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素林
(泰州学院公体部, 江苏 泰州 225300)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来源于精神分析学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有意识的与无意识的,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又可以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个体无意识之外的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集体的无意识产生的社会影响要远远大于个体的无意识,而个体的无意识某种程度上又促成了集体无意识的产生。古语“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等充分说明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但这种强大也要辨证地看,如果集体之力科学地作用于某件事情,则会形成正能量,使其发展走上快车道;相反如果集体之力不科学地作用于某件事情,则会产生负能量,减缓甚至阻碍该事件科学地发展。我们认为对于某一社会现象,尤其是不好的社会现象的集体无意识,就是集体之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反而助长了这一社会现象的延续。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产生伊始便与其它学科一起为促进人的发展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柏拉图的“用音乐陶冶情操,用体育锻炼身体”以及毛泽东的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都充分说明,体育之于人发展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学校体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严重,“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课比比皆是,其结果就是学生的体质每况愈下。虽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某些体育问题的集体无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为其存在提供了土壤和营养。现就学校体育中存在的一些集体无意识现象进行探析,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以点代面的作用,激发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改集体无意识为集体达成共识,对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纠偏,使其回归其应有之道。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体育也是这样。人们在体育实践中没有刻意地去强化体能、塑造人格、锤炼意志、净化心灵,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它们确确实实地发生了。可长期以来,“体育成了充当学校门面的花瓶”“体育教师被生病”“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等等现象不一而足。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均有明文规定,体育老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可不少学校对体育教师评价时存在打折现象,尤其是课时的计算,有的甚至打到0.7折。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讲:“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便无德智也。”可是这么好的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在是令人遗憾。
大家都知道,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的下位概念,“体育”后面再加上“教育”两字,难道是要否定体育的教育性,抑或是要把体育排斥在教育之外。“体育”这个词约于19世纪60年代由近代西方传入我国,首先传入是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然后是田径、球类、游泳等运动项目。中国学校体育全面正式开展始于清政府1903年颁布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它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并经法令正式公布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按照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设体操科,体操科的教学内容包括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而以兵式体操为主,现在的“体育课”当时均叫“体操科”。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课程纲要草案》,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1],这才有了“体育”。很显然,体育的元意思就是身体的教育,吴蕴瑞先生是中国体育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也认为体育的真谛在于“运用身体之活动,以教育我人”[2],所以鉴于这样的理解,体育教育就成了身体教育的教育,令人费解。
2001年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将中小学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迄今也已经施行20个年头了,可总让人觉得不太自然。首先,学校体育隶属于体育,在其不长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学校体育思想,如体质教育思想、技术教学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成功体育思想、自然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思想等等,其中的“健康第一”只不过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势必会有诸如“体育与技术”、“体育与成功”、“体育与快乐”、“体育与体质”等等课程名称的出现;其次,教育部文件中强调“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应树立的指导思想,而学校教育还包括语文、数学、政治、历史等等其它课程,如果按照这种思维,它们势必也改成“语文与健康”、“政治与健康”、“历史与健康”等;再有,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是既有体育课程,也有健康课程,然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并没有出现正规、独立的健康课程,也没有把健康课程以任何形式并入其它课程中(如生活课、科学课、生物课、综合课等)[3],仅靠与之似乎有关但关系又不是很大的体育课程来承担。不仅健康课程相对缺失,健康教师更为不足,没有专业的健康课程教师任教,主要是由体育教师来承担,效果可想而知。体育课程难以承载健康之重,为何还要挂上健康之名而遗笑大方呢?
教学应具有教育性、全面性和全体性,尤其是全体性更应引起重视。钱穆先生对教育的评价:“虽说给你平等机会自由竞争,实际上,成功的只限于一二个人,失败的必然是大多数。”[4]“而且这40年的教育情况,实在是愈后愈不如前了。”[5],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的功利性导致教学的全体性缺失。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关乎其自身,更是国家长盛不衰的保证,因为水桶定理告诉我们: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可我们的教学往往就是忽视“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仅以体育为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经常出现“绝大多数或90%的同学达到……”等的表述,在实际教学中也是更加关注那“绝大多数或90%的同学”,先不管如何去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单问剩下的“少数或10%”的同学怎么办?是保证他们受教育的权益还是让他们陪读?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体育课程标准也要求关注地区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所以“少数或10%”的同学也应该享有受教育、受尊重的权利,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对于一个班级,一个差生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其家庭和他本人,却是天大的事。体育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接受基本教育,促进其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近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学校体育要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以终生受益,这里姑且不论1至2项运动技能能否使学生终生受益,仅商榷一下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否应该是掌握运动技能。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渔”的不同揭示出深刻的道理: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十多年来教师不可谓不认真,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时间不可谓不充沛,可学生学不会、学不好运动技术,掌握不了能与终身体育相连接的运动技能的情况一直没变。[6]问题的关键是在技能学习观念的引导下,体育教学的目的偏离了,进而导致学习主体的游离。其实贯彻运动技能的理念本身没有问题,如果体育学习后学生什么技能都没有掌握,体育课还如何堂而皇之立足于学校教育中。技能教学不能是填鸭式和程序式的,而是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技能的学习为抓手,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观察、模仿、比较、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发现技能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会学习,真正地获得“渔”,这比被动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要有效和有意义得多。
针对学生体质与健康持续走低的现象,有关部门屡屡发文要求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强化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让学校体育饱受诟病。体质与健康不完全是体育的事儿,却因为与体育有些关联而让学校体育来承受。首先,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7]“遗传性”是从亲代获得的良好基础,虽然“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说法有点绝对,但确确实实说明了遗传的重要。“获得性”是后天的努力的获得,这种努力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必须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相对稳定”说明在短期内不会轻易改变,古希腊斯巴达曾在众多的城邦国家中保持了三个世纪的霸主地位和近一个半世纪里体育竞赛的优胜,就是因为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相辅相成的基础上造就了斯巴达人体质持续稳定的强健。其次,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1989年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8]。所以无论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还是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四维体育观,身体和生理仅是其中之一。体育对形态结构的发展和生理机能地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其本质之功能,而对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道德健康的形成则是其附加的功能。况且,健康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环境、生物学、生活方式、卫生保健设施等,其中生活方式指的是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体育因素应该隶属于生活方式之列,对健康具有促进和维护作用,而非决定作用。所以,在长期体育实践和锻炼的基础上,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和提高,但绝不能仅仅要求或问责于学校体育。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和进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尽管问题的产生可能有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我们对学校体育中不好的集体无意识现象熟视无睹,处处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只能助长其发生。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化集体无意识为集体有意识,正视问题,积极反思,学校体育一定会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