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摘要:施工升降机事故的发生,与施工项目部缺少使用管理措施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作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之一的施工升降机,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本文就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的相关原因作出分析,以期待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原因分析;对策
前言
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升降机的使用给高层建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升降机的使用量也与日俱增,建筑起重机械用量的不断增加,各类建筑起重设备事故的频发,社会舆论的日益关注,使建筑起重机的安全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施工升降机吊笼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1升降机吊笼主要事故原因
1.1未安装导轨上部自由悬臂的紧固螺母
所有吊笼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点是:对于安装在施工升降机导轨上的自由悬臂,没有对其安装加节的紧固螺栓或者漏装螺母。当吊笼高度升至附加墙的顶部后,会因为悬臂连接处缺少坚固螺母而松动,进而造成整个结构受力的不平衡。最后会导致导轨架因力矩倾斜而发生偏斜、坠落等事故。
1.2违规拆装或验收时疏忽
施工升降机作业时,工人不应超重或超负荷,特别是吊装作业,不应超过施工升降机规定的最高高度。施工升降机的安全检验和安全验收问题也是吊笼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些安检员在进行安全验收时不具备安全意识,未能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检查。某些拆装人员会在安装螺栓、螺钉、螺母和其它固件时粗心大意,不是没有拧紧,就是忘记加上螺母,从而埋下了施工升降机运行中的重大安全隐患,直至引发安全事故。
1.3施工升降机的使用习惯问题
(1)无证操作
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由统一培训机构进行操作培训,培训合格后统一颁发上岗证书。工地施工过程中,施工升降机操作员有事离开吊笼时,其他未受过操作训练的工人使用施工提升机上楼,私自进入吊笼操作使用。没有经过专业操作培训,对电梯的操作不熟悉,对楼层扶手的判斷不准确,往往容易造成事故。此外,当到达楼板在顶层时,对楼板的判断错误或操作失误容易导致施工升降冲顶事故。
(2)超载
建筑升降机在设计过程中,对载重人数和重量有严格的规定,但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为了求方便,尽量减少载重次数,一次载重超过规定重量,或一次性载重超出限定重量的建筑材料,造成建筑升降机随高度而愈加剧烈的爬升抖动,当产生的倾覆力矩超过附墙或标准节的设计承载力时,就会发生倾覆坠落。
2升降机吊笼事故预防措施
升降机事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升降机的认识不够,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教育,所以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手忙脚乱,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造成二次伤害。建筑升降机本身的设计包含多种安全防护措施,并经有关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正常合理的使用条件下,其安全性能值得信赖。但施工升降机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为违章、操作不当所致,因此,施工升降机事故预防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2.1对于紧固标准件的检查
施工升降机加节工作是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在给导轨架的自由悬臂增加了标准节之后,需要反复检查记录螺栓、螺钉和螺帽的紧固工作。目前,国家对于加节工作有明确规定,必须通过国家专业人员对其安全等级的检查和验收,并进行记录之后,才会签发合格通知。此时,施工升降机才能投入使用。
2.2按照标准进行紧固件的紧固操作
如今,安装人员对于机械的安装习惯是把螺杆从上到下穿过,然后在底部和上部套上螺母。但是,为了防止某些工作人员在拧紧坚固件的时候不会因为忘记拧紧螺母而导致标准件失去坚固作用。国家针对施工升降机连接处的坚固标准件安装出台了专门的安装规定。即螺杆从下到上穿过构件,并在上部拧紧螺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检查时很容易发现问题,并且可以防止底部螺母脱落而无人察觉。
2.3禁止无关人员接触施工升降机
在施工升降机吊笼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及时切断电源,然后将吊笼门进行锁闭,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随意使用吊笼而造成安全事故。并且还需要在明显的位置设置警告标志。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未经许可的人员进行非法操作,从而减少了施工升降机吊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4完善安全制度、加强监督
在施工场地中,安全问题十分重要,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拖延工期,而且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优秀的安全管理部门应该首先提高其自身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安全治理方案使施工人员,尤其是在高空作业的人员关注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并严格根据标准进行施工。不仅口头表扬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并给予其相应的物质奖励。无视安全制度的员工必须给予惩罚和严厉的批评,改掉这些坏习惯之前不得上岗。通过此举可以创造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降低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的可能性。
2.5加强施工升降机使用管理
起重机械事故发生的原因较多,均为人为违规操作,在施工现场,当起重机械操作员有事离开操作室时,现场作业人员为使用起重机械上下层或搬运施工材料私自操作起重机械,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起重机械顶板作业位置或起重货物重量判断上往往容易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吊笼冲顶或超重坠落事故。为此,使用单位有必要加强施工升降机的使用管理,如设置专人专机,通过每台设备安装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系统,并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防止非专业人员操作使用施工升降机;要求操作人员在离开操作室时切断电源,并在吊笼内安装监控录像,以加强对其实时管理。
2.6定期开展有质量保证的施工升降机维修和保养工作
建设工程中施工升降机吊笼还会因为电梯本身的结构问题发生坠落事故,例如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很多设备单位为了节省资金,都会派未受过相关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对升降机进行维修或保养,甚至是不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所以,施工升降机的制造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应对安装、质检和维保工作进行相互配合,切实的负起维修和保养的工作。
结语
从设计到出厂,施工升降机均设置了多种防护措施,而施工升降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操作人员人为因素造成的。有关部门应重视提高操作者的能力,其中包括操作者专业技术水平和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操作者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维修和维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报废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设备。要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升降机安全运行,就必须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电梯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巍锋.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建筑机械化,2015,36(08):76-78.
[2]朱光艺,马学文.一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分析[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27(05):95-97.
[3]王荣全,徐金海.一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的分析及建议[J].建筑机械化,2013,34(0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