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萍,路茜,赵振乾
(天津天狮学院,天津301700)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国各大高校均进入进一步规划大学发展战略、明确发展路径的阶段。《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对应用型高校发展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和规范要求,同时促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应用型高校。该指南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充分发挥重要企业的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1]。
应用型高校与学术型高校在教育培养导向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计划与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教学专业结构与产业供给侧需求相一致。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需要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进而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从而打造应用型高校的竞争力。应用型大学需要始终坚持以产业为依托,运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同时,增强大学本身的竞争实力,创建大学的独特品牌优势。
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而对大学竞争能力的分析是对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办学能力的检验。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教育资源及其使用效率,主要体现在教学体系、产学研共创平台和学生就业质量等方面。
应用型大学增强竞争力的路径需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和创新发展的原则。《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鼓励支持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高等学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民办应用型大学亦可以此为契机,科学规划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进行合理对标,凸显自身发展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构建应用型大学竞争力分析模型的过程中,以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力分析模型为理论基础,根据应用型大学自身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将应用型大学竞争力分析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资源层、基础层和支持层。应用型大学的资源水平取决于产学研融合水平,产学研融合水平越高对于高校自身发挥资源优势,获取关键资源,突破发展瓶颈的影响越大。应用型大学竞争力分析模型的基础层指向高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和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应用型大学竞争力分析模型的支持层指向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分为管理体制机制、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对方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和应用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大学竞争力分析需要着眼于学校整体情况,逐步分析资源层、基础层和支持层各部分的建设和运转情况。根据应用型大学竞争力分析模型展开对于应用型高校竞争力分析需要从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抽取相关维度的指标进行衡量测算。
资源层中的产学研融合水平将对应用型高校的日常运转和教育管理工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资源层分析中,校、企、政、协等主体可能既是产学融合的参与方又是主导方,相关方之间的紧密协作程度会直接影响融合结构和方式。其次,资源层关键指标是地区支持性政策、行业协会(企业)行为和高校制定的产学研融合配套政策,相关政策对于产学研融合具有引导和支持作用,相关配套政策的数量和政策支持力度会对产学研融合产生影响。最后,融合方式和融合程度会对产学研融合的周期和效用产生影响。
在应用型高校竞争力分析模型中,资源层、基础层和支持层处于双向互动关系,资源层的质量对于基础层和支持层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基础层和支持层的搭建情况也会对资源层产生反作用。
目前国内高校的产学研参与方一般为高校、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等,而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和论证主体一般为高校。参与主体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不利于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在新的时代背景要求下,参与方不同于设立方,产学研的参与方需要深度参与到具体的产教融合过程中,合作企业需要向人才供给方提出明确的能力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在用人企业和高校的交流互动中,不断完善和更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企业与高校进行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企业本身的性质和特点。企业是营利性经济单位,企业的组织和生产过程一般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变化。而人才培养计划的打磨和实施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有可能出现用人单位人才培养需求前后出现较大的变化。为降低此类风险,高校在选择校企合作对象时要注意把握企业所在行业和现阶段发展状况,在朝阳行业和发展较为成熟稳定的企业中筛选校企合作对象。
通过对国内现有产学研方面的政策研究发现,产学研政策的制定主体往往是高校自身,高校成为产学研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往往会造成产学研融合其他参与主体动力不足,缺乏深度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
产学研融合是实现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国的人才培养路径,因此产学研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应该受到地区政府和行业的高度重视,提升相关政策的地位重要性和操作指导性,将产学研政策升级为区域内纲领性文件。在产学研融合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地方建设、科教文化建设中的能动性,促进产业和高校之间的联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造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局面。
应用型高校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特色,主动调整产学融合模式,在适配产业发展的同时,力图增强高校的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2]。
根据区域内的产学研相关政策,应用型高校需要动态调整其发展战略和战略实现路径,参考产学研相关政策进行合作项目选择和决策的参考依据。应用型高校强调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适配,强调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的适配,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正体现于此。
企业作为产学研融合的主体之一,既可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之中,又可以将企业现实经验输入课堂,担任产学融合的检验者和评分员。在现行趋势下,企业和高校之间一般以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产学融合,共同建立实训基地。但现实中存在部分高校只注重实训基地的数量,忽略了对企业投入效益的考量,导致出现实训基地利用率过低,学生掌握的操作经验过于单一,企业的后续参与度较低的现象。
从组织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大部分高等教育学校属于非营利性质,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发展和服务学生为中心;企业属于营利性的经济单位,企业组织和经营的目标是以获得利润为目标,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并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3]。
浅层次的产学合作,如果不能产生实际的利润转化,实际上很难对企业产生长期的吸引力。应用型高校在建设和维护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突出应用型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降低企业技术更新成本,促进高校和企业进行共同技术开发和升级;另一方面,高校在实训基地管理方面要强调学生的工作和服务意识,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留下良好口碑,在提升学生自身技术和技能的同时,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扩展空间[4]。大多数企业开始进行自身内部的更新和调整,虚拟型组织和线上点状组织变得越来越普遍,实训基地既可以作为企业的外部拓展生产单位,又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外脑,以此加深企业和高校的产学研融合程度。
应用型高校的品牌影响力和特色均源于对其竞争力的构建和打造,产学融合质量的高低对于高校宏观战略的实施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水平的高低和市场行业口碑[5]。从产学研融合质量来分析应用型高校竞争力,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指标对高校的产学研水平进行评估,可以较为详实地展现高校在应用方面的构建和发展水平,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