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秋锐 马世坤 李 渊
1.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迅速打响,面对新冠的突如其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总书记的统一部署下,2020年2月3日,疫情重灾地武汉召开视频调度会第一次确认了建设方舱医院,2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大花山方舱内,医疗队员与患者一同练习太极拳的视频走红,武术太极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波热潮,疫情期间,练习武术太极拳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缓解焦虑情绪。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疫情期间发挥自身作用,弘扬中华传统体育之精髓,提升文化自信与自强,为打赢这场疫情战贡献力量。而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武术需要在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担好自身使命,明确走向。[1]野蛮体魄,传承中国精神,弘扬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中国武术充分汲取营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中华民族演进历程的见证者。[2]在疫情期间,群众通过练习太极拳、健身气功有效促进了身体健康、提升了人格修养。后疫情时代,中国武术文化要谨记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现如今。中国武术文化并不只是单一的技击体育项目,它是具有中华民族特性,能够彰显中国力量、折射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化遗产。在这场疫情大战中,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象内容,以自身的力量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威力,为展示疫情凝聚共识。疫情过后,中国武术文化必须首当其冲,肩负使命责任,紧跟时代,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助力中国文化繁荣昌盛。
中国文化能够在世界各文化中屹立不倒,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更是其在发展中能够总结、反思,不断学习。中国武术汲取中国文化之精华,肩负文化使命,在疫情艰难时期,中国武术提炼中国文化之精髓,提升文化自信 ,[3]带领大家强身健体,保持良好心态,即便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仍然可以学习锻炼中国武术,早日战胜疫情。后疫情时代,中国武术仍要不忘初心,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号召下,深化文化意识,担当责任,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体育强国纲要提出:“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领域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果,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2020年中国武术仍要坚守文化使命,做到文化意识觉醒,面对世界,面对未来自信且光荣的展示中国力量、中国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医大师孙光荣表示,与西医优势互补,中医药全程参与防控救治,形成一套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方案”。这彰显了中华民族特色优势,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武术是从多个方向不同程度利于身体健康的体育运动。[4]深化中国武术对于人体身心健康的发挥,发挥中医保护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养生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后疫情时代,中国武术必须跟随健康中国的步法,主动承担中国武术对于人民健康的养生使命,更好的服务于健康中国战略。中国武术不只能促进身体发展,它也是强调人体内外兼修,利于人格道德修养的体育项目之一。中国武术是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促进人体健康具有极强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无论是中国武术的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对于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呼吸机能、心血管机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5]习近平在陕西省考察调研中指出:“孩子要加强体育锻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所谓“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中国武术,后疫情时代,必须肩负养生使命,发挥武术养生功能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中国武术在疾病预防中的优势,探索建立中国武术养生价值,弘扬与传承武术文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真正做到“野蛮体魄”,[6]用行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之养生使命。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审美文化,[7]因此中国武术是具有审美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区别艺术与其他精神成果的重要标志是:审美是体现艺术的首要功能”。[8]纵观中国武术的套路项目都是以注重“动作形式外在美”与“精神层面内在美的”双面艺术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会对精神生活提出要求,因而中国武术的艺术使命也尤为重要。展示中国武术艺术美的途径之一是影视作品,[9]新冠疫情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明确电影院等密闭式娱乐暂不开业,这对于电影业的冲击不容忽视,对于中国武术艺术发展也有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消费结构、消费心理,默化潜移的影响“后疫情” 电影产业。[10]后疫情时代“报复性观影”不可避免,中国武术必须肩负艺术使命,通过影视作品展示武术艺术美,并做到合理的影视后期处理,不夸张武术技击效果,向观众正确展示中国武术的艺术美所在,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之美,发扬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
新冠肺炎导致中国武术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中国武术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新的机遇。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大多数人居家抗疫,通过互联网观看武术视频、学习武术知识,进行武术项目锻炼的人们层出不穷,这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武术学习的行为可以称作是“互联网+武术”。通过正确科学的“互联网+武术”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推广中国武术,还起到舒缓情绪,稳定人心和引导人们健康生活的作用。由此可见,后疫情时代,中国武术必须抓住“互联网+武术”这一契机,在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理念的同时探索武术发展模式,创新武术发展空间。新型冠状病毒这一重创绝不会使具有强烈民族认同感归属感的中国人民一蹶不振,相反会回顾、反思、创新,尤其在钟南山院士的强烈号召下,疫情过后想要增强体质,参与体育运动会达成普遍共识。后疫情时代,传统的体育健身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这也要求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武术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新一轮变革。通过互联网,通过自媒体、公众号、APP等渠道学习推广中国武术,在“互联网+武术”的模式中为中国武术谋取新机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曾表示,此次疫情催生了体育产业的一大热点——线上与线下的融合。[11]线上武术学习、直播武术教学这种新模式的快速发展,单一的线下武术学习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学习,对于中国武术发展和推广一定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疫情过后,通过线下武术学习,学习者可以发现自身不足之处,再根据线上武术学习进行查漏补缺。因此,线上武术学习可以称是线下学习的延伸与细化。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武术发展提供新思路,符合体育强国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需求,摆脱线下武术学习的局限性,提升学习中国武术的自主积极性,促进中国武术传承传统文化体系的共建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这是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倡者、推动者与践行者所主动承担的责任。中国武术是追求精神与身体双重和谐发展的文化形式,这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共同意识相契合。[12]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结晶,后疫情时代我们必须强化武术文化共同意识,彰显具有中国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同时武术文化也可以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治理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增添内涵,为后疫情时代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为人类社会发展擎画美好蓝图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中国武术经历传统文化无数“冲刷”与洗礼,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中国武术文化讲求坚韧不拔的精神,探索身体与灵魂的共同升华,这已经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贝财富,更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需要的精粹文化。[13]回望过去,武术文化的国际话语在跌宕起伏中渐入佳境,展望未来,武术文化的国际话语地位仍有提升空间。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人民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是构建武术文化国际话语体系强有力的底气。武术文化是善于把当代文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文化代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武术文化,这要求武术的基本文化基因要与当代社会相协调、与新时代文化相适应,以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形式进行推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武术文化必须与国际接轨,把跨越国度、超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武术文化精神弘扬到底,为优秀传统文化涂抹亮色,彰显中国武术文化的时代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