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楠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互联网+教育”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新教育理念的支持下衍生出了多种实施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将当前互联网技术创造的多种成果进行选择、分类、清洗、优化和整合等操作,将其应用于教育领域,使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互联网+教育”的主要优势是入学门槛低和巨大的灵活性。入学门槛低是指人们如果想接受互联网教育,可以无需通过传统学校的入学考试,就能得到免费的或者付费的互联网教育。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的灵活、空间的灵活、知识的灵活等方面。时间的灵活是指“互联网+教育”有多种学习形式可供用户选择,上课时间也很灵活,甚至错过了上课时间还可以看回放。空间的灵活是指接受互联网教育不一定必须去教室,在自己家里、单位或者其他有网络终端的地方就能学习。知识的灵活是指如果想学某一个知识或技术不需要完全学完该知识所属的专业,而是可以单独学习某部分知识或技术,现在一般称为碎片化知识。
1.3.1 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变得模糊
从古到今,在所有人心目中都形成了一种固有观念,即教师负责教育和引导,是传授知识和人生观的人。学生负责学习和提问,是接受知识和思想的人。而教材则是教师和学生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籍,网络上资源丰富、查询信息方便,甚至成为了很多人获取知识的首选,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耐性降低。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变得模糊。
1.3.2 受到社会上教育机构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虽然高等院校依然是众多学生奋斗的目标,但落榜考生的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认为可以通过社会上的教育机构获取知识和技能,并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很多案例证明他们的想法是有道理的。随着有类似想法的学生越来越多,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教育机构,并且很多经营的很好,获得了巨大的盈利。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以前政府和高校都始料未及的,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高校的一个挑战。
我们的高等院校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急切需求,近年来扩展明显,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师比”增大,甚至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生师比”过大同样会导致每个学生拥有的设备变少,也就是常说的“生均设备”减少。
由于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过于迅猛,导致了“互联网+”相关的人才不足,数量和质量都满足不了“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育同样需要众多的互联网人才,更需要能够精通互联网技术和高等教育的跨界人才,但这类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一些高等院校虽然有足够数量的计算机,但有些配置较低,没有即时升级换代,网络的相关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也由于经费问题没有升级,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对于互联网教育的要求。所以要想让大学教育得到有效的改革,就必须首先升级这些装备。
在高等院校里,大学教师都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一线工作者,他们要对学生讲课,并将最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他们是互联网时代下实施互联网思维的重要主体对象。因此,大学教育的改革离不开大学教师的进步。大学教师必须尽快融入“互联网+”,提升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水平。
3.3.1 课程的改革
高校应该组织老师积极进行“互联网+”课程改革,按学科或专业录制课程,录制成微课、慕课等课程形式,这样既能补充课堂教学中不易讲到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水平。除了对必修课的改革,在“互联网+”的支持下,选修课的改革更是要丰富多彩,除了录制成微课、慕课之外,还要让学生能够从互联网上自主选课,自主学习,自动给分,形成一个完整的选修体系。
3.3.2 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的改革要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开始抓起,要配套一系列相关的软件结合平台的运行,这些软件包括教学软件、实训软件等。另外,还要对一些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例如将某些课按照“翻转课堂”的形式来讲。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的位置虽然受到了社会教育机构教师一定的挑战,但在高校内部,教师的传统智能依旧没变,教师依然是教育的实施者,能够控制教学的走向,只是控制课堂、传授知识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知识的传授,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
教学手段的选择也影响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互联网+”时代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在此过程中,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3.4.1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被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变成了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活跃的对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主要是指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特性,结合自身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方式的与时俱进来达到跟上时代脚步,更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目的。
3.4.2 评价方式的改革
一直以来,高校教师面临学生、督导、部门领导、高校行政部门等多方面的监督并接受他们的评价,产生的评价数据来自很多人很多部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最终的收集、汇总、整理非常麻烦。但在“互联网+”时代,上述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因为学生、督导、部门领导、高校行政部门等各个评价的主体角色都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平台给教师进行评价打分,并自动得出最终评价结果,当然前提是高校必须先建立相关的网络评价平台。
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学资源的配置、更新和分配一直是困扰很多大学的重要问题。而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目前,云存储能够实现对多台计算机存储能力的统一、灵活管理,而且这些计算机不需要很高的配置,数量不限。高校可以选择自己组建云存储系统实现对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也可以购买服务商的云存储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管理。而物联网的出现和成熟应用将与云计算相辅相成,两者结合能够打造出智能化教室管理云平台,能够显著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院校的传统教育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影响,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传统的大学教育不能一味选择去逃避这些“互联网+”带来的挑战,而应该将这种挑战理解为一种激励,即激励传统大学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要顺应时代趋势,努力成为时代的引领者,积极进行改革,做“互联网+”背景下成功的大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