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0-11-24 08:17戴卫萍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双亲空巢独生子女

文/戴卫萍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许多养老方面的问题也慢慢出现[1]。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计划生育使得我国家庭的结构渐渐小型化与核心化,大部分家庭正在承受非常大的养老压力[2]。因此,文章深入研究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目前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形势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如今,家庭的养老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必须要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人口过多的问题,我国从1980 年开始正式施行“计划生育”国策,并将其确立为基本国策,由此出现了第一代独生子女[3,4]。因计划生育的实施和人们生育观的改变,使得老年群体人数持续攀升,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双亲已步入老年阶段,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所需承受的压力更大,养老成为了社会的一个显著问题,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探讨独生子女赡养老人这一问题,可以帮助独生子女家庭走出养老困局,也体现了国家对老年群体的照顾与关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

(一)养老成本和负担加重

独生子女父母的经济实力各不相同,大部分普通家庭的独生子女需承担老人的日常医疗费用以及日常开销,对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5]。而在非独生子女家庭当中,这些压力可以由多个兄弟姐妹一起分担,每个人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独生子女除了需要赡养父母,还要照顾子女,难免会心力交瘁、力不从心,特别是许多双独家庭,他们需要赡养双方父母,所负担的各方面压力也就更大。

(二)养老制度不健全

家庭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从社会角度来讲,造成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中出现困难原因,一是老年群体的医保体系不成熟,覆盖程度低;二是缺乏服务老年人的机构和人员。许多独生子女因不能亲自照料老人,需要让老人住到养老院。但养老机构数量少,且名额有限,入住困难;三是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不够完善,不同城市、不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和养老环境不同[6]。若想有效推动社区养老工作的开展,借助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还需做进一步努力。

(三)空巢问题日益严重

因部分独生子女需异地求学和工作,导致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独生子女家的空巢老人虽大部分持有养老金或退休金,但也有无收入的空巢老人存在,其面对的经济压力较大。同时,独生子女家的空巢老人缺乏与子女的沟通,精神生活较为空虚,易患上心理疾病[7]。除此以外,子女不能在身边陪伴,日常照料以及生病护理等问题都只能够依靠自己或另一半。若遭遇突发疾病极有可能不能接受到及时的医治,这些问题都需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三、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策略

(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健全补贴机制

一是要对政策法规进行完善,为独生子女赡养双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在独生子女的双亲患严重疾病或需临终照顾时,要依法给予其假期;在父母需投奔异地生活的独生子女方面,出台合理的法规和政策。二是要出台补贴政策,为独生子女双亲设立养老基金,帮扶经济条件差但又未达到低保标准的独生子女家庭。此外,要为伤残独生子女的家庭以及失独家庭设立帮扶机制,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问题以及养老问题。

(二)独生子女父母要改变传统的养老思想

在独生子女离家后,出现空巢家庭,老人独居的失落感和孤独感愈发强烈。在这时,老人应坦然接受现实、正视现实,用一颗平常心去接受新挑战,更新老旧观念,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拓宽自身事业和人际圈,培养更强的社交能力。空巢老人应主动接受社区提供的一些服务,加强健康意识,培养兴趣爱好,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摆脱空巢带来的失落感与孤独感,强健身体,愉悦身心。同时,要认识到机构养老及社会养老的优点,未来独生子女双亲在机构或社区养老已成一种必然,要对这一事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老人能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不仅是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的最大心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

(三)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虽然机构养老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独生子女双亲的退休金一般不高,养老机构的费用不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承担的,而且老人一般更倾向在家养老。但传统养老方式又因子女数量减少受到冲击。这时,一种新型养老方式的出现非常必要,城市社区养老将社会养老以及家庭养老的优势有机结合,其优势在于社区本就是老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亦是老人熟悉的环境,社区人员可以高效为老人提供所需服务,从而有效降低服务成本,而老人也可以花费较少的钱享受到更加体贴的服务。因此,这种养老方式易被老人及其子女所接受。

社区养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可以为老人提供适合的活动场地,包括一些基础娱乐设施和活动设施。这些都是社区养老应具备的基本设施,体现了社会对老人的敬爱;二是可以为老人提供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比如,老年大学开设美术、舞蹈以及音乐等多项课程,供老年人学习以及消磨时间。鼓励老人开办老年报,从其中收获自豪感及愉悦感。与此同时,老人的集体意识,心智水平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而老人在享受社区提供的服务时,也会感受到亲切、踏实、放心。

(四)鼓励老年人踊跃参与社会团体与志愿服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人们建立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形成了许多人际网,这些由互相了解的人组建的关系网给人们提供了新资源,也就是社会资本。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一个人参与的社会团体越多,那么他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就越大。因此,老人多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团体对他们老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政府应鼓励、帮助民间组织和社区为独生子女双亲提供志愿服务,并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员为每个参加志愿服务的老人建立记录档案,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还能拓宽老年人的社交圈,使他们的社会互动能力得以提升,将他们生活的重心从子女身上转移至自身的幸福生活当中,可以帮助老年人消除与子女分隔两地所带来的失落与孤独情绪,也为推动独生子女双亲养老工作提供了帮助。

(五)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现如今,某些城市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成立了相应的养老机构。一部分城市养老机构虽有较为齐全的设备与较多的资金投入,但在建成以后,在服务以及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缺少现代化的养老服务理念。服务人员和被服务老人之间的关系紧张,老人不能得到合适的照顾,这就让本来以服务老人为目的的养老机构变成了一些人手中纯粹追求盈利的机器。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政府积极推进养老机构的建设,选拔并培养出专业的服务团队,持续提高养老机构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在管理以及服务方面下真工夫,加强对社工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例如,可以在一些高职、中专院校设立社工专业,除了培训已有的服务人员,还可以培养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服务者。除此之外,政府及组织应为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服务者设立职称评定制度以及薪资增长制度,并针对这些方面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励服务人员认真地投入工作,从而保障老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8]。此外,因城市边缘地区缺乏便利的交通和配套的医疗资源,应鼓励在城市中心或老年人密集的区域建立养老机构,这样有利于给予老人更好的养老条件与养老环境。

四、结语

为了减轻国家人口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独生子女父母积极响应计划生育的国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多子女家庭相比,他们享受的养老资源更少。解决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不仅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了一份保障,而且完善了我国现存的社会养老体制。因此,我们应持续关注独生子女双亲的养老问题,缓解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压力,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会目标。

猜你喜欢
双亲空巢独生子女
蝶恋花·秋日忆双亲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图说
空巢生日不孤独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双亲嵌段共聚物PSt-b-P(St-alt-MA)-b-PAA的自组装行为
假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