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冬冬
3 月7 日,在举国上下全力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地方政府指定的医学隔离观察点,发生严重坍塌事故,29 人殒命,可谓“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欣佳酒店,一方面是政府指定的医学隔离观察点,另一方面是座实打实的问题建筑——未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无规划和施工许可,存在非法建设、违规改造等严重问题,特别是房屋业主发现房屋基础沉降和承重柱变形等重大事故前兆,仍然心存侥幸、继续违规冒险经营。作为肩负一方安全职责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打非治违”流于形式,导致安全关卡层层失效,最终酿成惨烈事故。
反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围堵,我们同样遇到了多重关卡运作不畅的问题。
如疫情预警。《突发事件应对法》是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类突发事件的一般法,其原则是属地管理、重心下移;而适用于疫情的《传染病防治法》,注重“条”的管理机制。如若把新冠肺炎疫情当作传染病预警监测,就需要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目录”,而进入“传染病目录”就需要层层审批;未进入“传染病目录”,就不能适用相关制度……如这般立法理念、原则不相符的情况,在应急管理领域并不少见。
再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条与块并存,特别是在2018 年机构改革之前,应急管理分散在几十个部门,各部门“自扫门前雪”,也使得应急物资无法发挥最大效应。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涉及责任与义务时,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会互相推脱,甚至出现过一个灾害现场建立4 个指挥部的情况,应急物资调动混乱,无法实现有效整合。
总之,体制机制不顺畅已经影响到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决策支持、物资供应、卫生防护等多方面。这样系统性、结构性的问题,必须依靠系统性、结构性的方法予以解决,也需要遵循“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属地为主”的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响应、属地为主”是“非典”疫情之后的经验总结,是非常符合中国应急管理实际的重要原则。无论立法修法、制度设计,还是物资供应、舆论引导等,都需要遵循这一原则。
同时,建议考虑在国家层面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部,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风险防范上,一旦出现重大紧急情况,直接转换为中央的应急指挥部,随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指挥整体“战役”。
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希望此次大考之后,能够更加明确应急管理治理能力和体系的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