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020-11-24 00:42徐丹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疫情

文/ 徐丹

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 届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2020 年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约874 万人,较去年同比增长40 万人,且在疫情之下,多数企业缩减招工人数,将2020 届毕业生置于两难境地。在某招聘网所发布相关研究报告中不难看出:2020 年3月底,应届毕业生求职人数同比增长56%,而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呈下降趋势。该报告表明,本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缺乏丰富就业渠道[1]。从经济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在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后做出裁员等对策,甚至少数个人企业面临破产倒闭,招聘新员工的企业仅为少数。当前经济局势下,部分高职院校为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冲击,努力践行国家所制定的 “校企合作” 战略。而作为该战略的坚强后盾,政府在2020 年度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就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水平,确保高职院校与本地政府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就业服务。

一、疫情环境下做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办学职责和使命的全面履行

在国家发起职业教育法中曾明确提出,在国家教育事业中职业教育是其中基础组成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众劳动就业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去年年底,在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国家相关机构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重新修订,明确了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和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多样化人才培养、专业化技能产业传承、市场化就业推动等作用进行了肯定。并且还指出未来职业教育应始终秉承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的理念原则;同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通知》中强调,从教育类型上来看,职业教育完全区别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教育教学与市场发展和社会就业的相适应性,为学生就业和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现代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解决就业难题时,应勇于承担 “服务发展、促进就业” 重大责任,履行国家所赋予的法定职责,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使命,进而更好地促使高职教育就业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疫情之下国家经济发展局势严重受损,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均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且部分落后产能在疫情背景下接连被淘汰,无形中增加了产业整体就业压力。在非常时期下,高职院校应主动积极响应国家最新就业政策,扛起毕业生就业责任,为国家新增就业压力的缓解贡献力量。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引发社会关注

目前,农村或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是高职院校主要生源,此类生源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其毕业后就业水平关乎家庭利益与社会稳定,对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直接影响。就业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升是社会大众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而人们对就业的满意度主要体现在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对数百万毕业生和家庭而言,在疫情期最大的获得感是帮助学生落实就业,而对高职院校而言,最大的幸福感在于学生就业对口率的提升,学生及单位双方满意度的优化。高职院校招生水平、教育吸引力等的提升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就业问题的解决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非常时期的非常考验是高职教育的 “试金石”。

二、疫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一)企业招聘岗位数量明显下降

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先后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整个国家犹如一台暂停的机器。餐饮、旅游、交通、制造、外贸、休闲娱乐等春节期间生意火暴的几大行业,受到强力冲击,其他行业也在疫情下面临生存困境。在党中央全面领导之下,3 月初国内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各地纷纷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但受到疫情重创的地区各行业仍处于长时间的恢复期,且受世界其他国家疫情的持续蔓延和拐点的不可预测性,使相关行业的恢复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针对不断增大的生产经营压力,部分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为确保企业生存,实施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如,削减人力成本、减少招聘需求等。据最新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全国近91% 的毕业生疫情尚未稳定前无参加面试经历,40% 左右的毕业生收到实习单位暂缓到岗实习的通知,12% 的毕业生实习被终止,甚至部分毕业生所实习单位出现倒闭停业等问题[2]。

(二)企业招聘周期明显拉长

现阶段,各地企业已逐渐恢复运营,但在开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交通运输紧张、全国航空路线封锁、产业链配套服务缺失等,导致部分企业只能维持基本运行,且疫情之下毕业生主动放弃2019 年底与企业签订实习或就业意向书,企业需重新进行补录,如此一来,企业需对既定招聘方案进行调整,导致招聘周期被拉长。除此之外,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学校及教育部门均提倡以网络宣讲、网络面试等方式进行就业洽谈,这种就业方式对毕业生和企业均是一种全新挑战;对企业而言,尽管网络面试可完成对毕业生的初步筛选,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无法找到对口人才,且存在二次招聘风险。而从毕业生角度来看,若要顺利通过网络面试,需做好相应的准备与训练,上述因素存在拉长了企业招聘周期,且增加了企业招聘的不确定性。

(三)毕业生期望值过高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毕业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懒就业”“慢就业” 现象,具体体现在高职毕业生参与 “专接本” 和 “专转本” 的人越来越多,就业季需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毕业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敏感性,存在观望心理。与此同时,家庭影响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职路上一大绊脚石。毕业生选择就业实习的城市或地区、行业、岗位等需征得家长同意,甚至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观念也将受到直接影响。据调查:对子女就业的紧迫性,毕业生家长的认识较片面,75% 以上的家长对孩子就业持 “稳定第一,就业第二” 的心态。60% 以上家长认为就业实习可推迟到疫情彻底结束,家长的这一想法,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加剧了毕业生观望心理。另外,在疫情和 “专接本” 和 “专转本” 规模应急性扩大的双重影响之下,毕业生主动放弃就业实习岗位,选择参加“专接本” 和 “专转本”。但由于缺乏充足的准备,使就业压力不断积累扩大。此外,对薪酬就业毕业生始终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近2/3 的毕业生选择在地市级以上的城市就业,选择返乡就业的学生占比较小,在这种趋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局势。

三、疫情环境下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直面压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诸多讲话中,曾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 思想,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通过底线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养成良好忧患意识。疫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影响多为客观性影响,毕业生要顶住各方压力,以科学态度面对变化,自始至终坚持 “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紧守疫情防控底线,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全院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求职就业大量人员聚集造成群聚性疫情,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另一方面,坚守院校前期所制订的一系列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底线,确保国家各项就业政策措施的全面贯彻落实,避免高职院就业率的过快下滑。

(二)尽心竭力

为确保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需从就业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入手,在确保就业率全面提升的前提条件下,稳抓以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率以及人岗匹配度为核心就业质量工作[3]。努力践行整体推进和重点帮扶两项内容的合理兼并,基于就业公平性和公正性,给予重点地区、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重点脱贫地区以及 “零就业” 家庭毕业生针对性帮扶;同时,开展就业创业,促使就业“一人一岗” 和创业 “一人带动多岗” 两方面作用全面发挥,通过政策的实施,鼓励有创业条件和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投身创业领域,发挥创业带动就业。

(三)同心合力

首先,高职院校应将防控疫情和就业难题的解决作为主要战场,树立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将责任落实到每一层、每一级,促使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全面发挥,鼓励师生全员参与,从政治角度出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其次,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创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调动,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走上前线,到群众需要地方奋斗,将抗疫阶段所产生的爱国心转化为报国心,并且重点研究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就业政策,激发政策所蕴藏的激励性作用,促使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我们要坚定和巩固师生 “战疫” 的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疫情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