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 王志玲
摘 要:本文以瑜伽的本质和练习特性为依据,探索和分析瑜伽对于提升学生意志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育人价值。旨在通过分析瑜伽运动价值与推广意义,挖掘大学生习练瑜伽的动机及需求,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以此构建高效校园瑜伽文化,为高校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瑜伽运动 校园文化 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c)-0041-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essence and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of yoga,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how yoga can improve students' willpower. To cultivate a healthy lifestyle for college students,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education value. Aims to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lue and popularization meaning yoga movement, excavate the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ing yoga and needs, and to enrich the students after school life,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consciousness, in order to build efficient campus yoga culture. It provides a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Key Words: Yoga; Campus culture; Education; Value
瑜伽是高校體育常设项目之一,它集合了艺术、健康和减压等特点,通过瑜伽练习,学生不仅可以拥有良好的形态,还能达到到舒缓压力的效果[1]。高校开设瑜伽课程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可以一定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能力。与此同时,瑜伽运动符合高校教育立德树人、德润身、体化人的特性,它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较为丰富,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1 瑜伽运动的健身机制
1.1 瑜伽运动的健身特点
瑜伽目前被大众认为是集健身与柔美塑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以其独特的健身特点与健身机制被大学生所喜爱。瑜伽的发源地是印度,源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世界之瑰宝[2]。瑜伽运动在练习时动作舒展缓慢、呼吸轻柔、意境深远幽长,具有较强的时尚性,深受学生喜爱,渐渐纳入大学生体育课堂中[3]。瑜伽是一种蕴含古老能量知识的运动,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气质,加强力量,调理身体,改善心肺功能和身体内在大环境,经常练习瑜伽还可以均衡身体的全面发展,愉悦身心,充满生机和活力。
随着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4]。瑜伽作为当前热门的运动项目,在课堂教育与课外体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体育课堂教育上,学生通过系统化地学习瑜伽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提升对瑜伽的认知,为科学地进行瑜伽运动提供有力保障。在学生宿舍学习方面上,瑜伽绵缓静气、修身养性、促进健康,可以满足学生愉悦身心、减缓压力的需求,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学习瑜伽文化知识与基本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建立终身体育健康意识。
1.2 瑜伽运动的健身功效
WHO提出“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病痛,还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5]”。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高校要培养身心健康、品德良好、知识储备丰富、适应能力强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瑜伽作为一项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运动项目,被称为“治疗抑郁症的万能良药”,练习瑜伽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还对改善学生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站姿练习增强肌肉力量;通过练习平衡的姿势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属;通过练习扭转姿势可以灵活脊柱、改善体态;通过冥想可以调节脑部神经,缓解压力。坚持瑜伽练习的过程也是塑造自我的过程,由易到难,突破自我,经此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瑜伽的这些特点适合高校对于学生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瑜伽练习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的气质和自信心。
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从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及创新素质五个大方面进行[6]。学校通过教师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教学场所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以及为学生创造能够健康成长的有利学习环境,学校还重视学生的特长培养和个性发展,并为之创造条件。学校通过开发、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非教学区域、宿舍等场所进行兴趣培养与人文素养养成。学生在毕业初期,会有来自适应工作、生活环境改变和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考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遇到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瑜伽锻炼可以提升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疏解压力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欲望,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生活中的焦虑和烦闷,对有效调节身心健康、提升自信和审美观有着重要意义。
2 瑜伽运动在高校的教育价值
2.1 瑜伽运动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随着逐渐步向社会,有些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忽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在处理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时,过分看重个人自身利益,缺乏集体荣誉感。瑜伽练习时讲究身体感悟和心灵的融合,可以弱化学生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瑜伽作为一项舒缓绵柔的体育运动,要求练习者本着平和、安静的心态来勤加练习,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平心静气的状态。练习者通过瑜伽运动中的呼吸和体式练习,可以疏通筋骨,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舒畅的状态。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必执着于斤斤计较,为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提供一定帮助。
2.2 瑜伽运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素质的培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与学习碎片化的冲击,许多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这与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科学的价值观背道而驰。当前,有些大学生因为沉迷游戏连最基本的课业学习都无法按时完成,这主要是部分学生自我控制力太弱、缺少自省能力造成的。练习瑜伽的过程,不仅是强身健体,也是练习者自我对话、内视的过程。瑜伽十分重视练习者对身体和意识的掌控,瑜伽运动在初级阶段就要着重对集中精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以此来帮助练习者可以掌控并将意识导引向正确的预设目标。瑜伽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提升学生自我控制力和学习状态的稳定性。当学生可以静心思考、学习,知识才能有效积累,才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形成良性循环后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
2.3 瑜伽运动可以强化学生心理素质养成
心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侧面表达,在未来生活、工作上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挫折和困难。在面对这些压力时,该如何自我调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物质生活的快速发展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让人们更加重视效率和结果,忽视了对精神状态的健康与否。瑜伽运动可以对身体教化,对精神世界磨炼,而且坚持瑜伽锻炼是需要不断坚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品质可以让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攀高峰。以此,瑜伽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克服不同的压力和挫折。
3 结语
瑜伽以其独特的健身特点和健身机制,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深化体育教育的德育育人价值起到重要功效。“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下,高校瑜伽课程的开设也在逐渐融合信息化手段,使瑜伽课程更加科学化和信息化,内容设计更加合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解决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运用线下教学结合线上课程学习,在教学手段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学习地点和时间更加灵活。探索适当可行的高校瑜伽教学方式,使瑜伽运动更好地走进宿舍,走近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练习,充分发挥瑜伽育人功能,为教学区、宿舍区双区协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倪春玲.瑜伽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2):61-62.
[2] 汪红.瑜伽运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9.
[3] 岳萌.西安市普通高校瑜伽运动开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4] 陈鹏飞,胡婷.我国高校推广普及瑜伽与太极拳课程必要性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7):195-196.
[5] 王山.浅析瑜伽教育对高校人才的培养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2):31-32.
[6] 陶辉.“三全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审视及实现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3):75-76,79.
[7] 謝珊珊,马鸿韬,李娜.我国瑜伽热的表征、动因及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8):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