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文娟
柔性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主要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对人的心理以及行为方面的研究,潜移默化地对员工产生影响,逐渐树立一种潜在说服力,使员工能够将单位目标转变为个人目标,进而发展形成一种自觉主动的个人行为。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在员工心中形成一种内在驱动力,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柔性管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人性化”,与刚性管理不同的是,刚性管理更加注重权利的影响,是将“规章制度”作为企业管理过程当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制度对员工产生约束作用,与之不同的是,柔性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不依靠强制的命令,而是通过人性化、民主化的管理,实现对员工的人格化管理。
柔性管理具备以下特点:第一,组织结构扁平化。传统管理模式之下一般采用的都是直线型集权式地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出来,就是上传下达较慢,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或者是疏漏,准确性不高。而柔性管理则采用扁平化模式,简化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使单位内部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灵活、快速、便捷,极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第二,管理决策的柔性。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具有决策权的是单位内部的高层领导,决策是从上往下逐步推行的,员工需要负责的只是执行部分,这种模式下的决策难以避免地会带有单位领导个人主观意愿和色彩。而柔性管理中的决策者不仅仅是企业单位领导,还包括专家层以及协调层,最终的决策是经过多方讨论形成的。除此之外,决策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柔性化,柔性管理理念认为决策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判断出最优解,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满意准则来提升决策的弹性,使决策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第三,科学激励。在柔性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员工积极主动的意识,强调采用科学的激励方式,这种激励方式要出于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关心员工以及奖励员工的本意,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办法,满足员工在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合理需求。
柔性管理方式由于其扁平化管理方式以及相应的激励政策,能够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在与同事和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工作关系,也能使员工得到领导甚至是管理层的肯定以及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另外,在给予员工肯定的时候,管理层还应该注意使用多样的激励方式[1],对员工的赞赏要体现出差异性,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能够更好地增加员工归属感,有助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和谐的发展。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使员工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因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柔性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对员工进行物质奖励,更加重视精神上的鼓励,精神上的鼓舞更加能够使员工感到满足,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成长,而且肯定员工的工作价值就是给员工以尊重和理解,这种精神以及心理上的支持对于员工而言更加能够获得满足,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注重制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员工的个人特点和优势,有碍其个性化的发展,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而柔性化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鼓励员工表达自我,为员工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多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用的都是刚性管理的方式,而该方式的弊端在于对于制度以及模式的过分依赖,希望以此达到减少员工工作出现失误的情况和概率,但是这种管理方式往往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影响工作积极性,进而可能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以制度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经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根深蒂固,因此,想要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融入柔性管理方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作为新形势下的管理原则,重视对于员工个人工作、生活以及心理上的关怀。例如,单位领导需要深入了解员工在实际工作当中的问题,并积极对其进行引导,辅助解决问题,使员工能够深切感受到单位领导对其的重视和关心,进而增加员工对于单位的信任,逐渐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在此基础之上,安排的任务以及工作,其效率、质量都会有所提升。除了关心员工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完善员工反馈机制,建立反馈平台,充分、全面地了解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诉求。最重要的是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于员工职业规划以及发展的重视,引导职业规划意识较弱的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和规划,为有职业规划的员工提供良好发展的空间和道路。
行政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每一个部门、员工承担起其岗位职责,完成个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进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柔性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首先需要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才能够逐步实现柔性化管理方式的融合和应用。
奖酬机制的柔性化是柔性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之一。柔性管理中的奖酬机制不仅仅是对于员工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更加重视对于员工的精神奖励和鼓励。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自己的工作以及付出能够得到领导的肯定,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柔性管理理念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对于员工的精神嘉奖,除了科学合理的物质奖励之外,还需要给予员工适当地肯定,不仅能够提升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起到激励其他员工的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以提高工作挑战性和意义的方式,激励员工挑战自我,挖掘员工价值。
单位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才,通过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在奖酬方面、人文关怀方面也能够吸收到更多的人才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当中,而且在招聘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考虑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还需要尊重员工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期许,充分体现出柔性管理中的人性化。另外,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还需要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学习,柔性管理也需要应用在培训管理中,针对不同工作能力、不同专业水平的员工要进行分层培训,使培训具有一定针对性,最大程度上提升培训的效果[2]。
单位文化是由一个单位价值观、信念,以及在日常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精神作风、道德准则、制度以及行为规范等。其中价值观是单位文化的核心,良好的价值观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作风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有利于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而且有助于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因此,在柔性管理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对于单位文化的建设。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开发多种资源,采用多种方法,对内逐渐向员工渗透和谐的单位文化,注重人文关怀,进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外要向公众传达良好的单位文化,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增加群众对于单位的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单位对于高新人才的吸引力。
岗位职级的晋升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晋升制度的公平公正对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对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氛围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多年来使用的都是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其在晋升制度方面存在很大弊端,基层员工的岗位晋升难度很大,长此以往,将会打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甚至影响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产生极大阻碍。单位通过柔性管理,科学合理地制定晋升制度,在对员工工作质量、效率等相关指标进行评定的同时,还需要参考员工的个人价值、社会贡献等,不仅能确保晋升的公平性,还能够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加强单位人才储备。促使员工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都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单位文化,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形象[3]。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具有极强公平性的人性化管理方式,与传统刚性管理的方式不同,柔性管理方式依靠的是员工内心力量,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通过建立内在驱动的管理方式,其产生的效果要明显高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相信通过柔性管理方式的不断融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将会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