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紫荆山公园 河南 郑州 450064)
不同的时代,生产生活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持续演进,社会新意纷呈。人们出于对不同时代的反应,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并尽力开拓其所处时代。园林作为服务于人们自身的一个社会元素,也自然因人们的改变而不断展露新颜,比如我们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应运而生的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各地陆续兴建的各类公共园林。不同的园林必与相应时代相联系,必服务于相应时代的人们。仅就园林而言,人们总是期待与所处时代相称的美好服务,并为之努力。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美丽中国 [1]。作为全国各地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园林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 [2]: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我们的园林事业概莫能外。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园林的主体也概莫能外。城市公园的发展必然要沿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道路继续前行——这应属于我们城市公园发展的新时代。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是组成城市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满足市民群众游憩需要,供市民群众休闲、娱乐、交往、健身,以及举办各种文化和宣传活动的场所。近年,一些城市将公园临街围墙拆除,使绿化透出来并使之美化,明显提高了街区美感,提升了自身美誉度。拆围透绿已渐渐成为当今城市环境建设的一个潮流。许多城市在这方面的实践也表明,开放式的园林环境,方便市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学习,有利于营造赏心悦目轻松和谐的城市生活氛围。
本文主要论述了城市公园发展背景,新形态城市公园的发展现状并以郑州市紫荆山公园的为例,概括出新形态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指出新形态城市公园运行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文化性”是新形态城市公园共有的特征及不懈追求。
上世纪末以来,公园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备受城市管理者的重视,全国各地纷纷探索公园发展的新方向,探索公园服务的新内容新形态。有打开大门免费开放的;有建设志愿服务站提供免费服务的;有结合自身优势举办各种花展或文化节的……各具特色,不一而足。最具深远影响的,莫过于一些城市拆墙透绿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空间于民,新闻媒体给予极大关注和广泛报道。迄今,没有围墙的公园开始逐渐地走进市民生活。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新的方向。我认为,这就是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新的城市公园,或者说是新时代的新形态城市公园。
新形态城市公园在上海、广州、杭州、宁波、西安、南昌等地均已有相当发展。
2000年起,杭州市通过启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和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特别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打破景区围墙,拆除违章建筑,修复、重建系列人文景点,免费开放景区。经过连续数年不懈努力,实现还湖于民。
广州市持续多年开展拆围透绿。最早是在烈士陵园,然后流花湖公园、越秀公园等。2018年起,在新的起点上,广州市以“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试点,在各区推动实施拆围,通过将城市主干道两边的公园拆围透绿,使公园与街景连成一片、融为一体,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气象。
2018年,西安市提出把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进行无缝融合,推动实施公园拆围透绿和免费开放,将绿色还给市民。
社会学家、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石英曾讲:墙是人建起来的,过去公园里都有围墙,一方面是便于收门票,另一方面是便于管理。最近几年来,许多公园已经免费,市民游客出入自由。从一座城市发展趋势来看,拆除公园围墙更加方便市民入园,更加使公园与城市融为一体。
把城市“放进”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城市居民,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这正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对新形态城市公园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不难总结出新形态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绿色性、开放性、文化性、共享性。下面以郑州市紫荆山公园为例浅析新形态城市公园的发展走向。
3.1 绿色性
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绿色发展理念趋于成熟 [4]。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也引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趋势必然要从高速化的发展转向高质量化的发展。创造可持续、低能耗生态环境是园林景观设计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新形态城市公园的发展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节约型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态及低碳要求为基本原则 [5],在绿色管控的方式下保护、营造、修复环境,提高公园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使用空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绿地。
通过对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拆围透绿先期成果观察分析发现:拆围透绿概括来讲,就是不触动公园主体,而是将分隔园林空间和市政空间的实体围墙或围栏拆掉,对园林、市政相邻空间进行新的组合,形成一个二者相交相融的新的过渡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变界线为界面,通过地形塑造、植物造景、服务设施添加,形成一个可行、可驻、可游、可赏的空间综合体。
紫荆山公园从植物配植和基础设施两方面着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型公园建设。首先是植物造景上,利用微地形、造型松、竹林、花带、观赏草等营造赏心悦目的近距景观。在植物配植上别具匠心,采用油松、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狼尾草、五色梅、欧石竹等乔灌草,或配以山石,或组合成团,或形成花境,丰富了层次,集合成群落,增添许多自然之美(见图3.1和图3.2)。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借鉴“海绵城市”的经验,场地铺装以碎石作基础,采用柔性铺设的工艺,使用砂基透水砖等新型材料铺设。沙基透水砖抗压抗冻性能 优良,摩擦系数大,防滑性好,透水透气,有助于实现“雨天不积水,雪天不留雪”的透水效果;可涵养水分,改善小气候和微环境(见图3.3)。
3.2 开放性
图3.1
图3.2
图3.3
简.雅各布斯在20世纪60年代发起了关于城市权归属的行动 [6],对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的消亡进行了强烈批判,倡导把城市道路空间重新开放并归还给市民,让街道开放且充满生活气息,公园作为重要的开放空间,在开放性上应有同样的追求。今天的城市步行系统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交通价值,步行空间也从街道转向各个城市的独立空间单元,公园既是独立空间单元,又与街道同属城市公共空间 [7]。“公园城市”理念反映出的“城市生活观”提倡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指导城市公园空间模式在特征上具备更好的步行连续性与更便捷的可穿行性,与城市的步行系统有机连通。公园作为游憩目的地的意义是基本属性,实现与城市步行街区肌理的有机衔接,从空间角度演绎公园开放性是党中央和人民的进一步要求与需求 [8]。
紫荆山公园践行“公园即是城市,城市即是公园”的理念,拆除公园沿街围栏,弱化传统意义上公园的边界,把人行道引入公园,慢车道毗邻而设,无形中打破了园林空间与市政交通空间的界限,促成了二者的相互开放,实现了空间的交互融合。比如:紫荆山公园北门临金水路沿线230余米的距离,共设置8个出入口,连通移入公园的人行道,徒步可随时改换行进路线,颠覆了以往人行道的感觉,市民沿途既像在街头穿行,又像是在逛公园。这种开放式公园街区让市民随时都可进入公园,在天然大氧吧内活动或小憩,欣赏园内美景。
3.3 共享性
公园建设的背景,要求它应与城市构成良性互动关系,而不是像私家园林那般“孤芳自赏”或传统城市公园那般“故步自封”,城市公园的建设除了考虑公园建设自身整体性之外,还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通,包括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园城市应如有机生命体般适应、改变、优化内外环境,更好服务城市、服务步行体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绿色、开放、共享。
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始终把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拆围透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程贯穿,全域落地。通过拆除围栏,将人行道路引进园区,实现市政道路与公园风景有机交叉,相比之前更方便快捷,使市民出行更敞亮;通过工程措施,基于原有的绿荫,将休息平台、座椅和花架、花坛、花带相结合,因地制宜营造出优美、舒适、开放的城市休息空间;为方便游客游园,专门开辟出非机动车停放区域,解决市民后顾之忧;增添直饮水设施设备,丰富便民服务内容,让服务更贴心,更走近市民群众。
随着公园拆围透绿,改变了以往“城是城,园是园”的格局;改变了以往公园背对城市、脱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城”、“园”被硬隔离为“两个世界”的空间关系。拆围透绿,拆掉的是围墙,拉近的是距离;拆掉的是“隔阂”,树起的是信任;扮靓了城市内部视觉界面,柔化了不同空间的转换过渡。城市内部组合更顺畅富有诗意,市民群众享受绿色生活更方便受益良多。
3.4 文化性
随着新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景观设计面临着程式化、雷同化的问题 [9],一些城市公园的设计丧失区域化特色和景观识别性,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才能更好的提高我们城市的景观识别度和地域特色性。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10],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应对此地的文化、历史进行提炼,让人们能感受到地域文化气息,摒弃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是缺少灵魂的。在充分理解景观所处地域环境的基础上 [11],更多地尊重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地域性文化的精髓,并加以提炼、抽象,设计出极具地方特色、与环境融合、满足群众现代审美及使用功能的新城市景观空间,是新形态城市公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今漫步在郑州街头,映入人们视线中的一道道国学文化墙、书法文化墙、国画文化墙成了郑州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果说文化是“根”,那么生活就是根赖以生长的“大地”。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拆围透绿”方案制订初期,有关方面即高度重视文化的植入,使文化融入生活,“根”落进“大地”。方案从梳理文脉入手,提取人们喜闻乐见、辨识度高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并使之在相关设施重现,凸显城市文脉和本园文化特色。市民群众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化育。如“拆围透绿”中充分利用“商城”文化元素,随处可见的垃圾箱、坐凳设施、温馨提示牌等上面的图案文字,道路的铺装图案等(见图3.4)。这些微小的细节处处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
图3.4
通过对各地的实践对比发现,这种新形态城市公园的运行管理也存在一些有待突破的新课题,主要有:
4.1 地被植物应用不尽符合节约原则
由于普遍追求景观视觉效果,明显扩大了各种地被植物的应用。特别是有地方应用较多的时令花卉,需随季节变化进行更换;加之地被植物易被人为踩踏和损坏,只有加大维护力度才能保持较好景观效果。这些都较多增加了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会显著增加运行管理成本。
4.2 安全工作易存盲点
公园拆除围墙(围栏)弱化传统边界后,由于线长面广,原有监控设备难以全覆盖,意味着边界管控的弱化;人行道进入公园,公园处于全天候全时段的开放状态,安全风险有所增加。
4.3 园区秩序维护难度加大
拆围后,由于入口较大幅度增加和人行道直接进入公园,游客带宠物入园和骑电动车、自行车入园的行为缺失了有效管控手段,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园内形成文明有序的良好秩序。
4.4 产生一定范围交叉管理
园林绿化的管理属公园的职责范围,而人行道的管理属市政部门的职责范围。在公园空间和市政空间相互重叠的区域就产生了植物养护和卫生保洁等具体工作的交叉,某种程度上存在难以划清的状况。
尽管存在着以上这些待破解的新课题,但我想,从整个城市的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来入手,也并非没有破解之道。
5.1 在尊重生态性原则下更加注重节约,尽可能选用观赏期长的乡土植物,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
5.2 继续着力推进智慧园林建设,以期实现对植物、水、电的智能化管理和对游客的智能化服务,打造安全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创造一流服务。
随着这些新课题不断被解决,新形态城市公园一定能够较大幅度提升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没有围墙的公园——一个新时代的新命题,还有待更多的探索和完善,尚需通过不懈努力觅得它应有的历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