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敏 魏福海 王琳
高职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一旦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出焦虑、敏感、情绪失调等症状,受到学校一定程度的关注[1]。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型专业手段,能够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有序地关注受影响的学生,为此,需要将社会工作引入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提升其抗压能力。因此,本研究采用小组工作进行高职学生心理疏导。
采用问卷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情绪失调、心理不平衡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在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总体上发生情况有轻度23.02%,中度5.04%,重度0.72%。其中在回答“我与人相处,关系紧张”时,67.63%的学生选“无”;22.3%的学生选“偶尔”;7.19%的学生选“有时”;2.88%的学生选“经常”;没有学生选“总是”说明有少部分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出现心理不适。
焦虑是人的正常心理状态,但过度焦虑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通过问卷数据得出,学生中轻度焦虑占32.37%;中度焦虑占10.79%;重度焦虑占1.44%。在选择“我对许多事情心烦”时,有28.78%选“无”;40.29%选“偶尔”;17.27%选“有时”;11.51%选“经常”;2.16%选“总是”。这说明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选择“经常”“总是”的学生应当特别关注。
情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每个人在认知不同事物时,会产生喜、怒、哀、惊、恐、爱、恨等情绪。在对学生情绪失调方面调查时发现,29.50%的学生有轻度情绪波动;4.32%的学生有中度情绪波动;3.60%的学生有重度情绪波动。说明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部分高校学生出现了情绪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定的情况,需要及时介入关注。
通过对高职学生当前心理症状的数据分析与处理,了解到部分学生的心理情况需要干预,使其能够尽快地调整心态回归正常的生活。
需求评估是开展小组工作的必要环节,只有了解到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设计符合需要的实施方案。只有做好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后面小组成员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从而使小组目标顺利实现。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了解到学生普遍有改变人际交往现状、缓解自身压力、摆脱焦虑症状、调整自身情绪、增加心理抗压能力的需求,因此共组建开展6 次小组活动,频次为每周一次。
通过招募小组成员,组成完备的工作小组至关重要。在重大突发事件爆发后,可以从学生到校以后开始筹备这一工作。通过在学生班级群进行宣传、在问卷调查对象中邀请等方式招募小组成员。因为学校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导致学生对社会工作不了解,因此,招募了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大一的学生。共有10 名学生报名,其中2 名学生因个人原因不能参加全部活动,因此,确定了8 位学生组成疏心小组,这8 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便于小组成员间关系的建立,更容易实现小组工作介入目标。
小组成员8 人当前心理状况都存在中度焦虑,情绪波动较大,并且存在共性的问题。
1.自我认识不足。由于高职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在发生了重大突发事件后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对社会信息不能辨别,对事物认识不清晰,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情绪波动的现象。
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小组成员都有很强的人际交往意愿,但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无法对人际关系进行处理,当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矛盾时缺乏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大部分成员会选择逃避或者冲动处理问题,导致人际关系困境,出现焦虑心理。
3.情感支持薄弱。受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小组成员还未适应在校生活,在校的同辈关系建立较少,返校后又难以建立新的朋友关系,在校期间个体情感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更易感受到孤独、失落等情绪。
4.期末考试焦虑。期末考试是学生读书阶段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这次不同于以往的期末考试,主要差别是前期无教材网络学习,许多课程的知识内容未掌握,后期在校学习任务重,期末复习时间紧凑,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考试焦虑情绪。
小组的总体目标是正确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缓解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小组设计,解决小组成员现存问题,帮助小组成员融入集体,实现增能,最终达到适应学校生活的目标。
第一节的“认识你我他”,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采用“名字串烧”游戏破除小组成员之间的陌生感,使成员之间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共同制定小组契约条例并请所有成员签字,形成小组契约,小组成员共同取名为“疏心小组”,希望在小组活动中能够无忧无虑,释放压力,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另外,小组成员应清楚小组所开展的活动目标,成员间要为共同目标而努力,但由于是第一次活动小组成员还未建立起真正的互帮互助的支持关系。
第二节的“我有话要说”,主要目的是促进小组成员间的进一步熟悉和认识,鼓励小组成员进行表达,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小组成员唱歌,提升小组氛围,坚定组员信心,提升团队凝聚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表达,说出近期烦恼事,引起小组成员共鸣,得到情感支持,增进小组成员情感联结,共同积极地为组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成员间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对小组团体有了初步的归属感,坚信自己能够得到成长。
第三节的“信念挑战”,主要目的是正确认识重大突发事件,认识自我,改变自己的错误认知。小组活动进行到第三节小组成员已经基本熟悉。通过设置分享认识重大突发事件以及认知自我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环节,让小组成员对其发表意见,找到自我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从而使小组成员对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由被动表达到主动参与发生了很大变化,组员们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愿意努力改变自己。
第四节的“直面焦虑”,主要目的是正确认识期末考试,化焦虑为动力。小组在经历多次活动已经进入到成熟期,本次活动主要是解决期末考试带来的焦虑。受重大突发事件影响,课程任务繁重,科目过多,临近期末,学生由于担心挂科,影响评优评先、专升本考试等而出现焦虑。为此,通过游戏环节使学生正视期末考试,认识到大部分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与小组成员相同,使其平复心态积极备考。并且在此环节让小组成员商量出积极高效的复习方法,如组织小组复习,帮带复习等,共同度过期末考试,将焦虑心理调整为动力,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节的“放松训练”。主要目的是进行放松训练,找到适合组员的心理调整方法,增加心理抗压能力,使学生在今后遇到同样问题时自己也有能力去面对。为此,在活动中设置放松训练方法分享,使小组成员一一分享自己的方法,如适当体育运动、音乐治疗,兴趣学习等,以使小组成员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
第六节的“拾穗”活动,目的是帮助高职学生回归正常生活,处理好小组的离别情绪。这是最后一次小组活动,设置了分享环节,小组成员依次分享在小组中的收获以及自己在小组中的变化。社工进行了照片分享,回顾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变化,例如,自身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也有能力处理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小组最后,处理好小组成员的离别情绪,帮助小组成员巩固自己所掌握的能力,希望小组成员有机会也帮助一下其他学生。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后,小组工作介入高职学生心理疏导取得一定成效。小组开展中,8 位小组成员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小组平台,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让部分成员找到了知心朋友,在今后遇到问题能够得到情感支持。但在小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一方面是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小组开展过程资源整合有限,未能深入开展研究。另一方面,社工对高职学生开展小组工作经验有限,对高职学生所处心理阶段掌握不足,在小组开展过程中没有兼顾到每一位成员,让部分成员在活动中没有充分参与,这需要进行有关改进。
高职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关注高职学生心理状况,促进其在校健康发展是学校的责任。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有被人关心和支持的需求,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引导,使其健康发展。为此,文章将社会工作引入高职院校,希望能够有效帮助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增强自身能力,从而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帮助高职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