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

2020-11-24 07:45
体育教育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馆员学科

符 翠

(武汉体育学院 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国图书馆服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知识创新体系及知识服务模式[1]。各个高校图书馆对这一新的技术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并抓住这一契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读者的多方面需求。分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特点,以及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路径,以期为提升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1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1.1 管理知识化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管理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主要是提供书库平台,完成被动的、静态模式的服务。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网络平台和各种信息产品、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完成主动的、动态模式的服务。目前,图书馆管理职能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向数字化方向迈进,提升了服务质量,使得服务馆员、图书馆信息资源、读者三者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1.2 馆藏资源数字化

大数据时代,各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传统纸质、实体印刷馆藏所占比例逐步缩小,实体数字馆藏和虚拟数字馆藏资源越来越多。调查发现,目前各个院校图书馆读者首先会选择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来检索和阅览文献,数字馆藏提供可以满足读者70%以上的服务[1]。可见,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越来越多地依赖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1.3 服务网络化

在大数据引领科技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各方面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图书保管者转变为以服务读者为主的信息服务者,从单一纸质媒体发展到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这一切,全部依托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目前,各个高校图书馆正在不断加强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读者。

2 大数据时代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各体育院校图书馆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在服务读者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2.1 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不高

网络化数字化水平不高,是一些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普遍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体育院校图书馆都建有网站,但大多数网站主要设置的是一些基础性内容,比如本馆介绍、读者须知、数字资源、特色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等,数字资源较少,特色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更新缓慢,图书馆与读者互动不足。虽然图书馆都有参考咨询服务,留有参考咨询联系方式,但是普遍存在着反应慢、互动少、主动服务意识缺乏等问题。同时,图书馆公众平台关注人数不多,信息推送次数较少,推送内容也较为单一,很难向读者提供高效、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2.2 图书馆员综合素质不强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水平取决于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是图书馆服务读者工作的关键[2]。目前,在大数据背景下,一些体育院校图书馆馆员提供的服务已不能满足师生读者的需求,究其原因在于馆员的综合素质不强。一些馆员的思想观念陈旧,网络信息检索技巧不熟练,对新的信息技术发展了解不深,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从而导致体育院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2.3 数字资源建设不足

由于经费紧张,导致数字资源建设不足,这是大多数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共性问题。多数体育院校图书馆由于经费有限,所购数字资源较少,一般只购买比较常用的数据库,比如中文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超星以及外文数据库EBSCO、SPORTDISCUSS、国道等。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不足,导致其不能很好地满足师生读者教学、训练和科研的多样性需求,必然会影响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2.4 学科化信息服务层次较低

目前,一些体育院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不高,学科化服务层次相对较低,尚处于被动提供文献服务的状况,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精准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馆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专业人才凤毛麟角,专业的学科馆员人数极少,很难兼顾每个学院、学科及教师的需求;第二,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对学科信息服务定位不准确,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长远规划,使得学科服务效果不佳;第三,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学科馆员在服务过程中,由于本身对服务对象的专业知识不是很熟悉,加上受到自身信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限制,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干扰信息,无法保证向服务对象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第四,图书馆服务人员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存在严重脱节、沟通不畅的现象,不能很好地了解并掌握学科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导致服务水平降低,使得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大幅度减弱,降低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3 大数据时代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路径

大数据时代,体育院校图书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应大力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创新服务路径,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1 提升图书馆网络化服务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顺应技术的发展,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首先,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要以用户需求为宗旨,呈现智慧化的资源检索、信息获取。体育院校图书馆网站建设要强化馆藏数字资源与服务,加强与读者沟通平台的建设;其次,图书馆要加大发展依托于智能手机的网络服务模式。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体育院校图书馆可开发手机移动图书馆APP,同时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移动服务,为师生读者提供方便快捷、顺应潮流、触手可及的实时服务;最后,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图书馆要开拓科学化、智能化的统计分析系统平台。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合理利用大数据科学的分析结果,为师生读者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以提升服务质量。

3.2 进行科学的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各种管理、决策、建设都离不开大数据分析。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需要有各种大数据的支撑[3]。对图书馆已有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能得到分析目标的重要特征,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对图书馆的各种业务和服务提供真实、准确的支持,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和资源利用率。体育院校图书馆一定要加强对大数据的科学分析,进行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3.3 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大数据的发展对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水平和服务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升级和改变[4]。图书馆员一定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了解读者真正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服务。体育院校图书馆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加强和提升现有馆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馆员要加强服务的针对性,了解读者的真正信息需求,做到用心服务。大数据时代对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院校图书馆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使图书馆人员构成更加合理,同时加大进修和学习经费的投入,鼓励引导图书馆员参与科研活动、科技查新和课题信息服务等,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3.4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进行服务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服务品质的保障。其中数字资源是现代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依托。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资源已经不是简单的已有的数据库资源,还包括一些网络上公开获取的资源。体育院校图书馆要加大经费投入,除了进行数据库资源建设外,还要多整合一些网络上的数据资源,让师生读者直接通过网络终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利用图书馆资源[5]。同时,图书馆也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本馆电子资源点击率,对现有馆藏资源进行合理化和精细化分类,逐步建立馆藏资源大数据库,通过自动化系统,为读者提供精准和优质的服务。

3.5 提升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的信息需求不断变化,读者获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径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也迫使图书馆不得不创新服务方式。尤其对于高校的师生读者来说,其教学、科研信息需求具备深层次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图书馆不能局限于提供文献资源服务,还要为其提供所需的知识信息和科研信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各项服务,都是以读者需求为中心提供的,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对特定信息的读者提供的服务,能提供给用户专业性强的知识服务。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满足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础。开展学科化服务,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提升图书馆深层服务能力、实现信息服务的增值[6],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体育院校图书馆应根据教学、科研和训练的特点,针对其需求各异的信息,进一步加强学科化服务的组织建设,改变目前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不强的状况,满足师生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4 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具备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图书馆是服务于教学、科研和训练的机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体育院校图书馆要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管理理念、数字资源和技术进行变革,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馆员学科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超学科”来啦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