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探讨

2020-11-23 01:40姚春竹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农业

姚春竹

[摘要]要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和结余,保障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不仅要实现数量上的保障,还要实现质量上的提升,这样才能解决好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业;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8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也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对相关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1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虽然我国粮食的供给量相对来说比较充足,但是人多地少的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粮食安全保障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粮食生产可持续性问题突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当前,我国农业虽然也开始朝着科技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一直存在过度消耗的问题。我国山地、丘陵占比较大,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但耕地面积有限,在粮食供给方面主要依赖我国其他产粮比较发达的地区。同时,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粗放,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比如农业生产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都严重破坏了农业资源环境[1]。

当前,粮食生产技术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是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一系列污染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还会带来粮食质量安全隐患。

1.2 国内粮食生产专用性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居民的粮食需求也开始由单一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需求,粮食加工企业对粮食的品种以及品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居民对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是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量却存在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粮食品质结构性矛盾突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与农民种植习惯、种子培育等粮食生产因素有关,与粮食流通发展滞后也有关系[2]。

1.3 粮食收储环节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在进行粮食收储时,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混收混储。除了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专收专储制度,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受资金以及场地的限制,基本上都没有建立专收专储制度,粮食存储比较混乱,这种不够科学合理的粮食收储方式也给粮食安全保障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我国专收专储制度没有建立。政策性收储对粮食的整体质量要求并不是很高,只对粮食的水分和杂质提出了要求,而对专用优质方面的约束相对比较小[3]。二是专收专储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各类粮食作物种植并没有形成规模,如部分地区的小麦或者水稻等只是小批量生产,基本上以自给自足为主,只有极少量粮食会出售,这种收购规模根本无法满足粮食加工企业批量生产的要求,对于收购方来说,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专收专储仓库建设。三是专收专储制度建设缺乏动力。专收专储制度在构建过程中不论是对粮食加工企业还是对政府来说,需要付出的成本都是极高的,虽然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存在的缺陷依然比较多,粮食专售市场尚未形成,即便构建了相关制度,企业能够获取的经济利益也十分有限[4]。

此外,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还存在专用优质发展支撑体系建设滞后和不配套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比较注重对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开展相关工作,粮食生产基地则比较关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但是其所生产出来的粮食品质却可能无法达到规定的加工要求,因此也导致粮食安全受到了威胁。

2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以及安全保障中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对此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2.1 积极优化粮食生产战略

粮食生产能力可以通过粮食产量展现出来,但两者却并不能等同,因为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还需保障质量,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从短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粮食存在供求结构性矛盾,尤其是玉米等供求结构性矛盾转化为稻谷等供求性矛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稻谷的产量,但是却可以使粮食种植结构更加合理。要做好该项工作绝非易事,需要政府的積极引导和干预,在粮食生产政策方面及时进行调整。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粮食生产战略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合理规划多种品类作物结构基础之上的。此外还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避免粮食生产对耕地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5]。

2.2 多途径提高我国粮食抵御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粮食的进出口已是常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化市场中的优势却并不是十分的明显。虽然我国粮食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但是粮食生产流通成本却比较高,且在粮食进出口品种上的选择也并不是十分科学合理,具体表现为我国粮食出口产品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以稻谷为主,但是稻谷的整体价格却并不是很高,大豆和玉米等则主要依赖进口。因此,未来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抵御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一方面要继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降低粮食生产以及流通成本;另一方面则需要深化改革,构建绿色优质供应的体质机制,重点提高我国粮食的品质,同时丰富粮食的品种选择,通过实现绿色优质专用专给来提升粮食的整体价格,保障粮食生产者的利益,丰富粮食进出口的种类。

2.3 深化粮食政策性收储制度改革

在粮食生产中,保障粮食增收和口粮绝对安全是我国粮食政策性收储制度深化改革的底线所在。稻谷、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在对其进行收储制度改革时,必须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以最小扭曲市场为原则,可以从缩小最低收购价实施范围、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选择多元化执行主体等角度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实现科学合理的收储,降低收储成本、提高收储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2.4 加大周转储备粮规模

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建立粮食储备必不可少,不能因为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就轻易否定粮食储备的作用。与此同时,如果部分种类的粮食储备规模过大,也将会产生诸多弊端,因此必须合理应对粮食储备问题。首先,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农民基数庞大,但是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只依靠种植农作物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难度较大,因为不同地区的耕地分布情况不一,对于部分耕地面积有限的农村地区来说,在农作物价格本身就比较低廉的情况下,凭借农作物种植保证农民增收显然是不可能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时,必须将保证粮食供应与增加农民收入目标有序分离。在保证我国各个群体粮食供给充足的同时,做好地方与中央粮食储备工作,促使两者有效衔接。

2.5 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户都是直接将粮食卖给经纪人,基本没有存粮的习惯,并且相应的粮食干燥处理以及存储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国家要积极支持农业发展,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收粮、储粮以及卖粮难题。

3 结 论

总之,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所在。虽然当前我国粮食收获成绩喜人,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依然要居安思危,正视粮食生产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保护好耕地和生态环境,实現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稳健的粮食安全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金绪广.浅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J].南方农机,2019,50(19): 250.

[2]成升魁,李云云,刘晓洁,等.关于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观的思考[J].自然资源学报,2018,33(6):911-926.

[3]李国祥.深化我国粮食政策性收储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州学刊,2017(7):31-37.

[4]薛建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J].中国粮食经济, 2018(5):19-24.

[5]王世海.从《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看粮食安全的中国逻辑[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44(11):5-7.

猜你喜欢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农业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城镇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粮食储备形式转变分析
强化农田水利改革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基于采购绩效的供应链采购质量控制对策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