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练赛”理念下青少年居家运动的策略

2020-11-24 13:31黄宁波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3期
关键词:居家负荷体育锻炼

黄宁波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东 广州 510080)

2019—2020 年之交,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暴发并快速蔓延,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号召,积极应对,经过短短的1个多月,疫情形势便积极向好的态势发展。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波及到各行各业,对教育的冲击也是首当其冲。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指出“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这一审时度势的决策,反映出相关部门科学应对的智慧和决心。多地教育部门为更好地指导青少年进行居家运动,推出了丰富的锻炼方案与指南,目的是指引青少年科学健身、增强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然而青少年居家运动,由于缺乏教师现场监督指导,受到空间条件的制约,如何确保锻炼的科学性、有效性,成为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青少年疫情期间居家运动的现状

“停课不停学”以来,全国的青少年正如火如荼地在家进行线上学习,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近期,诸多体育教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纷纷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和家长选择适当的方式积极体育锻炼。根据网络课堂的发展来看,文化学科教学手段和技术方法已经驾轻就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体育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收效甚微,原因有以下4 个方面。

一是隔空指导难度大。由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以肢体动作为载体,具有显著的体位移动性、动作模仿性、肢体合作性、师生互动性等动态特征,与网络课堂要求相对稳定的镜头场景存在较大的结合难度。青少年在直播、录播课堂中,缺乏教师现场指导,运动的节律未必能与教师同步,对动作的把握未必到位,不能及时纠错,易形成习惯性错误动作,不利身心发展。

二是安全隐患。直播、录播中,教师无法像正常体育课上观察学生的外显特征和心率测试来判断学生的运动负荷,一旦学生出现严重伤害事故,没有相关法律支撑,责任模糊不清。

三是授课形式缺乏创新。教师以单人授课形式为主,一人示范,唱独角戏,缺乏交互体验的乐趣。一些高龄教师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相对偏弱,再加上体态不佳的教师不太愿意出镜,致使授课形式上较单一。

四是政策支撑弹性空间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严格禁止普遍要求教师直播上课或录课,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可见,教育部并没有要求体育与健康学科一定要采用直播或录播形式教学,处于“既不倡议,也不反对”弹性空间,只是建议青少年每天开展1 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这给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了一个难题,不知用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青少年居家体育锻炼指导服务。

上述问题导致青少年通过线上教学开展居家运动容易流于形式、走过场、任务化,需要破解难题,迎难而上。青少年活泼好动,居家隔离期间,缺乏适当的体能发泄,容易产生烦闷情绪,严重的可能会焦虑、恐慌。因此,居家运动方式有待创新,更应该把重心放到家庭互动与身心健康调节上来。

2 “乐练赛”理念

“乐练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教师围绕“学习乐趣的热度、运动技能的梯度、运动负荷的尺度、体育品德的高度”4 个维度进行实践教学,采用讲授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灵活多变教学方式和激励性教学评价,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乐趣、掌握学练、享受比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乐”源于身心结合,“练”注重体技锤炼,“赛”促进实践运用。

疫情期间,青少年足不出户,对球类、田径类等项目,无法大显身手、施展才能,一些青少年乐不起来、练不起来、赛不起来。“乐练赛”理念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思想,结合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让青少年走出心理焦虑、场地束缚等诸多困境,使其玩中乐、乐中练、练中赛、赛中得,面向阳光,快乐成长。

3 “乐练赛”理念下青少年居家运动的策略

3.1 让青少年居家运动中获得乐趣

3.1.1 获得乐趣的理论基础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引导学生深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理解运动的价值……” 2018 年9 月10 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可见,国家课程和国家教育层面均要求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体育锻炼获得乐趣的源泉(理论基础)来自3 个方面:一是从哲学角度来看,承认青少年个体的差异性和参与锻炼的矛盾性,需激发和调动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获得运动乐趣;二是从生理、心理学来看,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乐趣,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运动体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促进其身心健康;三是从教育学角度来看,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个性得到发展和同伴关系的和谐共生,促进其获得运动乐趣。

3.1.2 善用音乐助乐 青少年利用多媒体制作微视频上传“作业”时,如能配上心怡的音乐,往往能获得教师“点赞”,收获满满。符合心境的音乐,能让人心情随之趋附。人在运动中,动作节奏与音乐的节奏较一致时,心情会愉悦,更能刺激多巴胺,增加兴奋度,易获得运动乐趣。音乐运用于运动,掌握基本的规律主要是把握好节奏、速度、力度、情绪四要素。例如,操类的运动适合2/4 拍或4/4 拍节奏型,节奏以明快为主;多跑跳类的运动适合以2/4 拍的快、强节奏为主;柔性拉伸运动可以选择4/4 拍或3/4 拍节奏型,情绪基调以抒情柔美为主。

3.1.3 巧用空间、器材助乐 疫情期间,由于受环境空间的制约,只能以特定的实际家庭环境为场景,因地制宜地选用普通生活物品为器材,设计科学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安全性、简易性的练习。大空间可做行进间跑跳运动,运动轨迹可将直线灵活变化成斜线、曲线往返;复式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楼梯的优势进行“上下跑梯”;小空间则可原地跳跃、拉伸;等等。通过“一物多用”“变废为宝”等方法,巧用、活用器材。比如,利用毛巾跳毛巾健美操、进行拉伸柔韧度练习;利用鞋子当做足球绕杆标志、跳类标志线;把废旧报纸做成球,在走廊处进行实心球投掷练习,或把垃圾桶做成篮球框进行投篮练习。发挥想象力,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场地、道具资源,并实践探究创新。

3.2 让青少年居家运动中掌握学练

3.2.1 把握居家运动的原则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运动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器材、受众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科学合理的实施,需遵循以下5 个基本原则。(1)身心愉悦原则。内容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点,突出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2)科学健身原则。器材和内容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运动量和技术学习需循序渐进;在适宜的运动负荷下,让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得到全面发展。(3)区别对待原则。因个体差异,在锻炼内容、手段、方法、运动强度、运动密度上,应具有针对性。(4)安全锻炼原则。疫情期间,运动前后要做好人和器材(轻放)消毒处理,以及分别做好准备活动的动态拉伸、结束部分的静态拉伸。运动不过量,身体不适时应中止或者限于轻微的运动。(5)和谐共生原则。运动过程尽量控制噪声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不干扰他人为宜。

3.2.2 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指个体在体育运动中一定时间内所承受的生理、心理、做功的总负荷量。《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必须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练习密度不低于50%,平均心率达到140 ~160 次/min。”一般来讲,心率保持在120 次/min 以下为轻微运动负荷,心率保持在140 ~160 次/min 为中等运动负荷,心率保持在170 ~180次/min 为较大运动负荷。从安全因素考虑,居家运动适宜的运动负荷建议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运动负荷。通过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练习时间、练习次数、时间间歇),控制适宜的运动负荷。对普通人群来说,每天的总锻炼时间在1h 左右,每次锻炼时间在30 ~60min 为宜。练习次数因练习内容而异,如力量项目一般采用2~5 组,每组15~20 次为宜。时间间歇方面:当停止运动后,心率恢复到极限心率(220-年龄)的50%~60%时的时间,为组间间歇时间,即可开始下一组训练;为了让体能得到恢复,1 周内应休息1~2d。可采用运动手表、心率监测仪等仪器,监测实时的心率,如采用人工手动计时,应在停止运动后5min 内测计(测10min 的次数×6)。建议在体能练习匹配时,多采用补偿性性体能练习,使上下肢得到均衡锻炼,促进控制适宜的运动负荷。

3.2.3 掌握运动技能 一般来讲,居家运动受制于场地的限制,相比正常体育课,在运动技能上不做较高要求,小学生以体育游戏和体能练习为主;初中生结合中考体育内容,加强体能练习和相关考试项目的运动技能学习;对高中生、大学生来讲,应提倡体能练习兼顾运动技能学习,对运功技术巩固和体态塑造大有益处。掌握功能性训练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掌握运动技能,可根据个体差异性进行“运动处方”式练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深蹲锻炼臀部肌肉群为例,进行运动处方练习,先观察臀部的3 种形态:第一种是狭窄型,采用双脚分开站立于肩同宽进行深蹲,以加强臀部外侧肌肉塑型,注意膝盖前部重心垂线不能超过脚尖;第二种扁平型,采用双脚并拢站立,下蹲动作同上,以加强臀部内侧肌肉群塑型;第三种是标准型,臀部宽度、厚度适宜中,微微后翘,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交替进行锻炼。同时,为了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对动作、姿势、肌力平衡、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利用动作纠正系统进行矫正训练。

3.3 让青少年享受比赛

3.3.1 创新赛制,享受比赛 居家运动应考虑培育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这一基点,通过比赛的方式是实现路径方式之一。居家运动会是居家中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进行家人间、家庭间或同学间的体育比赛。其可分3 种赛制:家庭微赛制、家庭联赛制和同学赛制(不见面的运动会)。家庭微赛制是指家人之间的微型体育比赛形式。例如,把毛巾绑成长绳进行拔河比赛;利用凳子玩抢板凳游戏;利用饭桌进行微型乒乓球比赛等。家庭联赛制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居家参与指定体育项目进行视频录制评比的比赛制式。例如,每家庭人员的跳绳平均次数评比(老人除外),以视频录制为准,几个家庭进行联赛排名。同学赛制是指同学个体居家参与体育运动项目比赛,通过视频录制的形式,进行评比的比赛制式。例如,以组为单位,采用1 周进行1 次组间1min 跳绳(平均数)评比。具体操作:组长诚信自律统计好各成员的次数,交给任课教师评比,同时备份视频和名单人员相应的次数,以备抽查。以这样方式进行的同学赛,也称为“不见面的运动会”,促进青少年的交流和学练的积极性。

疫情期间,青少年为比赛而勤练,逐渐养成体育锻炼习惯。通过比赛,青少年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赢的不骄躁,输的体面且有尊严,促进其体育品德的形成。青少年在比赛中,有的获得成功的喜悦、信心满满,有的通过挫折教育强化了受挫心理的承受力。所以,居家运动会为青少年搭建了敢于挑战、追求卓越的平台。

3.3.2 创建“家庭云运动”平台,推广比赛 所谓“家庭云运动”,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个体或群体居家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笔者用“云”字,是希望一个家庭里有更多成员参与体育锻炼,最好集中时间全体成员参与体育运动。同时,憧憬更多家庭参与“家庭云运动”中来,产生更多的交互体验,增添更多的运动乐趣。因此,家庭云运动具有全民性、交互性、趣味性等特征。“家庭云运动”概念的提出,是针对打破目前单一的体育教学网络课堂直播、录播等单项技能传授的方式,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居家运动的受众从个体拓展到群体,从单个家庭拓展到若干个家庭。利用万物互联互通的原理,借助互联网技术,将个体、家庭之间有机连接,实现“人人参与、户户互动”的平台。家庭云运动促进青少年的心理调适,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化解彼此之间的隔阂和代沟,促进全民大健康,使家庭云运动的功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实现。

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适应 “大数据”“互联网+”的未来教育,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价值诉求。创建“家庭云运动”平台是笔者的一个构想,其实施需要借助互联网、手机终端等技术设备,通过相关软件、App、小程序的开发来实现。例如,家庭可根据其爱好选取家庭云运动的菜单,菜单上有亲子游戏、锻炼指南、锻炼进阶、运动积分等功能。采用积分制对参加锻炼人群进行积分制,由平台或家庭成员自行奖励,比如积分高者拥有话语权,积分低的“奖励”做家务。另外,平台还可以逐步实现家庭与家庭之间的隔空比赛,拓展更多的实用功能,让家庭云运动“赛起来”。

4 结 语

“健康中国”背景下建立疫情期间有效的居家运动方式,为新时代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任务目标。体育教师应指导青少年居家进行科学体育锻炼,掌握适宜的运动负荷方法,促进其身心健康。“乐练赛”理念下的居家运动,帮助青少年获得运动乐趣、掌握学练、享受比赛,培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建议大家拓宽“乐练赛”理念的运用领域,服务体育教学与训练、运动健身等。“家庭云运动”的提出,创新了体育类语境和运动新方式,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推广和运用,更好地推进全民健身,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居家负荷体育锻炼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居家的日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生如夏花
微生高的往事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