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肆虐,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新冠肺炎爆发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可能是重点公共场所防护和消毒措施不当。SARS和新冠疫情都带给我们很多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对医学常识和公共场所的消毒及防疫知识的普及需加强。图书馆作为人流密集场所,图书馆场所内和图书资料的消毒成为重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图书馆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公共场所,馆内的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直接影响到来馆人员的身体健康。多数图书馆环境密闭,空气流通性差,图书资料和馆内设备重复使用率高,消毒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尤其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期,加强图书馆消毒管理工作尤显重要。
(一)高度重视图书馆消毒工作,阻断新冠疫情的传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与流行,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焦虑。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与流行,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部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后期疫情中发现,在图书馆等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所以,图书馆等重点场所防护和消毒措施不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和流行埋下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采取科学有效的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举措,需要对受到病原体污染的书籍资料、办公用品、设备、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空气等开展严格的消毒,以上措施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播的关键。
(二)图书馆日常消毒有效隔离其他类型病毒。图书馆的污染源繁杂,包括人员来往众多,沾染到身上的各种病菌和微生物也会被带入馆内,空气中雾霾、室内甲醛等有害空气、电子设备辐射污染及馆内虫鼠自带的各种病菌,都会导致图书资料被有害或致病微生物污染,不仅图书资料受损,而且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从部分发霉的图书资料(包括档案材料)上,初步分离的霉菌种类包括黄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等多达60余种有毒霉素或致癌物质,这些毒素都可能会引起湿疹性皮肤病、肝脏、肾脏、神经以及造血组织的病变。图书馆日常正规科学的消毒,是阻断病毒侵入人体的必要措施。
图书馆内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虫毒传播,按照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最有利途径。
(一)严格控制传染源进入馆内。图书馆人员流动性较大,健康状况无法预测,不乏传染病患者和病菌携带者。疫情当前,图书馆要严格按照国家对公共场所消毒要求,配备消毒液、体温测量器及相应的隔离措施,阻断传染源入馆,并且要加强日常疾病宣传教育,使携带传染病菌的人群自动远离公共密集场所,减少接触机会,避免发生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二)严格规范日常消毒流程。1.空气消毒。图书馆内环境相对密闭,为了有效防止馆内空气污染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图书馆要每日开门开窗通风换气,或经常打开排气装置促进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安装紫外线消毒灯或消毒车,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全馆安全杀菌消毒。2.书籍书刊消毒。图书消毒有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微波消毒,此种方法适用于小型馆藏,一次性消毒的书刊数量有限,消毒效果好,环境污染小,但不适用于铁质书钉装订的图书,适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第二种方法是甲醛熏蒸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全面彻底,效果可靠,但对较厚的书刊消毒费时费力,整体消毒时间要求较长,散发刺激性气味,熏蒸后需要一至两天进行通风换气。第三种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此种消毒方法高效、经济、便捷,一次可消毒2000册图书,是用于书籍消毒较好的方法。由于臭氧消毒对人体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需要专门的臭氧消毒房进行无人工作业,适合对老旧回收书籍进行消毒处理。第四种方法是紫外线消毒,此种消毒方法现在普遍用于如图书馆、书店、幼儿园、医院等密封性的公共场所,能耗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能在20分钟之内杀灭真菌、病毒、结核杆菌等,但必须在直接照射下才能发挥作用。除此之外,传统的阳光曝晒法、酒精杀菌法、环氧乙烷熏蒸法等都可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进行采用。
(三)严格把控图书馆内公物消毒。1.加强馆内设施的清洁。对馆内的桌椅、书架、电子设备、门把手、窗户、地面、垃圾桶等容易滋生和传染病菌的物体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可以将84消毒液以1:125的比例稀释后,用抹布和拖布在稀释液中浸湿,擦拭办公室、阅览室、办公用品、地面、窗户、桌椅等,减少病菌和粉尘污染。2.把控馆内温度和湿度,保证空气流通。理想的藏书条件是书库的温度保持在10-18度之间,相对湿度在50%-60%之间。掌握好温度和湿度不仅有利于纸质图书文献资料的完好保存,也能防止霉菌等病菌的滋生,另外对馆内空气进行适当流通,可以及时排出湿气,调节温度,有利于除湿防霉防蛀。3.注意防治虫鼠。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及时清理馆内各角落遗留垃圾,以免招蚂蚁、蟑螂、老鼠、虫子等在馆内聚集,危害图书,滋生细菌和病毒,要做到及时清理、及时消毒。疫情期间,图书馆也要配备相应的免费消毒洗手液、消毒湿巾等供读者使用,既能起到减少病毒传染的效果,又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四)加强健康卫生知识教育。1.对读者进行安全健康教育。此次新冠疫情为我们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敲响了警钟,如何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读书环境,保障读者和馆员的健康,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自身患有传染疾病的读者在患病期间请远离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健康的读者要加强自我健康意识,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沾口水翻书,进图书馆不要讲话以免飞沫乱飞,不要带食物进图书馆,保持借阅书籍的干净完整,养成阅读前后勤洗手的好习惯。2.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意识。馆内工作人员要在入馆后穿工作服,佩戴口罩,加强自身的防护,编辑整理书籍前后要勤用药皂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疫情期间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杜绝病毒传染。要熟知各项消毒常识,增强责任感,从自身做起,绝不将传染源带入馆内。同时,图书馆还应加强对馆内工作人员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了解传染病基本知识,掌握消毒基本方法和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按照中央及地方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工作要求,全国开展了控疫防疫大作战,阻断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病毒传染更是当务之急,如何在此次疫情下建立起图书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是急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够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一)强化全员政治高度,提高思想认识。图书馆要按照上级要求,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形成全员统一共识,并就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图书馆消毒工作、个人卫生消毒进行培训和安排,重点讲解口罩的佩戴和处理、个人及环境的消毒等内容。服从全员安排,做到“不聚餐、不走访、不添乱”。 并以此疫情防控为起点,建立规范的图书馆管理规章制度,编制图书馆环境卫生健康知识手册,为广大读者创造安全健康的读书环境。
(二)完善数字化服务平台,创建读书新环境。疫情当前,全国各地图书馆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因人群聚集而造成病毒传播的隐患,采取了闭馆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极速发展,为了不影响读者的读书需求,图书馆可利用多种数字化媒体平台,通过微信、QQ群和图书馆自建公众号向读者推荐和分享书目、读书打卡等活动,也可组织开展各类线上读书主题活动,让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便捷与丰富,为图书馆读者分流、避免馆内人员密集拥挤奠定基础,既适应了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也为图书馆创造了健康安全的环境。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图书馆环境消毒制度。为有效防控疫情,图书馆必须添置必备消毒用品,红外线体温检测仪、84消毒液、消毒湿巾、一次性手套、医用消毒洗手液、喷壶等消毒用品,加大馆内消毒、净化、除湿等设施的配备力度,保洁员及馆内各部门工作人员按照馆内消毒制度,每天用消毒液对公共区域、书架、桌椅、门窗、办公用品、自助设备进行消毒处理,保洁人员每天对场馆周边进行一次大面积消毒,馆内人员要严格遵守环境消毒制度,确保消毒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全方位不留死角。
(四)发挥导向作用,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为了加大力度向读者普及新冠病毒的有关知识,图书馆可以利用LED屏、馆内公众号、微信、读者QQ群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向读者宣传切实有效的病毒防控举措和科普知识,号召大家出门一定要戴口罩、进门要勤洗手,不在人群聚集处逗留,不参加大型集会聚餐,如接触患者并且出现病症及早就医。发布切实报道和正能量信息,引导读者不信谣、不传谣,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图书馆要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病毒防疫工作,切实加强消毒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保障馆内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安全健康落到实处,从政治高度认识消毒工作,对社会、对人民甚至对此次疫情防控作战全面胜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