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氛围浓厚、学风延绵,这是浙江钱币收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最有魅力之处。到了今天同样如此。
今年9月,一本名为《宝浙清钱谱》的专题工具书由西泠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立即引发了众多泉友的关注。据悉,发行至今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该书在圈内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景。
据了解,《宝浙清钱谱》收集了清代宝浙局行用钱币版别图录,系统地记载了清代浙江历史货币。其中大量实物资料及文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详实,图片制作精美,较好地反映出宝浙局存世实物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当中的一些珍稀版式,为业界开展清代宝浙钱币及地方货币的收藏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史料。这也是继1999年杭州钱币学会编纂《浙江钱币》一书后,泉界出现的又一部专题研究浙江清代钱币的力作。
“浙江是历代藏泉大家辈出的地方,像民国时期的方若、张季量、张宗儒、王荫嘉等先生,就为后辈留下了大量的钱币学收藏研究史料。但是长期以来,以浙江宝浙局为专题研究的书籍却有所空缺;浙江泉友会成立后,编纂《宝浙清钱谱》一书被列入泉友会学术研究重点工作;再加上我也是戴志强先生的徒弟,很多师兄弟都有著作,相比之下自己对此却显得一直不够上心,因此也想选个专题努力一把。正巧我收藏有不少比较好的宝浙局钱币,于是泉友会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谈及出书初衷,《宝浙清钱谱》主编、浙江泉友会副会长陈文军向《中国收藏》杂志记者表示。
2016年10月,浙江泉友会的清代宝浙钱币研究组成立,陈文军出任组长和主编,周鑫淼、郑跃兵、周继东为副组长,《宝浙清钱谱》十余人的编撰团队由此诞生。
可以说,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位,都属于在当前宝浙局钱币收藏领域中相对有着一定研究和建树的人,并且各自又有不同的方向。据陈文军介绍,“副主编周鑫淼,很早就开始收藏和研究宝浙局的钱币。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他想出成果却一直没能如愿,这次正好有了用武之地;还有周继东,他对雍正宝浙局的研究比较深,收藏也较为丰富;郑跃兵十分擅长乾隆宝浙局研究;再如陈诚,主攻的是咸丰宝浙当十这个专题……大家在各个板块都有自己的特长。”
值得一提的是,《宝浙清钱谱》一书的编撰团队中,这些来自浙江各地的藏家普遍比较年轻,书中收录的绝大部分是他们的藏品。“以70后、8 0后为主,我自己就是80后。”陈文军说道。
从2016年成立团队,到今年正式出版,《宝浙清钱谱》的编纂用了3年多的时间。回忆起来,大家最大的感受是有喜有忧。
起初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难点,莫过于浙江宝浙局遗存的资料十分少见,能找到的往往也只是只言片语,关于单独的钱币类的相关资料更是一个空白,无法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情。为此,研究小组积极利用泉友集藏资源、发挥团队智慧,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做资料查阅、文字考证、照片拍摄和图片整理工作。期间甚至还北上到故宫博物院查询清宫档案。样稿完成后,2019年8月,研究小组又专门举行了一次校稿会议,听取建议和修改意见。
可喜的是,編撰过程中不断有新品种涌现,最终的成稿中约有几十枚钱币,是以前在各种著录和刊物中均未发表过的。“在原来我们对宝浙局的认识范围里,可能有近百个品种就已经觉得了不起了。然而3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宝浙局还有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东西,这让我们非常开心,印象特别深刻。这些新发现主要集中在版别上,譬如试铸钱、样钱。”陈文军透露道。
尽管第一版《宝浙清钱谱》刚刚面世不久,但在陈文军的心中,这不是一个完结,更像是新的开始。“坦白说,从编辑到出版,我们还是发现和总结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个别地方的收集不够全面,或者是表述上还应该再完善些,所以有可能会再做修订本。学无止境,希望能够以泉友的力量,为这个领域的学术研究推波助力。”
学术研究层层推进
气氛活跃、成果亮眼,说到近年来浙江泉友会的学术研究,以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形式编辑资料、发表文章、出书著作是一种明显表现。与此同时,良好的环境氛围也不可忽视。收藏的本质是一种乐趣,而研究则会将这种乐趣推向更深层次。在此,本刊编辑特地选取了近一两年浙江泉友会关于收藏研究的几个花絮片段,以点至面地来感受一下这种活力吧。
花絮之一:分享成果
《清末会党钱币研究》《湖州铸钱考》《百福斋吉金实录》……这些引发泉友关注的出版物,都离不开如今浙江泉友对集藏研究成果的分享。另外,陆续出现的钱币集拓本,也是如今浙江泉界玩儿得既有传承又出新意的体现。比如去年首发的《越王泉斋集拓》,展现了民俗花钱无穷的世界;还有《涌轩太平天国钱币集拓》,为近年来国内首部太平天国钱币集拓。
花絮之二:开设基地
今年6月,在金华市泉友会所在地,“浙江铸币研究基地”“金华市收藏协会钱币专委会”正式揭牌。以协会为主导,这意味着当地泉友有了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和更专业的学术机构。据悉,揭牌当天,不少泉友带着各自的珍藏前来相互鉴赏、把玩,该泉友会会长华锋也展示了自己数十年来的收藏精品,包括刀币、铜制花钱、银元、银锭等等。
花絮之三:线上助力
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是泉友们的一个交流新园地。浙江泉友会的官方公众号运行五年,共推出191期,宣传钱币文化、知识普及以及经历和心得的分享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钱币收藏越来越走进大众,信息的发达对于研究的反哺更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