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黑松驿初级中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地发展与深入,教育教学领域也不例外。物理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造更为直观的教学环境,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以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尽管有许多不足,但在目前阶段仍然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因为信息技术的教学立体式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创造的潜力。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动手动脑,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而且从接受到掌握再到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对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初中生直接经验少,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一些抽象或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无法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扫除障碍。例如,在教学电压、电流时,学生对于电流、电压看不清,摸不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制作了相应的Flash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件的使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从未涉及过的事物,而且为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并且把间接的知识、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事物的重点和本质属性,便于学生观察进而形成表象。又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为使学生更能充分地理解物距变化量和像距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及像的大小和物距的关系,我利用相应的flash教学课件进行演示,由学生给出焦距,然后用鼠标拖动物体,这样在同一画面下对比演示成像规律,使所探究的规律一目了然。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又可以反复重现同一现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物理实验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它在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由于实验器材和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有一些实验(如静电实验等)难于成功;有一些实验(如分子运动)的可见度小;一些实验时间短难于观察或者无法测量;还有一些实验的数据处理相当繁杂,难以找到简明的物理规律。而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学生如同真正地坐在物理实验室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数据的读取,计算实验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等。
由于条件限制,许多实践性的课题无法进行,这就导致学生理论学得好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欠缺。现代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强调分数的高低,而是重点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本人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使整个教学的氛围提高,从而帮助整个学校学风的提高。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教学氛围轻松,学生的思维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在促使学生“学”的同时,也能积极地进行创新。
总之,当今社会需要全方位的人才,作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完善自我的充电平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学科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