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洁 河北省张家口蔚县第一中学
作为高中生必修的课程,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语文不仅包含有写作、阅读等方面的知识,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语文这一学科中还包含有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丰富学生多元的情感,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助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灵活的运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那么教师就需要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媒介,其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只会照本宣科,缺乏自身的独特见解,学生的注意力通常无法有效被吸引,这样也就无法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反之,如果教师在语言表达上风趣幽默,既能够有效的传递知识,又能够适时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对教学内容以及模式等进行调整,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比较高,这样学生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传授语言知识的学科,在许多课文中都有着独特的语言表达,其中诸多优美的语言深深的打动了学生,也由此吸引了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与书籍。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加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学生对于教师所教学的语文知识感兴趣,有学习的欲望,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自己是一名学生,此时此刻,教师运用何种语言表达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课文内容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比如说,在教学《窦娥冤》这篇课文时,其文体是戏剧剧本,在此之前学生对这一类型的文本基础比较少,加之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学生们虽然听说过相关的典故,但是学生对于这种文体表达形式依然是陌生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应用情感教学,进行语言表达时,就可以尝试从分析人物性格着手,然后可以尝试师生对话,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刺激,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肢体语言也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应用的教学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其也是丰富学生感官体验的重要途径。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仅擅长运用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语文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态度,同时还会运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联想和拓展,使得学生在双重感官刺激之下,感受到语文课文所表露的情感。比如说,在学习《庖丁解牛》这篇课文时,其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掌握规律,坚持不懈以及积极实践的情感态度,但是其是一篇古文,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产生晦涩难懂之感,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因此受到影响和干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尝试运用肢体语言,配合常规语言,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肢体语言演示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的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获取更多语文知识,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表现与社交能力,使得学生获得更加良好的情感体验。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谓是越来越频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应用情感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用,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他们内心的情感得以释放出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传递的主题思想。比如说,在教学《祝福》这篇课文时,课文所描写的是在封建吃人礼教下,主人公“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在教学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祥林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以尝试播放同名电影的片段,然后再联系课文内容,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沉浸其中,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然后在后期的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优化和调整。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运用试卷分数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应当融入情感方面的内容。如在评价时,可以尝试构建定期评价的模式,在教学一段时间之后,专门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总结这段时间里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以及缺点等等,可以让学生互评、自评,同时融入教师评价的相关内容,在评价过程中布置关注课堂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如针对乐于助人,积极维护班级荣誉的学生,教师也应当不吝夸奖,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更好的鼓舞他们成长和发展。
总之,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实际上对于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准确捕捉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元素,然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