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中学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中生物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它不仅可以促使高中生物老师逐渐改变以往那种简单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而且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等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建立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物老师,一定要领会新课程的理念,改变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有效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潜力。
1.问题要有层次感。由于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差异和能力差异。作为高中生物老师,我们在生物课堂进行提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问题具有层次感和梯度性,这样才能够让不同层次、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都得到展现自己的机会,得到不断提升的机会,也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梯度性的问题还可以对学生形成很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地进行探索、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取得进步。因此,老师在生物教学中提出有梯度和层次感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保证,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问题要有思维宽度。实践证明,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老师就应该重视问题的思维宽度,让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拓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此外,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心智的发展,尽量避免出现无效问题或低效问题。
1.认真做好教学分析。要想有效地开展高中生物教学,老师就需要对于学情进行更加有效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掌握。教学的针对性也会更强,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对于教学分析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对教材的解读,由于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源泉,是教师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做好对教材的研究、分析工作,不仅能够促进老师对课本知识熟练掌握,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2.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想顺利地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必然离不开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作支撑。而教学方法又是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是教师教学设计实现的直接手段。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物老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大量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充分地理解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和价值。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生特点,科学地选择,灵活地运用,最终取得圆满的结果。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开展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此,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做到比较好的把握,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对于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有效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合作探究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有限,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强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把握。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结论。总之,老师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进而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新课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它能够有效地促进生物课程的发展,使生物课的教学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另一方面,它对高中生物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生物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对此,广大生物教师必须科学、灵活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积极、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