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瑞
(吉林省双辽市第三小学 吉林 双辽 136400)
所谓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们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该课程主要是基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并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课程。
1.1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众所周知,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终究处于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半灌输式教育,而学生自然而然的处于了被动的学习状态,长期以往,缺乏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不同于其他类型学科,此学科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仅起到指引与帮助的作用,需探索问题的选择、探索问题的方式、探索过程中得到的结果等内容都是由学生自行完成。例如:在教学《关于汽车问题的研究》一课中,作为引导者,我利用设疑、引疑,采用“问题——探索——交流”的学习模式,时时处处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直面生活中的疑问,进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决不回避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客观面对社会现象的好习惯。
1.2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常情况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都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们需根据组内具体情况,对探索任务进行分工,且对探索结果进行整合,这便要求学生们用综合的眼光看待问题,选择最佳的探究方案,且需根据组内每个个体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工作的配对。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通过沟通、交流以及合作,培养了一定的默契度,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1.3 提升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相对而言比较注重学生探究性的课程,可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因在此课程中,学生若想完成相应课题、解决相应问题,就必须使用各种合理的手段对信息进行搜集,但因信息拥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学生除搜集信息外,还需对其进行相应的筛选工作,再将同类有效信息分组进行相应处理和合理利用。
1.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特点为实践性,理所当然的,学生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动手实践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方式的多样性,将传统模式下单一的知识传授方式进行转变,以获取知识结果为探究的直接目的。所谓实践方式大致可分为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以及服务劳动等,以学生动手实践为基本方式。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因教师通常都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相应的限制,难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课程进行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授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其充分发挥自我的独特性,对相关探索任务进行独立的安排和开展,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策划者与实施者。教师只需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起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2.2 自主对课题进行选择。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呈多样化,既包括了探究类课题、体验类课题,也包含了设计类课题等,因此学生的选择面也更加广泛,且不同的个体都拥有其独特性,因此所选择的课题也不尽相同。教师应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不提倡强制性安排课题的模式。在教学中,我在确定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就从孩子热爱自然、渴望探索自然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校园入手,观察校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定了大家都想研究的问题—研究校园美丽的花草树木。
2.3 课题难度相应提升或降低。若学生选择不同课题,其所面临的任务完成难度大不相同。若学生所选择课题的难度过高,学生在面临难以解决的挫折时,难免会对其丧失兴趣以及自信心。而相反的,若课题的难度并未达到学生所预期的标准,在相应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也会因挑战性过低而丧失了探究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学生开展相应任务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密切的观察,并与学生进行适当的谈话,以此了解学生的任务进度以及不同看法,收集相关反馈后,对相应课题进行适度的调整,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进行相关展示。学生们在完成课题的探究后,需对探究结果进行相应总结和展示。因学生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作品后,总希望将其作品进行相应展示,得到其余学生的认可。若课程的开展中缺少了这一步骤,学生只将调查结果交给教师,由教师一人进行评判,难免缺乏公正性。而无法确保公正性的评判结果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调查结束后,令学生进行相应的成果展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讨论,吸取其他学生的经验,进行自我的反思和完善,为以后相关任务的开展积累和总结经验。教师也需在此过程中,对相应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让其保持强烈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引导学生从生活与社会中发现问题,并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所学习的知识与积累的经验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学科,已经受到众多教师的广泛关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安排,培养其对该门课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