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净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
儿童保健,指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需家长积极参与的卫生办件服务,具合理性、科学性,可帮助婴幼儿健康成长,降低其疾病感染发生率。随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成长发育质量相关护理问题备受关注,人们对儿童保健护理服务需求相对提升,特别在儿童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其神经发育、生理发育速度快,为最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可直接影响今后成长状态,因此需实施儿童保健护理[1]。相关研究表示[2],儿童保健护理对促进儿童体格发育、促进其神经功能发育具积极作用。为此,本次研究随机抽选8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时间点分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其影响,并分析组间差异性。
随机抽选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8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时间分为常规组(2018年1月至6月)、研究组(2018年7月至12月),各43例。常规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日龄4~30d,平均(14.53±2.48)d;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日龄4~31d,平均(15.76±3.18)d;组间资料相近(P>0.05);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纳入标准:得以长期随访;临床资料完整;家长精神状态正常,可有效沟通;研究经儿童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儿童先天性精神疾病、生理发育障碍;不能按时参加儿童保健护理。
常规组(常规护理):(1)保健频率: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内,体检频率为1次/月;6~18个月体检频率为1次/2个月;(2)保健内容:听力检查、身高检查、体质量检查等基础保健内容。
研究组(常规护理+儿童保健护理):(1)保健频率:与常规组相同;(2)保健内容:在常规组保健内容基础上,实施营养干预、疾病预防、早期教育、家长健康教育工作:①营养干预:叮嘱儿童父母,在儿童出生后6个月以内,不要添加辅食,尽量母乳喂养,对于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完全母乳喂养者,叮嘱予以定量配方奶粉混合喂养;出生后6个月后,逐渐添加少量辅食,以易消化、质稀食物逐渐向富含纤维、质稠食物过度,在此过程中,逐渐减少母乳及配方奶粉喂养量,形成配方奶粉辅助喂养状态;饮食中增加多糖、维生素、纤维素饮食,以保证儿童营养指标,减少便秘发生率;②疾病预防:体检时结合儿童年龄实施针对性疾病筛查,叮嘱儿童家长结合温度进行衣物增减,避免衣物过少或过多;加强儿童卫生管理,包括洗澡频率、刷牙频率、修剪指甲频率等,以保持个人卫生,降低感染性疾病、皮肤疾病发生率;向儿童家长讲解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疾病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及防治措施;叮嘱儿童家长定时接种疫苗,并在疫苗接种预约前1d予以电话提醒,以保证疫苗接种效率,降低儿童疾病发生率;③早期教育:加强儿童习惯、语言、感知、行为等方面训练及培养,结合儿童状态,设计针对性训练内容,指导家长日常训练办法,叮嘱其严格依据要求进行相关训练;④家长健康教育:组织家长学习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学习方式以儿童保健录像、护理人员亲身示范、专业人士对家长定期培训为主,以提升其对儿童保健及保健方法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1)比较两组护理18个月后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以DDST(丹佛发育筛查测验)表示,分数高表示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好;(2)比较两组护理18个月身高、体质量水平;(3)比较两组护理18个月期间疾病发生率,包括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肺炎、腹泻、佝偻病。
研究组DDST量表中各项内容评分均较常规组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18个月儿童生长发育情况(±s,分)
表1 护理18个月儿童生长发育情况(±s,分)
组别 n 大运动 精细动作 语言 适应能力 社交行为常规组 43 106.54±7.10 106.37±6.73 107.15±7.51 104.21±7.46 109.33±5.69研究组 43 110.28±8.26 111.48±8.21 112.31±6.32 108.97±4.58 112.28±6.55 t 2.252 3.156 3.447 3.566 2.230 P 0.027 0.002 0.001 0.001 0.028
研究组护理18个月身高、体质量水平均较常规组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18个月儿童身高、体质量水平(±s)
表2 护理18个月儿童身高、体质量水平(±s)
组别 n 身高(cm) 体质量(kg)常规组 43 75.85±8.43 9.53±1.80研究组 43 80.96±7.52 10.49±2.20 t 2.966 2.215 P 0.004 0.029
研究组护理18个月期间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18个月期间儿童疾病发生率[n(%)]
随人们对儿童养育精细度提升,儿童保健需求随之提升,需在疾病预防基础上,以儿童为中心,以促进其生理、心理健康发育为目标的卫生保健服务,对提升我国人口素质具积极意义[3]。常规儿童护理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心肺检查等,但对促进儿童全面性成长发育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满足儿童家长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因此在对常规儿童保健护理基础上,需实施全面性保健内容,以满足儿童成长需求[4]。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儿童实施儿童保健期间,增加营养干预、疾病预防、早期教育、家长健康教育环节,以保证保健全面性,并在研究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成长发育各项指标及体格发育状态均优于常规组,且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考虑原因为,常规儿童护理中,护理重点为儿童体格等生理特征发育,对儿童运动能力、神经功能、营养状态关注较少,保健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影响儿童成长发育状态;在对研究组儿童护理中,通过细致化营养干预,可避免增加儿童消化道负担,并保证其营养指标稳定,以保证其神经功能、生理功能发育;疾病预防可减少疾病对儿童成长发育负性影响;早期教育中,可通过系统化功能训练,促进儿童肢体运动能力、神经敏感性发育;在对家长健康教育中,可提升家长儿童健康保健依从性,保证儿童家庭保健效果,对降低儿童疾病发生率,促进其健康成长发育具积极意义。曹惠清[5]在对120例儿童随机对照护理干预中,分别应用常规儿童保健、规范性儿童健康保健,在规范性儿童保健中增加营养、早期教育等护理干预内容,结果发现儿童适应性、语言、精细运动及身高、体质量水平均优于常规儿童保健者,且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与本次研究观点一致,证实对儿童实施儿童健康保健积极意义。
综上,儿童健康保健,对促进儿童成长发育、降低疾病发生率效果理想,与常规护理办法相比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