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你只属于你自己

2020-11-23 01:53佘秀霞
中学生博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埃德觉醒束缚

佘秀霞

初读凯特·肖邦的《觉醒》,看的是英文原版书。磕磕绊绊读了四分之一,发现这本书很有意思。可惜我的英语水平限制了阅读的速度,碰到没见过的单词时不时还得查一下字典,总是硬生生地把我从书里架构的情境中拉回现实。于是搁置了好久没再去翻阅。直到有天我终于买到了中文译本,才得以在那天下午一口气读完了剩下的四分之三。

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位年轻的富家太太。她十指不沾阳春水,住在豪华别墅里,接触的都是上流社会的人,由仆人照顾衣食起居。在外人看来,她过着丈夫雷昂斯提供的富足生活,日子定是快活自在。然而谁都不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因为丈夫的漠不关心已然麻木,在束缚着她的枯燥乏味的家庭生活里,早已失去了自我。

故事的开始,她跟随雷昂斯携两个儿子来到格兰德岛度假。在这里,她遇到了罗伯特,一个阳光开朗、充满活力的男青年。

罗伯特和雷昂斯完全不一样,他会毫不吝啬地用真诚的话语夸赞她的画作,花时间和她一起在夕阳西下的海滩散步,在她情绪低落的时候察言观色陪伴左右。罗伯特带给她的感觉,正是与丈夫的婚姻关系中缺失的那份温暖。因为遇见罗伯特,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所有人的个体,是有思想、有追求的鲜活的人。

她从混沌中觉醒,决心要从家庭的束缚里逃脱,追寻真实的自我。然而在那个时代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女性就只是丈夫的财产。她们不配拥有自由,整个社会大环境都在要求女性压抑本真,扮演好顺从安分的贤妻良母角色。她得不到任何支持,包括两情相悦的罗伯特,也因惧怕面对这份不被世俗允许的感情而离她远去。

她毋庸置疑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却也实实在在无法回归原来那平静如一潭死水的生活。在挣扎无果后,她独自回到与罗伯特相识、继而萌发出自我意识的格兰德岛,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大海。

看到这个结局的时候,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海滩:那里椰林树影斑驳迷离,雪白的细沙铺满海岸。海浪将阳光绞碎,浮在海面上金光闪动。天空澄净明朗,远远地几缕薄云挂在海天相交处。在这样迷人的景致中,有一个女人,踩过了细软的沙滩,让浪花拍打在她的脚踝。她往前走着,海水开始漫过她的小腿。然而她还在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往前走,直到完全消失在画面里……这样的场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绝望与自由的强烈碰撞。埃德娜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浑浑噩噩没有自我的富太太了,她不愿再将就。外界排山倒海的压力使她绝望,所以,她用最极端的方式获得了永恒的自由。

耳机里正好播着Lady Gaga和Bradley Cooper的《Shallow》,歌词一开头就唱道“Tell me something girl,are you happy in this modern world”对于埃德娜来说,罗伯特就是那个叩响她的心扉、问她过得是否快乐的人;在茫茫众生中唯一一个关心着她、在乎着她的一颦一笑的人。正是罗伯特的爱,激发了原本迷失了生命意义的埃德娜开始探索自我。

當然,我不认为对婚姻不忠是值得歌颂的事情。但我想,《觉醒》这本书,读过便知更多是在以这样一个极端而悲剧的故事,告诉全世界的女性,要勇于挣脱束缚,要勇敢追随自己的心跳,要理所当然地过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

生而为人,你只属于你自己。

编辑/围子

猜你喜欢
埃德觉醒束缚
埃德娜·沃林的澳洲大利亚风情园
自由博弈
运动亦优雅
大项目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分析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等待80年,沙特情侣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