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桥头小学
就目前而言,很多小学都还在使用着过去的教学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有着非常明显的特性,首先是形式上过于单一,且模式不够灵活,教条化也非常严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效果并不是很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让小学的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就需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德育教学以及安全管理的相关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对传统的教育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渐符合现在教学环境的需求。
过去,在进行具体管理时,往往会采用硬性的管理手段,这就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够灵活,自主性不强,大部分的管理条例都是按照上层领导人员的主观意念进行制定的,在执行过程中也常常是以命令的口吻,学校领导者的地位可以说是站在金字塔的顶端,掌控着校园内的“生杀大权”。这种管理模式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表面之下风起云涌,怨声载道,这种管理的方式就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样,只需要遵守即可,不需要知道具体原由,这样的管理方式实施得越久,就会导致学校的师生越来越呆板,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表达。新课改的发布,明确指出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在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中需要以德育为主。小学阶段老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优势,管理人员在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发言权,并对教师进行不断激励,认真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过去的教育管理方式相比较而言,过去的方式注重的是行为上强行制止,而道德教育工作则更多的是在思想上的教育工作,在遇到问题时,道德教育工作主张的是彼此进行讨论协商,通过道德教育来进行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的和谐与安全建设。除此之外,还可以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让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很好地进行沟通,这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对学校的制度进行优化,不断强化民主管理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通过教师来完成相关的教育工作,也需要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不管是管理者还是教师在进行工作的时候都不能进行独裁化的管理方式,这样会严重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管理模式要多样化,只有这样,教育的管理工作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与此同时,学校要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需求情况,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地进行强化,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民主化的教学制度进行管理工作,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风气。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每一位小朋友进行关心,详细地了解他们当前具体的心理状况,尽可能地降低校园内打架斗殴以及霸凌等问题出现的机率。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风气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个和谐的良好的学校风气,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非常正面的影响,能让小学生们从小学会感恩、谦虚,能对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在学校中,对于表现良好的小学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不良的学生则需要给予一定的教育批评,要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执行,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3.学校应该建立安全预警系统。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第一时间处理才能保证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伤害,所以,建立安全预警系统是极其必要的,它能帮助管理人员预先知道事故,或者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人员营救或撤离。比如,学校建立火灾防御系统,定期为学生宣传火灾安全知识,在楼道处布置灭火器,标识逃生路口以及对学生进行火灾演练等,这些都大幅度降低了意外火灾的发生率,在发生火灾时,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