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精准施策,乡村振兴再出发

2020-11-23 17:46:50常州市委组织部
党的生活(江苏) 2020年7期
关键词:施策村级集体经济

■常州市委组织部

工作思路

在谋划上精准施策、在推进上精准用力、在实施上精准落地,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做法

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高,但仍存在茅山老区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洼地”,同时承担对口帮扶支援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常州市委坚持抓党建带脱贫、抓脱贫促党建,全力夯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提前一年完成市定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1.93万户、3.41 万人脱贫任务,脱贫率达到100%,对口帮扶支援地区全部实现脱贫。

统筹城乡,激活发展“源动力”

基层党组织处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如果战斗力不强,难以获得全胜。常州市顺应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精准谋划、定向施策,采取“村+产业”“村+社区”“村+企业”“村+协会”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深度融合,建立新型农村党组织130个,把党组织设置在重点工作、项目建设、管理网格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上,把组织资源和党员力量配备到专项工程、社会治理和产业发展第一线,真正筑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阵地。

溧阳市别桥镇塘马村与市住建局、苏皖集团等机关、企业党组织组建“党建联盟”,共同打造“乡村振兴党指引、特色田园我先行”党建品牌,与部分高校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实现了共驻共建、共创文明、共同提高。

雁阵齐飞,凝聚发展“向心力”

每周一次民情日记交流,每月一次村“两委”扩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在金坛区黄金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严清华持续推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常州市坚持“头雁”引领,出台贯彻落实乡村、社区党员干部激励机制研究专班“1+9”系列制度,对村干部实施“选育管用督”全链条管理模式,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精心锻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心骨。突出“归雁”带动,大力推动“人才回乡、青年回村、乡贤回归”,支持引导本土科技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工商企业家扎根农村、返乡创业。发挥“群雁”示范,持续开展党员创业“扬帆行动”,通过“党员+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市打造“党员创业示范项目”“党员技能培训基地”,为农村党员带头创业、带民共富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黄金村在严清华的带领下,通过“1 名村干部+1 名骨干党员+1 支特色服务队伍”,引导党员骨干、返乡创业人才等抱团发展,以稻米产业、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分类布局核心景区、示范稻田和精品民宿,打开了老区农民脱贫致富“新门道”,展现出“清水池塘稻花香、青砖白瓦藏乡愁”的江南水乡风韵。

深度问诊,增强发展“内生力”

村班子不团结、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软弱涣散问题,成为脱贫攻坚的“最短板”。常州市结合推进“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开出党建体检8张清单。前期,制定分析研判4张清单,采取“村级自诊、镇级脉诊、区级会诊”方式,全面梳理村“两委”班子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等情况;中期,形成整顿提升工作记录两张清单,紧盯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找准症结所在,解决实际困难;后期,完成整转验收两张清单,严格落实“动态报告”“备案销号”管理制度,形成“精准把脉—跟踪问效—对标销号”的整顿闭环,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弱变强,全面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钟楼区邹区镇杏塘村,曾是省市挂号的软弱涣散党组织,通过开展“党建体检”,组建杏塘花木专业合作社,进行花木种植经营、绿化建设等,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2019年,村集体收入达200余万元,完成从“后进村”到“后劲村”的华丽转身。

猜你喜欢
施策村级集体经济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2:56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34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8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54
精准施策 尽锐出战 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08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立足市情支实招 精准施策促脱贫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39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1
综合施策 整治涉牌涉证交通违法行为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8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