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司,郑汉山
在中国柔道协会的带领下,“柔道教育中国行”的活动开始向全国进行宣传,主要目标是增加学生体育课外活动之余,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及体育的宣传和普及,建立柔道特色学校的大型公益活动。为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宣传,邀请柔道奥运会冠军冼东妹和杨秀丽两位运动员到学校进行宣传和推广校园柔道,在柔道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并讲解,实现了奥运会冠军进校园、进课堂的公益性质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在广州大学图书馆进入中国知网以及外文网站查阅关于中小学体育课程以及柔道在中小学开展现状的相关文献,在教育部网站查阅相关的文件作为依据,并在图书馆查阅现有的期刊杂志,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
在对查阅后的文献进行下载,并与相关的教育部文件进行归类阅读,将其进行归纳并进行分析,将共有的联系部分归纳,从而进行辨析和认识。
本人从事过7年的柔道专业训练,并通过在本科四年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所阅读过的文献资料与自身所学的经验得出总结。
柔道是柔术演变而来的一项现代体育项目,柔道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将传统柔术的“以柔克刚,刚柔并进”的特点与中国武术的摔、打、踢、拿的特点相结合,形成现在的柔道。现代的柔道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且对身体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练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复杂的技能和战术,柔道运动主要是持续时间短、强度高、持续性地间歇性锻炼。Sikorski[1]等人认为柔道比赛主要能量来源是无氧糖酵解。柔道可以分为三类:投技、固技和当身技。在初学者在练习之前,首先要教的是如何安全的被摔后着地,柔道在练习中需要爆发性很强,尤其是在实战状态,在毫无防备下突然被人进攻后,被摔的人要有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才能进行对抗训练。柔道是一项十分讲究礼仪的运动,当初学者首次进入柔道馆,最先学习的就是礼仪,进入道馆要向场地敬礼,上垫子后要向垫子尽力,在比赛中要向裁判敬礼,选手互相敬礼后才能进行比赛。
2.2.1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
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国的女子柔道运动冼东妹、佟文、杨秀丽许岩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是我国女子柔道历史上获得的最好成绩,这说明我国柔道项目的发展开始慢慢地成熟起来。国外关于柔道的研究不仅限于竞技体育,中小学柔道的相关研究也十分的广泛,在Lo, WLA 等人在柔道对学龄儿童影响研究中指出,柔道训练能提高儿童的学习成套动作的能力,并在通过柔道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执行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集体生活的适应性。在在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中,Kriegel, V G[2]将实验分为两个组别,柔道组平均年龄在18.3岁的14名青少年,其中有多个障碍的参与者,而对照组则是患有多种损伤的19名青少年,平均年龄在16.9岁。在对比实验后得出柔道训练能改善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有障碍的青少年,其效果显著。这些研究说明,柔道对于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有积极的影响,且还能帮助学生如何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是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里面所组成的部分,是在学校具体实施的一个标准。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是从身体机能、形态、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学生的体质普遍是肥胖问题,在运动能力方面主要问题是骨密度、平衡能力、体质比例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证明传统的体育课程和内容对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影响不大,且有些运动项目并不能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柔道是结合各项运动所需要的综合素质的一项运动,国外已经有研究显示,柔道能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各个方面的发展。Miranda[3]将5岁到15岁之间的儿童和青少年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持续进行9个月的柔道干预训练,在9个月后,得出柔道训练是可以有效的维持儿童和青少年的脂肪,稳定身体成分的作用。在Franchini, E[4]等人在研究柔道选手对不同技术进行5分钟的训练,每5分钟换一个技术,间隔时间为40-60分钟,在5分钟期间和努力后的6分钟的连续测量能量系统的贡献,其结果得出:在柔道训练过程中,氧化系统提供了大部分的能量产出。
Kim, PS[5]在柔道训练对韩国的高中生骨密度的影响中得出,进行间隔性柔道训练的学生与久坐的学生相比较下,进行柔道训练的学生骨密度有增强,大大提高学生的骨骼健康。
在以上的研究中,可以得出柔道能够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肥胖的学生达到减脂的效果外,还能改善学生在固定的学习环境中的所造成的影响。
柔道实战训练或比赛中,都需要同时具备进攻意识和防守意识, 在现如今的中小学,出现了校园欺凌、拐卖儿童、女学生被侮辱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证明了现在的中小学学生的自我保护的意识能力太弱,没有强大的自信心去面对这些现象,遇到问题时只会不知所措。柔道的进攻意识就是加强了自我的保护意识,遇到对手时,你如何组织进攻,在对手反击时,你如何实施你的技
战术,这些战术意识就可以运用在生活中,柔道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防范意识在柔道中要体现在对手进攻时,如何防守不被摔。柔道在不断强调进攻,在进攻时还需具备防守的意识,预测对手下一步会做什么动作,善于在动态的实战中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中小学生有很多防范意识太差,不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被人跟踪都发现不了,柔道的训练恰好能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环境,加强观察人的敏锐度,在此基础上,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的抗压能力,具备被人跟踪后也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把握时机,立即逃脱。
柔道十分地讲究礼仪,对道馆、教练、对手、裁判都行立礼,立礼像我国古代的鞠躬,但与鞠躬不同的是,两臂自然垂直,在鞠躬30°时,双手要贴住大腿的前侧,鞠躬。在训练后或者是比赛后都要与之前的一样行礼。柔道的行礼是一种尊重,无论教练是否教训过你,或者是比赛时,我们依据规则来行礼。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后,增加了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各中小学生要注意文明行为的培养,讲礼貌。柔道在中小学开展能够让学生学习柔道的相关礼仪知识,学会在互相遵守规则下进行实战或比赛,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遵守柔道的礼仪规则,无论是输还是赢,都要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其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律能力。
3.1.1 根据体育课程的改革,教学目标要求鼓励新兴的体育项目进入中小学校园,柔道作为一门新颖的体育项目引进中小学,其主要优势在于柔道作为一门冷慕的项目,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获得过很多优异的成绩,表明柔道在竞技体育中发展迅速,且各方面发展都比其他冷门项目要有优势。
3.1.2 我国在近几年的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十分严峻,传统的体育课程训练对中小学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不能起到有效的提高。柔道进入中小学是一个适当的时期,柔道是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外,以有氧功能为主的柔道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肥胖问题,稳定身体体质比例,增强学生的骨密度,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1.3 在不断出现中小学学生被侵犯、拐卖等现象的出现,目前的体育课程只能提高学生某个项目的运动能力,对于自我的保护意识和心理防范能力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在中小学开设柔道课程,能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并能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强学生观察环境和人的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心理的防范能力,在遇到类似的现象时,能够下意识的观察并自我保护。
3.1.4 柔道的礼仪规范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礼仪的意识,并能使学生学会尊重,懂得自律,能够将所学的礼仪运用在生活中。
校园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够学好柔道,引起学生学习柔道的兴趣,培养终身练习柔道的意识,学校要大力的宣传柔道运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柔道,体验到柔道其中的乐趣,感受到柔道独特的魅力。其次,要建设好柔道的相关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给学生,让每个家长都能够带着孩子参与到柔道运动中,发扬柔道群众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