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施,在进行高校音乐教学时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不但要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还必须重视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将音乐教育所具备的育人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这便要求我们分析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并根据问题进行音乐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3-0097-02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校开展音乐教育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及音乐欣赏能力,为我国培养大量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进行音乐教育体系的创新,能够推动我国音乐事业更好地发展,这便要求我们分析当前高校音乐的教学现状,并选择有效的手段进行创新,切实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高校做好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各高校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视。普通高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也需要重视音乐教育艺术性的发挥,将音乐的魅力体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要求高校创新教学的内容、形式及手段,并不是将以往的教学模式完全摒弃,而是在以往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帮助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比如,将音乐教育和情感教育融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相关内容,切实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欣赏美和发现美,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能够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水准
将教育形式的作用发挥出来,能够不断地完善教育的育人模式,高校能够做好音乐教育本身便是将素质教育理念的作用发挥了出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普通音乐教育本身的有效性很好地发挥出来。由此可以发现,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不但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还符合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的需要。
(三)能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高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进去。音乐教学活动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音乐教育教学的时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去,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音乐教学的时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进去,也能够很好地补充音乐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切实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更好地进行。
二、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高校音乐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课程设置合理程度不够
我国高校音乐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这也导致了高校音乐教学问题的出现,学生学习效率比较低下[1]。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音乐课程设置的时候,仅仅将其看成选修课,无论是理论知识、课程内容都存在较大的不足,这导致很多学生对音乐没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也比较盲目,高校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
(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选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依旧通过传统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这导致音乐教学的时候固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很难正确掌握和理解相关的音乐知识。教师选择的音乐作品比较陈旧,器乐学习非常枯燥,学生很难真正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此外,教师教学的时候不够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自主学习音乐的欲望和能力,不够了解音乐,无法感受其魅力,并且有些高校音乐教学时间比较固定,这也会导致学生丧失对于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教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的需求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行也提高了对音乐教学的要求,教师想要做好音乐教学,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2]。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差别较大,有些教师专业素质比较低,教学的时候给音乐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些教师不够重视音乐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也是导致高校音乐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虽然有些高校引进了年轻音乐教师,但是这些教师教学经验较为欠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很难真正地提高。
(四)音乐教学的扩展性和实践性较差
音乐教育本身具有扩展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但是有些高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仅仅重视学生音乐知识、音乐技巧以及相关理论的掌握,而忽略了音乐教学的目的。高校音乐教学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拓展个性思维,让学生受到音乐的启发并获得正确的认知,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高校做好音乐教学创新的策略分析
高校做好音乐教学创新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所以高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创新,及时更新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更好地成长。
(一)及时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时期必须及时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跟上社會和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进行教学指导,及时进行教材和内容的更新。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首先必须重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将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为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奠定基础。只有学生对音乐真正地产生兴趣,才会愿意主动积极地学习音乐,这对学生乐感和美感的培养意义重大。比如,高校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古典乐曲来让学生欣赏,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有明显提高。
(二)重视高校音乐教学体系的完善
高校进行音乐教学必须持续地进行创新,根据当前的教学形势和高校音乐教学的需要建立音乐教学体系[3]。为了做到这点,高校必须重视自身的硬件设施、教学模式、师资力量以及教材的完善,确保高校音乐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及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完善,切实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能力。高校在进行体系构建的时候,必须根据音乐课程开展的阶段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校想要做好音乐教学必须认识到教师素质的重要性,给教师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高校应该根据教师的心理特点,选择激励性的措施,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激发出来。比如提高音乐教师的课时费和待遇,进行科学评价制度的建设,这样能够更加科学地评定和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在满足教师需求的同时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4]。高校可以将业务培训和交换学习的方式运用进来,切实提高音乐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将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当中,切实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转变考核的方式
以往高校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选择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考核制度及评价机制存在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很难满足新课改的实际需求,会导致冲突和矛盾的出现。为了满足实际情况和需求,教师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通过分数来衡量教学效果,还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器乐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考核学生的时候,也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课堂表现及知识掌握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音乐教学的创新,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综合能力。
(五)提高对音乐的认知程度,切实加大教学力度
各高校负责人必须真正认识到做好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持续改进教学,将音乐的特点挖掘出来,理解音乐教学的意义,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更好地进行[5]。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鼓励学生多思考和创新,让学生感受各种形式的音乐,将学生的音乐创造欲望和创作灵感激发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 进行音乐创作,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音乐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体现,在新的时期高校必须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创新音乐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根据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找到解决策略,创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做好音乐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帆.探讨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方法[J].大众文艺,2020,(08):214-215.
[2]李晓迪,霍楷.中国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20,(08):162.
[3]周宁.高校音乐教学的加与减——高等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北方音乐,2020,(03):111-112.
[4]劉烨,游晓.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音乐教学优化路径的探究[J].山西青年,2019,(23):280.
[5]吴成源.新媒体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22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