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亲属称谓语泛化对比研究

2020-11-23 10:03张会会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汉英亲属家庭成员

张会会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与社会文化的象征。称谓语的指称对象是人,是由于身份、性别、职业等而得来的一套反映人们社会关系的名称。[1]称谓语在任何语言中都起着重要的社会礼仪作用。称谓语系统是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中重要的系统。依据不同的社交需求、交际目标和具体的场合,可以把称谓语分为社交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两类。社交称谓语是社交过程中用来称呼亲属以外的成员的称谓语,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非亲属称谓语和语境称谓语。亲属称谓语是指拥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或者姻亲建立起来的亲属成员之间相互称呼时使用的称谓语,它反映了家庭成员内部的亲属关系。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系统极其复杂、严谨,这表明了亲属称谓在中国人交际系统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实际交往的需要,亲属称谓语在非亲属成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现象。比如,在与非亲属关系的成员甚至是陌生人交谈时,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出于礼貌考虑,一般不会用“喂”来打招呼;而是在开始一个话题之前,通常都会以自己为中心,根据对方的大概辈分、年龄段和性别,对方通常被称为“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妹妹、兄弟”等。实际上,进行交际的双方并不具有血缘或者姻亲关系,但是为了实际交际的需要,为了体现礼貌和尊重,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逐渐被广泛使用。英语国家的称谓语系统简单明了、模糊笼统,不像汉语中称谓复杂繁琐;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等,以核心家庭为基本的家庭单位,从而亲属间的称谓也简单明确,比如,uncle既指父方的伯父、叔叔、姑父,也指母方的舅舅、姨父。这一点和中国父方母方的称呼明晰的特点截然不同。在英语国家称谓系统中,也存在着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在英国的一些地方,aunt(阿姨)和uncle(叔叔)有时被用来指称非家庭成员,例如在称呼父母的好朋友的时候,可以在名字之前加上uncle或者aunt,称为“uncle John or aunt Mary”。然而,英语称谓语中的泛化现象很少见。外国友人对于中国人广泛使用亲属称谓语也会感到疑惑不解,如果中国小孩子礼貌的称呼外国友人为aunt,则可能不被接受,对方会解释“I am not your aunt,please call me...(我不是你阿姨,请叫我名字)”。因此,要了解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不同特点,汉英称谓语泛化的使用及其相关的文化因素差异,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误会,导致交际失败。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英亲属称谓的不同特点,探讨了中英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和特点,并分析造成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文化因素。

二、汉英亲属称谓语对比分析

汉语亲属称谓制度复杂、具体、明确,血亲、姻亲、长辈、晚辈、年长、男女、近亲属和远亲都严格规范,加以区别对待。而英语中的称谓语则具有简单、模糊和笼统的特点,对血亲和姻亲、父方和母方亲属等不加以区别,而是笼统地称呼。汉语亲属称谓注重宗法观念,长幼有别;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则没有这些差异。

首先,中国亲属称谓具有血亲与姻亲严格区分的特征,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使用属于宗亲的称谓语;有婚姻关系的亲属之间使用属于姻亲的亲属称谓语。例如,叔父、伯父、舅舅、姑姑、姑父、伯母、婶婶、舅母等都属于亲属称谓语;其中,叔父、伯父、舅舅、姑姑属于宗亲的称谓语,姑父、伯母、婶婶、舅母则属于姻亲称谓语。英语中的称谓语不是严格按照婚姻和血缘划分的,而是平等对待内外亲戚,“uncle”可以称呼叔父、伯父、舅舅、姑父、姨父,“aunt”可以统称姑姑、婶婶、伯母、舅母等,(堂或表)兄弟姐妹都可以称为“cousin”。

其次,汉语亲属称谓有明显的里外之分,亲疏有别。排除外嫁的女儿,同一父系家族的成员被称为“宗族”。比如,爷爷、奶奶、侄子、侄女、孙子、孙女属于同一宗族的亲属称谓,也就是父方家族的成员;外婆、外公、外甥、外甥女、外孙、外孙女则属于外宗族的亲属称谓,也就是母方的家庭成员。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观念是,儿子是核心家庭成员,将成为一家之主;而女儿毕竟是嫁到人家的家里,成为别人家庭的一员。因此,同一宗族和外宗族的亲属称谓语是明确区分的,同一宗族的亲戚比外宗族的亲戚关系更亲近。另外,中国重视宗亲,所以同一祖父不同父辈的兄弟姐妹都成为“堂”兄弟姐妹;而姻亲关系建立起来的外亲则称为“表”。由此可见,在中国宗法观念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亲属称谓语体现了亲戚关系的远近。而英语中的称谓却极少体现宗族和外族之分,也不以血缘关系来区别亲属关系的远近。英语中的“uncle”指父母的兄弟和父母姐妹的丈夫;“aunt”指父母的姐妹和父母兄弟的妻子,并没有区分宗族和外族的亲属成员。例如“grandmother”既指祖母,也指外祖母。英语中的“cousin”统称表或堂兄弟姐妹,并不像汉语中“表”和“堂”的称谓有严格的区别。

再次,中国讲究长幼有序和长幼尊卑。同辈亲属间的排行也体现在称谓语中,长幼必须是井然有序,例如,父亲的哥哥称为伯父,父亲的弟弟称为叔叔。更有甚者,同辈的兄弟,就算是年长一天也得称为哥哥或者姐姐。与中国人不同,英语文化中同辈之间没有严格的排行顺序,不同世代的家庭成员之间甚至可以相互称呼名字。“brother”指哥哥和弟弟,如果称呼者同时有几个兄弟,则“brother”可以指称呼其中的任何一个。

三、汉英亲属称谓语泛化对比分析

由于受社会文化和实际交往需求的影响,亲属称谓在非家庭成员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就是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现象,是亲属称谓的意义和功能的扩展运用。受中国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很常见的。在英语中,称谓语也有泛化使用的现象,但亲属称谓语泛化在西方文化中的运用却很少。

(一)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现代汉语中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主要包括十六个,包括:爷、奶奶、伯伯、叔叔、伯母、妈、娘、婶、阿姨、哥哥、嫂子、姐姐、兄弟、弟、妹妹、姑娘。[2]其中,“姑娘”一词用法比较特殊,在泛化的用法中是用来称呼晚辈,指未婚的女子或者小孩子。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直系亲属比旁系亲属更亲,所以在亲属称谓语泛化的使用中,为了拉近称呼者与称呼对象之间的距离,人们倾向于使用父系的亲属称谓语,在常用的泛化使用的亲属称谓语中,除了具有特殊用法的“姑娘”,有十五个亲属称谓语隶属于父系的亲属称谓语,只有“阿姨”属于母系的亲属称谓语。这十六个亲属称谓语泛化的使用比较成熟,包括九个用来称呼长辈的称谓语是,六个用来称呼同辈的人,一个用来称呼晚辈。亲属称谓的泛化体现了尊重和礼貌的原则,其作用是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增加亲密感。亲属称谓语被泛化使用时,通常会产生一些变体。具体的用法及其变体详见下表。

表1 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用法及其变体

因此,在交际中使用亲属称谓语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年龄和辈分,基于礼貌和尊敬的原则,恰当地选用称谓语。同时,亲属称谓语的变体涉及到交际双方的亲疏程度、交际场合等因素,在交际中要慎重使用。

(二)英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

英语亲属称谓语也有泛化的现象,但在西方文化中亲属称谓语泛化使用频率较低。亲属称谓语在英语中并没有广泛使用。如果我们的母语是英语,称呼长辈为“Uncle Smith”(史密斯叔叔)“Auntie Brown”(布朗阿姨),对方会觉得不高兴。在英语文化的背景下只有关系密切的成员之间,才会泛化使用亲属称谓语,并且通常会在亲属称谓语之后加上对方的名字,比如“Uncle Tom”。然而,英国一些地区的传统家庭也常常教导孩子使用“aunt”和“uncle”称呼亲属以外的成员,一般是用来称呼父母的同辈的好朋友。例如,“Uncle John”或“Aunt Jenny”。还有的地区老人喜欢用“son”称呼年轻人,目的是为了表示亲切,拉近距离,即使对方不是自己的儿子。在西方文化中,无论在任何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非亲属都很少习惯使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小孩子见到陌生人通常用“madam”或者“sir”称呼对方,如果是熟悉的非亲属成员,一般直呼其名。

英语亲属称谓语泛化使用不普遍,这是由英语文化因素所影响和决定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深入地了解了所学语言的文化,才能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交际个体为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应该具备很好的文化能力,即相关的交际知识,对交际文化取向、价值观念、世界观、生活方式等有所了解。[3]

四、汉英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文化因素

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使用的现象极为普遍,而英语亲属称谓语极少被泛化使用。汉英亲属称谓语泛化与中西方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

首先,中国亲属称谓泛化使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庭不但是生产和经营单位,而且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社会注重伦理道德,注重素质修养,造就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风范。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中,个人赖以生存的是家庭这个群体,因而家庭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往往把社会成员当作家庭成员对待。尽管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非亲属关系的社会成员仍然被视为家庭成员。然而,西方奉行“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个人价值高于家庭伦理,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中国以家庭为中心。在英语称谓系统中,非亲属社会成员一般不会使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而是用“Mr.或者Mrs.”开头或者直呼其名。英语国家家庭氛围宽松,子女和父母之间可直呼其名;在学校,师生之间也可直呼其名。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亲属称谓讲究长幼秩序,受到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家中子女排行十分重要,井然有序,因此,在中国,父亲的兄弟分别被称为“伯伯”和“叔叔”;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使用时也要遵循亲疏的原则,同样要考虑称呼对象的辈分和年龄,若是同辈年长的男性,则称为哥哥,父辈年长的男性称为伯父。在西方文化中的亲属称谓语言模糊,对年龄的排行不严格,所以“uncle”指的是伯伯、叔叔,还可以指姑父、姨父、舅舅。而且西方思维注重平等,交际中很少使用到亲属称谓语,更不用说考虑辈分和长幼次序。所以说英语亲属称谓语泛化使用频率较低。

再次,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使用是中国“卑己尊人”礼貌原则的体现。例如,中国人在路上遇到陌生人时,常常使用亲属称谓语来与陌生人打招呼,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就称呼大哥、大姐、兄弟、妹妹等;父亲年龄相仿的就称呼伯伯、叔叔,与母亲岁数相近的就称呼为阿姨、与爷爷奶奶年龄不相上下的老年人就称呼老爷爷、老奶奶等。汉语亲属称谓语用来称呼非亲属成员,其作用是吸引交际对象的注意,拉近与交际对象的距离,避免生疏与尴尬,同时,这也是尊重交际对象的表现。英语国家文化方面,使用亲属称谓语与陌生人打招呼是不符合西方社会文化习惯的。人们通常以“excuse me”来开始谈话话题,非亲属成员之间不使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英语民族注重平等,比如美国的大学师生以名相称。[4]英语国家家庭氛围也是非常宽松的,例如“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这是一套全球畅销并同步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可以反映出美国日常生活中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剧中Marilyn可以直接用名字“Ellen”称呼她的婆婆,这与中国文化中“长幼有序”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也注重平等自由的特点。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甚至直接使用社交称谓语,比如女婿称呼岳父岳母时,可以不随配偶改变称呼,或者直呼其名,或者使用Mr./Mrs.+姓。[5]

五、结语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汉英亲属称谓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使用原则。在中国,由于人们社会交际的不同需求,亲属称谓语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非亲属成员之间;为达到交流的目标,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交际对象,人们频繁地使用亲属称谓语称呼非亲属的成员。中国的亲属称谓的广泛使用是中国传统文化、宗法观念和社会礼仪相结合的产物。然而,英语称谓语泛化在英语中的使用相对较少,一般来说,人们不使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成员。因此,语言学习者只有清楚了解汉英亲属称谓的不同用法及其泛化使用特征和变体用法等,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有效地进行交际,以达到交际的预期目的。

猜你喜欢
汉英亲属家庭成员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
什么?亲属之间不能相互献血?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English Abstracts
狗也怕醉汉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认知功能调查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老年人受家庭成员侵害维权体制改革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