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精彩,充实人生

2020-11-23 01:53邹丹
教育界·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研究核心素养

邹丹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教学研究是“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教学研究,是学校这几年来着力进行的教学研究,是课堂教学原理的研究,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研究,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文章试从“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确保教学评一致性”“推进教学评一致性”三个方面谈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材解读;教学研究

一、从专业培训到深度对话理解教学评一致性初步感知教材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研究主题是“教学评一致性”,要让每位教师能接受这个研究方向,首先是要帮助教师理解“教学评一致性”这一理念。我区邀请了以吴江林教授为主的教育团队专门就这一问题向大家展开分析。首先,专家指出所谓“教学评”其实就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所展开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来讲,需要认清自身岗位的特殊性,明白这一角色所肩负的责任和重担。这次专业的培训也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评价先于设计”的重要性。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课,而忽略了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教师就不会知道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不能准确地了解他们的薄弱点和优胜点在哪里,那么对于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就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这门课程到底要体现出什么重点内容,导致教学活动充满随意性与盲目性。教学目标是围绕教学评价的结果所设定的,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帮助教师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目标。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图片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6U1中,教师呈现第一幅图片,让学生寻找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猜测故事内容,将学生快速引入“过生日”这个情境中。使用情景教学模式,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只有在恰当的情景之中才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知识的含义。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会更加顺畅,不仅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而且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果说“专业培训”是“教学评一致性”理性层面的认识途径,那么“深度对话”则是“教学评一致性”深层理解认识的开始。“深度对话”强调的是基于课堂,强调的是现场实时。我区教研中心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会让教师与专业团队近距离接触,方便解决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在沟通与交流的时候,双方会产生情感共鸣,专家的灵感会让来自教师实践的智慧不断地被激发。只有基于课堂与实时的对话,才会有深度,才会激发教师的深层理解。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加深了对“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层面的渗透,并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学设计需注重评价方法的创新,以保证评价内容的特色,满足“教学评”的多种需要,全方位借助规章制度来保证实践教学人力、物力充足,促使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学活动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以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讲,教学的考核可以采用组合式的评价方式,将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加以结合。可结合具体情况适度增减教学目标,保证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所占的比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实践调查报告的评价,明确评价标准。评价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讨论、演讲、辩论、成果展示等。教学评价的改革还要形成反馈,以保证日后教学改进的目标性,保证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此外,“专业培训”是一般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不断地灌输。而在“专业培训”基础上进行“深度对话”已不再是灌输,而是一种激发。

二、从课程纲要到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评一致性深度剖析教材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如果“教学目标”得不到解决,那么“教学评一致性”也就得不到解决。“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依靠教师,就目前的教学方式而言主要依托是课堂实践。通过课堂授课,教师将书本上的知识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从课程标准到课堂教学中还经历了许多层级,教师仅仅是一个最终的落实者而已。所以,教师要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并加以落实,像课程专家一样进行思考,也像教材专家一样研究教材,还像学科专家一样来分解、贯彻。因此,课程纲要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多方面的准备。同时,专家认为,只有解决“学期课程纲要”这一“大方向”,“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才会成为可能。

以图为境引入新知,利用此图既复习以前学习的单词,又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What's this? lt's a...”一图二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学生内心真正想学,渴望去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诚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但是学生的地位同样重要,只有师生两者共同配合、相互促进,才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教学目标”制订的推进,又有“评价任务”设计的推进,还有“教学展开”的推进。我们的图片驱动正好依托“教学评一致性”,围绕“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课程标准”虽决定了教学的“大方向”,但落实到具体某一内容时,“教学目标”仍是重中之重。“教学目标”的制订是—种技术,不仅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而且要重新考量“文本教材”“学生研究”“专家建议”等,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但制订“教学目标”时,我们努力做到“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应是可测量、可评价的,“行为条件”是清楚的,“行为程度”是明确的。为了制订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我校在教学研究活动中以两周为一循环,一周为“教学目标制订”“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展开”三方面的研究。教学目标的确定并不是对教材内容简单地总结和概括,要在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去解读教材,这样从多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符合当下发展趋势,从“教学目标”来设计“评价任务”,再从“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来设计“教学展开”,从整个设计上首先保证“教学评一致性”。另一周为“课堂观察”,搜集課堂教学中所有信息,以此研究“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堂中的落实。

解决了“课程标准”的问题,就能解决“教学目标”的问题,也就能解决“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一致性是因果关系。课程标准的科学合理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够促进教学评工作的开展。作为教师来讲,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方式,争取为学生的早日成才提供良好的外界条件。

三、从样本研讨到日常反思推进教学评~致性复习巩固教材

笔者经常反思:(1)课堂教学的主体能否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2)所讲的教材内容能否通过评价工作得到具有价值的反馈信息?(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深入理解知识的奥秘,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升?(4)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时间是否真正利用了起来,是否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如果实际的教学工作没有明显的效果,那么教师必须先从自身找原因,找解决办法。具体来讲,我们可以紧密联系课上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汲取知识,达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教学目标”制订的推进,又有“评价任务”设计的推进,还有“教学展开”的推进,所以,“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实际上是三个方面同时推进的过程。每位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有所侧重。为此,学校主张教师通过“目标续写”“学历案”等来逐个提升认识,以“成长课堂”为“校本研讨”平台来整体促进认识。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需要学生了解语境、语法与发音。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英语学习的广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因此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因为有丰富多彩的图片贯穿整个课堂,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在以图为镜检测反馈环节以及以图为径拓展延伸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帮助他们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学生早日成才。

“日常反思”是教师个人研究的一种方式,主要是以“两轮磨课”“同课异构”等平台来实现,目的是使教师的教學研究常态化,是让“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深入到教师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日常反思”的过程中,学校要求每次进行教学研究均有一位教师主持,其他教师合作互助研究。教师的教学研究需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这一主题展开,每次的研讨同样要有主题。“教学反思月展”是“日常反思”的一种体现,要求每月至少提供一篇有主题的反思进行网上交流,并要求组内教师相互访问交流,质疑问难,使教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就“教学评一致性”理解,我们更需“深度对话”;就“教学评一致性”确保,我们更需“师生合作”。尽管“教学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教学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教学评”一定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玉娇,蔡文联.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拓展性阅读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01):119-125.

[2]宋华强,魏林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知识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研究——以“物质的构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0):12-15.

[3]王丽影.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教学策略[J].山东化工,2018( 09):132,134.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教学研究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