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人物类短视频的镜头语言

2020-11-23 01:56阴韬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镜头语言短视频新媒体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人物类短视频的镜头语言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就拍摄初衷的确定、拍摄方法及剪辑技巧进行了说明,希望可以为人物类短视频镜头语言的更好表现提供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镜头语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160-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110

一、前言

最开始,短视频的制作主要是网民自我兴趣的表达,但如今已经发展为具有较强专业性及叙事性的作品。短视频的时长也从此前的十几秒,发展为现今的几分钟不等。而就短视频的发布渠道而言,之前多集中于社交媒体,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网络媒体也成为了短视频发布的重要平台。

二、人物类短视频拍摄初衷的确定

在进行人物类短视频拍摄时,拍摄者应首先确定拍摄的初衷以及所表达的主题内容,进而将短视频划分为多组镜头,之后再将镜头进行串联及编辑,最终表达出所要传递的思想。所谓镜头语言,就是通过镜头来表达拍摄者所要传递的情绪,受众可以通过短视频画面,获知拍摄者所要传递的作品主题及中心思想。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应用镜头语言则是人物类短视频拍摄的关键。如拍摄离别,拍摄者就可以通过远景与近景的结合,进行气氛的烘托。通过远景营造出人们相聚时的喜悦与欢快,利用近景衬托出离别时所带有的孤单及悲伤。拍摄初衷的确定,可以使镜头语言更为准确,能够更好的表达出短视频所要传递的内容。

三、拍摄中镜头语言的具体应用

(一)旁观式的镜头语言

在所有镜头语言中,旁观式镜头较为常见,摄影者并不出现在镜头之内,不受镜头干扰,可以更为真实客观的传递情绪。在人物类短视频的拍摄过程中,若想更好地应用旁观式的镜头语言,就需要被拍摄者积极配合。而为更好地实现短视频效果,可以利用入画、出画、淡入、淡出等拍摄方式,传递短视频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如在地铁司机高其峰的短视频拍摄中,拍摄者就通过旁观式镜头语言的使用,利用出画、入画的技巧对高其峰儿子的童真,对父亲的想念等情感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达。同时,这些镜头语言的使用也体现了地铁司机经常加班的辛劳与辛苦。

(二)在场式的镜头语言

在场式的镜头语言可以更好的调动受众的情绪,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受众对短视频中人物的情感共鸣。因为短视频拍摄多是使用移动设备,所有画面及镜头语言都是浓缩在小屏幕中。而这会影响拍摄时的细节及重点的表达。为弥补这一缺憾,可以充分利用在场式的镜头语言,通过对感性及细腻镜头的捕捉,消除受众与短视频中人物的距离感,更好的调动受众的情绪。如在车站服务人员的人物短视频拍摄中,可以运用在场式的镜头语言,使用特写,如拍摄服务人员奔跑的脚步,解决问题时嘴部的动作,或是制服上的笑脸徽章等。通过种种细节,更好地凸显地铁服务人员工作的辛苦,使受众对其工作产生认同。

四、剪辑中镜头语言的具体应用

(一)前进式的线性结构

“前进式”线性结构,指首先拍摄全景,逐渐拉近镜头拍摄细节,体现拍摄重点的过程。采用上述方法对人物类短视频进行拍摄,可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且能够使人物的心理特点得到体现。在采用前进式的线性结构拍摄手法时,摄影者都会以推、拉手段为主。利用“推”利使镜头语言能够表达出压迫、紧张之感。而利用“拉”的拍摄方法,则可以呈现出疏离、冷漠的镜头语言。

(二)片段集合式的结构

碎片化叙事、互动叙事、去中心化叙事、个人参与性叙事和非线性叙事,都较为适合网络环境交互性、解构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片段集合式”结构指于完整的运动过程中,通过对一些重要片段的选择以及组接,组成短视频的主要内容。片段集合式的结构节奏较快,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能够传递出更多的信息内容,所以被人物类短视频广泛应用。如篮球运动员的短视频拍摄中,拍摄者就可以在运动员所有的篮球动作中主要选择跳跃、扣篮、传球等主要动作,以此更好的彰显运动员的力量感,表达运动员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命力。

五、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物类短视频的创作主要还是以人物为主,要挖掘人物的特色。而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变化,短视频拍摄与剪辑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就需要摄影人员不断对镜头语言进行研究,进而通过有效的拍摄及剪辑方法,更好地传达短视频的中心思想及情感情绪,并最终实现与受众情感的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   曹强.人物类短视频的不变与变[J].视听纵横,2020(01).

[2]   关一文.人物类节目《那个最受信任的人去了》叙事分析[J].电视指南,2017(14).

[3]   陈吟吟.关于做好文化人物类访谈的措施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20).

[4]   方毅华,孙芙佳.人物类特稿叙事规律探析——以改版后《人物》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1).

[5]   董颖.我国综合性人物类媒体兴起因素分析[J].新闻传播,2012(03).

[6]   麦尚文.人物类媒体能成为强势媒体吗?——中国人物类媒体“现实与前景”主题研讨会综述[J].新闻实践,2005(12).

作者简介:阴韬(1983-),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城市学院影视传媒学院助理实验师,学士学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方向:影视摄影。

猜你喜欢
镜头语言短视频新媒体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写意与留白:《刺客聂隐娘》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电影《钢琴家》——谱写生命的序曲
黑暗中的诗意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