题目的标志。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进行合作交流,可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意识。
1.课前合作预习。让学生课前开展合作,预习生字、生词及多音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等,课堂上重点教学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课堂上还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巩固重点难点知识。
2.课后合作复习。实践证明,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复习当天所学的生字、生词、背诵的内容,展开学习小组间的比赛,更能激起学生复习的热情。
评价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力措施和方法。然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关键要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自我评价与合作评价相结合,可以使教师得到测试手段无法获得的过程性信息;二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方式及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但应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
总之,合作交往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成果,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